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歌舞类:原创作品占九成 陕北特色溢满堂
本报记者 李星棋
     ●歌曲《东方就一个红》伴舞
舞蹈《夫妻逗趣》
    ●音乐剧《果花开了的时候》
歌曲联唱《幸福中国一起走》伴舞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折丽娜(左)演唱歌曲《我是延安,我爱你中国》
    ●歌舞《喜事连连》
    ●歌舞《过大年》
  凯歌辞旧岁,劲舞迎新年。1月13日,延安大剧院里掌声不断,2020庚子年延安春节文艺晚会《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圆满完成录制,其中歌舞类节目比例大幅提高,形式内容创新不断,演员们载歌载舞,用丰富的陕北原创作品为全市人民送上节日的祝福,为延安过大年再添喜庆。
  “今年春晚一共20个节目,其中有14个是歌舞类节目。我们希望通过歌舞,表达延安人民以奋斗姿态迈向新时代,歌颂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抒发延安儿女欢庆团圆、共迎新春的喜悦之情。”春晚歌舞类导演郑奇峰介绍道。
   歌舞节目占比大 今年流行“混搭风”
  郑奇峰说,虽然今年春晚歌舞类节目的数量增加了,但其呈现方式却并不单调,有歌舞、器乐、音乐剧、情景联唱、新民歌等多种形式,加上升级的舞美效果,结合浓厚的陕北特色,播出后定能为市民带来美妙的感官享受。
  “今年我们在歌舞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很多尝试和创新,让歌舞节目以更加丰富的层次展现在观众面前,从录制当天观众的现场反映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郑奇峰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次春晚录制在歌舞《东方就一个红》中拉开帷幕。该节目由8位歌手、100人的合唱团以及延安大学艺术团、延安民众剧团、延安校园艺术团的210人组成的舞蹈团共同演绎,节目以歌舞联唱联跳的形式,接连演绎了《东方红》《希望的田野上》《东方就一个红》三首曲目,以大场面、大阵势,展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喜悦心情。
  此外,晚会还特别邀请到了获金钟奖的中央音乐学院学生高白表演了二胡《赛马》,高雅的器乐演奏让现场观众久久沉醉其中。随后的歌曲《延河岸边是我家》首次创新以合唱的形式唱响了陕北民歌。
  音乐小剧《舌尖尖上的二道街》则打破了陕北说书以往坐着说唱的形式,加入了道白、唱腔、舞蹈等形式,用诙谐幽默的音乐语言讲述了延安二道街夜市的一场服务考验,在推荐延安夜市美食的同时,也展现了延安人民生活的巨变。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网络流行的逗趣语言和夸张的舞蹈搬到节目中来,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节目录制现场,观众的掌声一直不断。”《舌尖尖上的二道街》节目导演郭占锋向记者透露,这个音乐小剧中有10名演员来自9个单位,其中非职业演员占到了一大半,在排练过程中,大家都是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加班加点排练,最终呈现的效果比较出彩。
  观众李先生在看完晚会后说:“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尤其是歌舞类节目,将延安特有的一些艺术形式融进了表演中,感觉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看得非常过瘾。”
   民歌融合有创新 唱出圣地好声音
  今年的春晚形式丰富多彩,歌曲曲风也大胆创新,新民歌再次崭露头角,让人们品味到了陕北民歌不同寻常的韵味。
  从2019年春节过后,春晚的音乐主创人员就开始积极地物色、创作好的音乐作品,为来年的春晚做准备。今年的春晚中,主创人员对新民歌的创新演绎,成为了晚会的又一大看点。
  新民歌《四季花开》将陕北民歌与二人台相结合,歌词趣味十足,曲调十分欢快。春晚音乐总监、《四季花开》曲作者刘乐告诉记者,“陕北对花”类的作品节奏欢快,十分受大众喜爱,但近年来,相关的作品创新较少,人们总在传唱多年前的作品。而今年春晚上,他创作这首新民歌,用轻松愉悦的音乐讲述了延安一年四季盛开的花朵,也赞美了延安人民美好的新生活。
  歌曲《我是延安,我爱你中国》是市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雷晓燕作词,用通俗和陕北民歌结合的曲调,唱出了延安经济社会所取得的一项项成就,也表达了延安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祝福。曲调高亢,激情澎湃。
  “在彩排过程中,我在台下看完了大部分的节目,很多节目不但水准高,而且还非常接地气,许多歌舞类节目的立意都是从延安人民的生活出发,展现了全市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非常好的一台晚会。”中央音乐学院器乐演员高白赞赏道。
  “70多年来,陕北民歌的发展相对缓慢,如今大家传唱的仍然是前辈们创作的经典曲目。进入新时代,我们在春晚中更多地体现民歌的创新融合,希望能激励一批陕北民歌的新人新作涌现出来。”郑奇峰表示,陕北民歌作为延安特有的艺术明珠,还需要在形式、词曲、推广上下功夫。在形式上,要进一步与通俗、美声、戏剧等多种艺术种类相融合;在词曲上,要挖掘新时代下的故事、语言,与时代接轨,写出延安人民好生活,让新民歌的“寿命”更长久;在推广上,不仅要通过晚会演绎,还要通过新媒体、自媒体等网络平台不断推广,让陕北民歌走向全国。 
   主创人员谈初心 共话延安好生活
  延安春晚经过13年的探索发展,不仅成为延安人民的春节文化“大餐”,更成为延安新民俗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办好春晚是延安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媒体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说起春晚,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主创人员、演职人员都是热情洋溢,充满了责任心和自豪感。
  “今年的春晚让市民听到、看到了许多创新性的音乐融合作品,与此同时,演职人员也非常热情地参与到录制中来。”演唱者郭占锋表示,未来他会在今年创新创造的基础上,努力结合延安文化创作更多方言音乐剧、新民歌,为市民带来更多欢乐。
  “压力特别大,因为不停地在创新,不停地在修改,不停地在完善,担心精心编排了很久的节目被刷掉,好在孩子们特别给力,最终的效果不错,我们很好地演绎了这个压轴节目,向观众做了圆满的汇报。”歌曲《光芒万丈》编导张志强谈到录制前的经历非常欣慰。
  今年春晚的舞台把苹果产业后整理方面的内容也融入到节目创作当中,其中,音乐剧《果花开了的时候》巧妙地把苹果这个重要的元素搬上了舞台。“它讲述了一对年轻人在认领一棵苹果树过程中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延安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音乐剧《果花开了的时候》编导张婷介绍道。“刚刚在舞台上展现的时候,观众反应强烈,能看得出咱们延安市民对苹果的热爱,以及对我们节目的认可度,好开心。”提起录制过程中的感受,音乐剧《果花开了的时候》演员米津平不禁充满自豪。
  “办一台老百姓喜欢的春晚,是我们导演组一直努力的一个方向,晚会歌舞类节目,我们的原创作品达到99%,这在历届春晚里面也是一个突破和提高。”晚会策划雷晓燕告诉记者,春晚录制组在坚持延安的本土味道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新的形式和内容,力争办好晚会。希望晚会在带给老百姓欢乐的同时,也能把延安的特色文化、幸福生活、美好愿景与全国人民分享。(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 祁小军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