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右)入村采访 村民曹文斌正在喂养牛群 村民们在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里务工 游客在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里采摘苹果 本报记者 王学锋 李娜 延媛
南沟村是安塞区高桥镇的一个偏僻小村庄,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交通闭塞,基础条件薄弱,深度贫困像绵延的大山,横亘在这里多少代人面前。2014年,全村337户1002人,人均可支配收入4650元,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25人,贫困发生率12.5%。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沟村直面挑战,补短板、强弱项,打造新支撑,推进新跨越,干部沉下去,群众动起来,聚合社会各界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奋力啃下硬骨头。
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庭院整齐地排列着,一片片青砖碧瓦将庭院衬托得错落有致,一排排新建的休闲小木屋为山村平添一份古色古香,一块块鲜艳醒目的农家乐牌子传递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息……如今,漫步在南沟村,我们真切感受到,经历这场脱贫攻坚战洗礼,南沟村人的活法换了、思想换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 美丽乡村入画来
基础弱、路不通、无产业,贫困村的帽子戴了好些年。在南沟村人的记忆里,这“三座大山”似乎就是迈不过去的“坎儿”,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正是脱贫攻坚,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扮靓小山村。“我们这一代人可把罪受了,我16岁就结婚到南沟村,家里没有吃的没有住的。现在政策好了,我们住的平房,喝的自来水,吃的大米、白面,老了还过上了好光景。”80岁的盛兰花老人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南沟村距延安市区15公里,地理位置虽然优越,但基础条件极差。这几年,村里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先后新修道路32公里,建成2个移民搬迁新社区,绿化造林6000亩,新修农田4000亩,建成淤地坝7座。同时,加大对村民住宅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改造建设,先后建成39套住宅小区,配套了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全面实施了斜屋面工程,完成1500亩花草种植,村庄绿化面积达2000多亩,栽植常青树25万株,栽植行道树3000多株,栽植连翘、丁香、红王子景带、红叶碧桃等景观树种25000多株,栽植樱花6万多株、腊梅20万株、月季30万株,进一步加强了村庄周围和主干道绿化。
谈起村里的变化,“做梦都没想到”。村民们直言,生活条件变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衣服穿整齐了,脸都洗得更白净了。
吃上“旅游饭”。“村上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很多游客,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赶上假期的话,一天收入一两千块不成问题。”提起自家的现状,李饺利格外满意,党的政策好了,现在日子也过好了,再也不用受穷了。
南沟村毗邻延安市区,北接枣园、南连万花,因村内自然植被覆盖率高,被确定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试点村。2015年,南沟村引进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启动建设了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自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被市文化和旅游局授予“延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2017年底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搭乘“生态游”“乡村游”的全域旅游快车,村里发展民宿,搞起多家农家乐,创办余琴民间艺术合作社等,形成了以经营餐饮、住宿和销售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旅游产业格局,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土地活起来。南沟村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零散分布,且质量差,导致土地撂荒比较严重。2015年,村里通过群众集体商议,决定按土地流转的办法,将2.25万亩闲置土地按照川台地每亩50元/年、荒山荒坡地每亩10元/年的价格租赁给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建设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我种了半辈子地了,也没攒下几个钱。没想到有一天土地也能入股,还让我当上了股东,有了分红,生活真的越来越有盼头了。”樊永艳说,现在村上土地流转每五年分红一次,入股景区停车场每年分红2000元,入股村集体苹果矮化密植园,挂果收益后分红……仅分红一项,每户每年至少收入一万多元,切实把村里无人问津的死资源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活资产。
农民变工人。锄地、剪果树、打药……每天早上7点多,南沟村村民邵艾虎便从家里动身,来到生态农业示范园“上班”,开始一天的忙碌。“以前靠种地过日子,一年到头也就收入两三千元。现在我们两口子都在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里打工,一个月就可以收入4000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邵艾虎笑着说道。“管吃管住,一个月挣3000元,我再也不担心会返贫了。”在园区当保安的贫困户贾亮亮也跟着说道。像邵艾虎、贾亮亮这样当了一辈子农民,如今开始当“工人”的村民在南沟村不在少数。
