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王老汉种瓜记
新华社记者 陈晨 张斌
  种了20多年香瓜的王老汉不曾想,经管大棚竟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件轻松事。按下电钮,卷帘机开动,棉帘“唰唰”地往下降。不消10分钟,百米温室大棚就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王老汉本名王小平。“老汉”其实并不老,才刚满54岁。只是他打小面相老,又总爱戴一顶毛线帽,穿身旧夹克,一眼望上去,着实长得“着急”了些。不知从啥时候开始,“王老汉”的绰号不胫而走。
  在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段家圪塔村,王老汉是最先搞起大棚的村民之一。早在世纪之交,他在两座大棚里就种过香瓜。说是大棚,其实就是土坯墙上搭竹架,再覆上一层塑料膜。
  那个时候,在黄土高原上建大棚种香瓜,还是件新鲜事,王老汉也曾尝到甜头。“3个娃娃的学费,全指着大棚挣哩!”可惜好景不长,2006年秋后,香瓜得了白粉病。
  王老汉愁得不行,考上大学的大儿子开学在即,学费眼瞅着没了着落。东拼西借,勉强凑够。一边给儿子递上学费,他一边犯嘀咕:“这种个瓜,咋就这么难嘞!”
  种瓜确实难。不只王老汉,那些日子,段家圪塔村许多人家的大棚都经管得不好。村干部找来专家“会诊”,问题列了一箩筐:土壤肥力下降,大棚拱度不够,棚内温度、湿度不合适……
  大张旗鼓的大棚改造就此拉开。王老汉回忆:“第一次是2008年,把竹架子换成了钢架子。第二次是2013年,背墙从土墙换成了砖墙。”香瓜的品种也换了,变成了高产高甜的“红籽小瓜”。“一斤能多卖5元钱,口感好,闻着也香。”王老汉说。
  可辛苦一点没少,甚至比过去还累。电线要从家里拉,水得从窖里抽,再用长长的管子引进棚内。最难缠的还是收放草帘。每天天一亮,王老汉就得手脚并用爬上背墙,把每座大棚的55块卷帘一一收起,一次就得个把小时,还要妻子在棚下帮忙,到了傍晚再一一放下。“那时候天天泡在棚里,每天最少8个小时。种瓜那个累啊。”王老汉说。
  比种瓜更难的还有日子。2017年,妻子突发脑溢血,一场开颅手术把家中积蓄一夜清零,还拉了一屁股债。
  幸运的是,就在这一年,因病致贫的王老汉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享受精准帮扶政策:妻子每年复查一次,近万元的医药费能报销7千多,家庭签约医生还定期上门送诊。他本人也当上护林员,每年有8000元的收入。
  稍稍喘了口气,王老汉又开始盘算着种瓜。还没等他回过神,一场“大棚革命”已悄然在段家圪塔村掀起:县里出资,为全村改造或新建了75座百米大棚,其中23座给了贫困户。王老汉家的一座大棚也在改造之列,政府出钱修通水、电、路,大棚内实现了恒温,还铺上了滴灌设施。
  “好事还没完哩!”王老汉说,政府奖给他家8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包扶干部帮忙申请到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我一股脑儿都投到棚里了,买了进口塑料薄膜,还架上了自动卷帘机。没啥犹豫的,干部帮忙,咱自己也得努把力!”
  县里又从山东寿光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教他种瓜。“啥时候剪枝,啥时候浇水,水肥比例咋控制,技术员一样一样给咱教。种了一辈子瓜,还真不知道有这些门道哩!”王老汉说,“现在都是自动化的,早晚到棚里转一两个小时就够了。”
  靠着新大棚,王老汉去年试种了一茬香瓜,卖了2万元,产量比过去提高60%,贫困帽就此甩掉。5月时,村里举办“赛瓜会”,他家的瓜还得了一个“三等奖”。
  春节临近,他已经开始盘算着来年的计划。“干部都说了,年后就帮我再改造两座大棚。设备我都买好了。”王老汉把信心挂在脸上,“明年我再好好种瓜,争取拿个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