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摄 常延东摄 网络图片 延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其春节文化也底蕴深厚、丰富多彩,主要有闹秧歌、转九曲、扫房、做年茶饭等。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欢快喜庆的陕北大秧歌,热闹红火的转九曲等延安年俗文化,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延安秧歌
延安秧歌通常有过街秧歌、排门秧歌、大场秧歌、推车秧歌、走灯秧歌等。表演形式就像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一样,随时扭、任意扭、放纵地扭。每逢喜庆日子、丰收年景、招待客人、喜迎新年,人们就自发地、有组织地扭起来。扭秧歌的人数不限,少则一人,多则二三百人,甚至数千人。通常以锣鼓、陕北唢呐,加入打击乐、吹奏乐伴奏。出场分男女演员两纵队,凡参加秧歌的演员,身穿五颜六色的秧歌服,妆容各异,一般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另外,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送祝福,如“进了大门抬头看,六孔石窑齐展展,五谷丰登人兴旺,一年四季保平安”。
转九曲
转九曲又称转灯,是在黄河流域流传着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是正月里人人参与的一项活动,是从陕北流传过来的古老习俗。到正月十五下午,人们敲锣打鼓,喜开九曲门,浑厚的锣鼓,敲击着千百年来人们的希望,敲出了黄土地的气势,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的图阵,最早是“四曲”,后来发展成“九曲”的,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油灯。九曲像个城郭又似一个迷宫,其回廊没有重复路径。有人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夜幕降临,360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俗话说:“转九曲,消灾驱病,人活九十九。”因此,转九曲男女老少,人人不误。
包饺子
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年,旧时农家一进腊月的门槛,就开始忙年。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
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在北方,饺子是过年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每逢过年,全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
在延安,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营造欢乐团圆的节日氛围。
跳火堆
正月二十三,在陕北村子里,村民们跳火堆,这个年就算是真正过完啦!
跳火堆又叫“燎疳”,也叫炼疳(陕西部分地区)、散疳(甘肃庆阳)、燎臊疳(宁夏北部地区)、跳疳儿和跳火(甘肃白银)、燎百病(陕北)。不过较多地方还是叫“燎疳”。燎疳是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深入民间,以至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
天黑尽,上着灯时。家里人就开始着手准备跳火。他们在院子里放一大堆柴,在大门外放一小堆柴。院子里的那一堆火是供人跳的叫作“人火”,大门外的那一堆小火是供神跳的,叫“神火”,人是万万不能跳的。在燃火前,还要将一撮盐以及旧锅刷旧抹布放入柴堆里。这样做的意思是,在过去的一年里,人们用它刷锅洗家具,因而冲撞了灶神,是一种不干净的东西,在跳火堆时,把它们投入火中烧了,使之随烟升天到灶神那里去谢罪免灾。
贴年画
过年贴年画,它萌芽于礼门神,起源于贴门神画。相传唐朝皇帝太宗时期,长安皇宫内经常闹鬼,春节尤其严重。唐太宗的两位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主动请缨为皇帝守卫宫门。唐太宗见他俩日夜站岗非常辛苦,便命画工将他俩的容貌画下来贴在宫门上,从此宫内相安无事。这就是贴年画的开始。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人们在过年时会制作和张贴漂亮的年画,年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起到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的作用。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放鞭炮
在古代,春节作为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无论你身在何方,到了春节也一定会回家过年的;大年三十的时候,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这一天也都是要放鞭炮的,即使是现在,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基本都保留了下来,如今人们一般也都会回家与亲人一起过年,在大年三十这天都会放一些鞭炮。
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也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
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对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做年茶饭
在延安,过年最隆重的事儿莫过于男女老少齐上阵,红红火火准备年茶饭了。虽然这些纯手工食物有着杂七杂八的工序和品种,但多少年来,从丰盛到简单,再从简单到复杂,大家乐此不疲。在时代的演变中,年茶饭的表现传承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年茶饭的丰富内涵仍然是我们寄托情感、支撑年味、留住乡愁最直接的介质。
每当进入腊月,陕北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准备年茶饭,开启红红火火筹备中国年的模式。
陕北年茶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原材料、制作方法以及食用上有种种讲究。通常肉食上有酥肉、酥鸡、炸丸子、酥排骨等所谓的“八碗”,而粗粮细作的杂粮小吃有油馍馍、黄米馍馍、摊米黄、油糕、稠酒、凉粉等,甚至还有豆芽、豆腐等一些传统手工制品。正是因为这些传统食物费时费力,所以凝聚着浓浓的乡情、生活的激情和来年的期盼,成为除夕餐桌上的经典年茶饭。
炸油糕 炸油馍馍
过年过节炸油糕,日子甜美生活好。凡逢好事都吃糕,皆大欢喜乐陶陶。
油糕又叫年糕、枣糕,由黍科糜子、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当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延安人民就是用油糕来款待红军将士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对此就有生动的描述。油糕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时,特别是婚庆筵席中。
油馍馍是陕北最有特色的经典小吃,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年茶饭。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总会精心准备制作油馍馍。油馍馍由糜谷磨成面炸制而成,呈圆形、环状,炸熟后色泽金黄、细腻柔软、香甜可口。在陕北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逢年过节的筵席中都少不了它。人们说,只有吃着油馍馍才能感受到年的味道。
扫房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开始做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也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从古时起,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就被定为“扫尘日”“送神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