随着南沟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的用工机会和岗位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变为“工人”。就业增收不离村,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吸纳贫困户常年务工,每年每户不低于200个工作日,每天工资100元。仅此一项,贫困户每年收入可达2万多元,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愿望。
2 众人拾柴火焰高
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但五年之间南沟村人的生活确实变了大样,村民们都说是党和政府“帮到底了、扶到位了”,大家也更有志气、有信心、有干劲了。我们入户走访发现,每个村民心里都有一个脱贫增收的账本。
“游”字做文章。精准扶贫要靠产业才能长效。过去,南沟是实实在在的“难”沟,世世代代黄土里刨粮,村里家家户户守着那十几亩山地,饭都吃不饱。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管理体制,南沟村借机打起了生态牌,按照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性示范景区。
2015年,在镇村两级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南沟村引进了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为依托,启动了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园、黑枸杞示范园、生态酒店、沙地摩托车和格桑花谷、花样迷宫、休闲垂钓烧烤、南沟至万花旅游环线等项目,并根据具体进度,举办油菜花节、马拉松赛、乡村婚礼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
不仅如此,园区还在山上平整出24块1060亩的山地,栽种了苹果树、樱桃树、桃树、梨树、杏树、葡萄树等树种,并在树下套种了1060亩的油菜花。同时,坡道沿线还栽植了连翘、丁香、女贞、月季、腊梅等花种,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树。
如今,随着南沟村生态农业示范园众多花卉的渐次开放,以及其他旅游项目的日渐完善,这个曾经贫困的小山村,搭乘着“生态游”“乡村游”的全域旅游快车,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度假,让乡村景观成为了黄土高原上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村企共发展。南沟村人在实践中认识到,没有产业的发展就不会有稳定的脱贫,而产业的发展又必须依靠企业来带动。为了促使全村群众如期脱贫,南沟村党支部和延安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思路联商、阵地联建、活动联创、党员联帮、发展联动,创新村企共建模式,探索推行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东的“三变”改革。
在实现资源变资产过程中,南沟村将全村2.25万亩撂荒地、沟洼地、滩涂地和山林地,折股量化投入到村党支部领办的南沟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将土地资源,以及政府投资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入股到公司。
这样一来,村集体、公司和村民之间,形成了“三方共赢”的利益机制。每年公司保底给合作社固定分红万元,合作社按占股比例,给群众进行分红。
如今的南沟村村民已实现了多头入股。全村有1002人以土地、人口等要素入股到南沟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有865人以现金入股花样迷宫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有266人以1060亩土地入股到南沟村苹果专业合作社,并与公司合作建设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占股49%,果园收益前一切费用由公司承担,收益后所得净利润按股份比例分红。
南沟村还拿出专项资金,为村上的贫困户,以每户1万元的股本入股。这样一来,贫困户每年也可以拿到一笔分红收入。不仅如此,村党支部与公司还协商成立了扶贫务工队,常年聘请贫困户到园区工作,每人每年保底工资2万元,形成了多元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如今,在南沟,穷山沟变成了“金窝窝”,民房变成了客房,上山变成了上班,老百姓的光景越来越好。
干部决心大。南沟村的干部群众有一个共识,就是村两委班子是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致富的领头雁。2017年月,驻村干部王艳红的婆婆突发脑出血,镇上领导主动给她放假,但面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她依然坚守岗位。老人住院要照料,王艳红就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照顾。2018年6月,王艳红的妈妈因乳腺癌住院,这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下子孩子没人带了,她就只能带着孩子上班。她说:“虽然自己辛苦点,但是决不能让扶贫工作落下半步。”
村干部告诉我们,脱贫攻坚一线,是检验干部的“考场”。在脱贫攻坚爬坡过坎、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更要苦干、实干、拼命干。
村民樊永艳说,如今,村民们都相信,只要干部群众铆足了劲,拧成一股绳,用双手去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脱贫奔小康。
昔日“穷山村”,今日“幸福村”。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南沟村正阔步行进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路上,必将书写更多更新的幸福故事。
在这里,希望无限、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