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贫困户“慰问”包扶干部
本报记者 李江峰 通讯员 王超
  1月16日清早,黄陵县煤炭稽查队队长何晓军的电话响了,来电是自己帮扶的贫困户赵玉芝的儿子小王。
  是不是小王送豆腐遇到麻烦了?何晓军心里想着,赶紧接通电话。
  小王说:“哥,我在你单位门口,家里昨天把猪、鸡杀了,我来给你些送过年的肉!”正说着,小王提着一个猪后腿和一只鸡,气喘吁吁地来到何晓军办公室。
  何晓军赶紧推辞说:“拿去卖吧,我不要,今年肉价好,多卖点钱,多购置点年货。”
  小王软磨硬泡就是不走。但何晓军坚持己见,将东西递给小王。“咋还能让你来慰问我呢?东西我不能收,你快回去吧,豆腐坊的事还多着哩!”
  小王不情愿地拿着东西下了楼。2016年,黄陵县煤炭稽查队队长何晓军走进了扶贫帮扶对象赵玉芝家中,从此便与这家人攀上了“亲戚”。
  双龙镇杜洛尾村贫困户赵玉芝不幸连遭两次车祸,致使高位截肢残疾,丈夫身体差干不了重活,两个孩子一个在外打工、另一个还在上学,靠每天销售几十斤豆腐维持生活……
  针对赵玉芝家的实际情况,帮扶就从扩大豆腐生产销售上做文章。何晓军帮助筹集资金扩建厂房,带着赵玉芝的儿子小王到工矿企业跑销路。2016年8月,赵玉芝家的豆腐坊由原来破旧的小房子搬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作坊,日产豆腐400公斤左右,因口感好、质量过关,用户认可供不应求。2016年,赵玉芝家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45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连续三年,赵玉芝家庭年均纯收入都在1.8万元以上。而这背后,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办理各种证照办理、争取养猪补贴、申办税务登记资料,每一件事都有何晓军忙前忙后的身影。2019年,何晓军帮助赵玉芝筹集两万元,将柴火加工豆腐工艺更换为甲醇加工。如今,改造成甲醇灶的豆腐坊一尘不染、热气腾腾,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很多。
  为了扩大豆腐销售覆盖面,把豆腐销售到50公里外的县城去,赵玉芝计划从县就业局申请2年就业贴息贷款,但没有财政供养人员担保,不符合办理条件。在几近无奈终要放弃的时候,何晓军说服自己媳妇,用自己工资担保,替赵玉芝贷款10万元,帮助购置了一辆配送货车。
  “为了能让我家早点过上好日子,何队长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操碎了心!”说到何晓军,赵玉芝夫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