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耀光搬运物资 本报记者 杜子龙 通讯员 李小艳
他患肾病不能干重活,每天却要搬运上百斤的蔬果和救援物资;他靠做小本生意在武汉打拼8年没买下房子,却慷慨解囊捐赠医用防护物资;作为领队,他带领武汉青山区志愿者运输分队的伙伴们奋战在最危险的战“疫”一线,他说:“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他就是在武汉当志愿者的黄陵矿业职工子弟武耀光。
“我的城市生病了,我要和它共渡难关” 武耀光父亲武俐杰是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机修车间的负责人。每年过年,武耀光都要回到家乡黄陵和父亲团聚。
今年年前,疫情突袭,当一些市民想要逃离武汉这座城市时,武耀光却退掉了回家的车票,选择留下。那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的第二故乡武汉生病了,我要和它共渡难关。”父亲武俐杰在下面留言道:“儿子,注意安全。”
1月23日,武耀光将患胃癌的岳父从武汉普仁医院接回家中。1月24日除夕夜,安顿好妻子和两岁的女儿,武耀光揣了几盒常用药物,来到武汉市青山区,报名当了志愿者。凭着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他成为青山区志愿者服务队运输分队的领队。
疫情来势汹汹,武汉最危险的地方莫过于收治患者的医院。但,凡有医院的地方,就有武耀光和志愿者的身影。他和陕西、山西、四川、云南多地的志愿者协会联络,和商业圈的朋友协调赞助,根据武汉各个医院、社区的需求列出清单,协调运输车辆,和志愿者们一同装卸运送物资、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服务社区居民……常常从黎明忙到第二天的凌晨。
虽然累,但武耀光觉得这样才充实:“我们忙起来,大家宅在家里就不慌了,医护人员也可以省下时间救治更多患者。”
“你们在前方救助生命,后方交给我们”
疫情当前,处境最危险、工作最辛苦的是医护人员。医用防护物资紧缺,上下班没有车辆接送,种种窘境困扰着他们。1月24日,“学习强国”平台上,武汉市第三医院最先发出需要志愿者支援的公告,而此时,武耀光已经和一些志愿者默默地开始行动。他的朋友圈记录:“大年三十,公交、地铁停运,我们自发组织,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为守护医护人员安全,他带领志愿者四处奔波,与各个生产、售卖口罩的厂商交涉,想方设法筹集物资。他利用自己的人脉,积极组织生意圈的朋友募捐,1月25日,就筹集到资金77250元,他自己也捐了1万元,全部用来购买医用防护物资。
“1月27日又募捐到6000只口罩和100件防护衣,赶紧配送吧,今天还要到青山敬老院帮老人们搬家,天气预报明天有雨,多买些雨衣送给医护人员。”当天18时,武耀光和志愿者们出发到武昌,第二天就将雨衣和医用物资送到武钢第二医院和武汉市第七医院。
“1月29日,从0时39分一直到23时10分,给湖北省人民医院、青山区儿童医院筹备、运送物资,医生们见到物资像珍宝似的,还委托我们再去找些医用酒精。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那天21时14分,武耀光才吃到当天的第一顿饭。23时25分,他带了一名志愿者将物资送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车上,武耀光撑着眼皮和司机师傅说:“物资更紧缺了,不能歇脚,中南医院急需口罩。”
之后,他又整整跑了两天,直到月1日凌晨才拿到货,又连夜赶路,将4万只口罩运送到中南医院。
“黄陵也是我的家, 两头都牵挂”
每次在朋友圈发有关陕西医疗队援鄂的图文,武耀光就会多几分欣喜:“1月26日,陕西派遣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见到家乡人就是亲切。”医护人员入住到酒店后,武耀光自费为他们购买了各类生活用品,组织志愿者为医护人员准备饭菜、理发。
武耀光在和黄陵志愿者的交谈中,得知家乡的医护人员也缺乏口罩。他立即对接黄陵志愿者杨君,自掏腰包为医护人员和公安捐赠了4000个N95口罩,解决了黄陵战“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燃眉之急。
每天,武耀光的朋友圈都记录着志愿活动的点滴,一方面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给远在黄陵的父亲报平安。春节期间,54岁的武俐杰主动请缨兼职黄陵矿业车辆核查登记值守人员,一天站近20个小时,核查、登记近700辆车的详细信息。
立春后的武汉,乍暖还寒,早上-1℃,中午超过20℃,每天全国各地运送来的成百吨物资和蔬菜水果,都要由志愿者们一包包装卸、运送。他们当中有在校大学生,有年近六旬的老人,他们的脸上被口罩勒的、背上被重物压的全是血痕,汗水浸透衣衫,每天以泡面、盒饭充饥,睡眠严重不足。
武耀光说:“我们志愿者队伍中有一名因感染离世,两名被隔离,但没有人当逃兵。虽然很苦很累,但是看到很多患者康复出院,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