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10日
吴起“疫”线群英谱

     ●刘红玉(右一)现场指导村民葡萄放苗  
    ●臧旭东(左三)在村子看望值班人员  
    ●田南湾村的党员先锋队在宣誓  
    ●村医姚小艳(右一)在为群众测量体温  
  危难面前,我们不相离弃。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档口,吴起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似乎又回荡起我们老秦人的那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苍凉悲壮。  
  走进吴起县村社院落,从包村干部到第一书记,从群众到村医,他们在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携手前行,每每与共,在疫情来袭时不让一名群众身处危险,描绘了一幅新时代干群同心战疫情的群英图。   
 

刘红玉: 不改军人本色挺身而上战“疫”
通讯员 康彦创 本报记者 王锋

  “刘红玉不仅是第一书记,他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吴起县白豹镇韩台村的人们谈起刘红玉总是忘不掉他的军人身份。
  刘红玉部队退伍后,被组织安排到白豹镇政府上班。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下派到该镇佛店洼村任第一书记,2017年调整到韩台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以来先后获延安市抓党建促脱贫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退伍军人到第一书记,身份与职业有了转变,但不变的永远是他心中“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军人本色。 
  沉下身子战疫情
  在2020年这个庚子鼠年的春节前后,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役”在全国打响,当大多数人选择“宅家”为抗“疫”作贡献时,刘红玉却保持了在危难面前挺身而上的军人本色。
  韩台村的村口巷道宣传值守,农户庄前院后的消杀成为了他的“第二”战场。
  “对于您老人的去世,我深表哀悼,请您节哀……”
  “非常感谢刘书记对我老人的哀思!”
  “当前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候,还请您在丧事期间尽量减少人员的聚集。”
  “刘书记,疫情防控事关群众生命安全,我家决定丧事从简,减少人流聚集……”
  这是在韩台村疫情防控值守时,刘红玉与该村县上的道德模范袁海宏之间的诚恳对话。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新春佳节的祥和氛围,也打破了刘红玉利用春节假期好好陪陪家人的打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白豹镇抗击疫情一线,刘红玉和全镇上下的党员干部、医护工作者、人民警察一样,不舍昼夜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发放宣传单、摸排常住人口、排查外来人员及车辆、整治环境卫生、针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杀等,力争做到疫情防控不漏一人、不留一处死角。
  “春节前后以来,我们还有许多同事整整40多天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没有给儿子辅导过一次作业……”刘红玉说道。
  正是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工作精神,才为韩台村筑起了一道道疫情防护的钢铁长城,才换来了韩台村全体村民的平安和健康。
  撸起袖子抓生产
  “疫情当前,但春耕时令紧迫,我们对春季的备耕备产一样不能放松。”刘红玉一边在韩台村查看着果园管理,一边和村党支部书记谈着春耕生产话题。
  大地回暖,万物萌动。紧抓春耕生产的黄金时期,刘红玉和村“两委”班子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做到“两促进、两不误”。
  认真落实“一查一补两落实”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刘红玉先后入户走访群众134户,排查出饮水安全问题6条,入户道路通行难1条,化解矛盾纠纷21件,帮助贫困户制定2020年产业发展规划56条,为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积极谋划村集体经济,将窑洞蘑菇确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产业,及时深入实地了解掌握蘑菇生长情况,大胆鼓励群众加大投入力度,并主动与全县各大超市、蔬菜批发市场等联系对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目前蘑菇长势良好,第一茬预计5月份上市,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左右。
  扎实推进示范园建设,刘红玉将葡萄示范园确定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项主导产业。在白豹镇韩台村,刘红玉和村组干部一边动员群众及早清园施肥,一边手把手为群众传授放苗、修建、扶杆等技术,确保葡萄苗能够茁壮成长,取得实效。
  这是刘红玉在韩台村抓春耕生产过程中一处处最为朴实的缩影。刘红玉的举动,不仅诠释了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更彰显了在危难面前我们干群同心、携手前行的斗志与精神。
  大疫当前挺身上,备战春耕躬身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千千万万个向刘红玉一样的第一书记,在危难关头担当作为,组织群众有序生产生活,我们一定能走出寒冬,奔向生机勃勃的春天。 

臧旭东: 疫情不退防控不歇
通讯员 康彦创 本报记者 王锋

  臧旭东是铁边城镇政府的一名干部,也是该镇田南湾村的包村干部。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前后,他却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第一时间奔赴自己包抓的村组,迅速展开了疫情防控工作。
  臧旭东与村组干部分工负责,对本村春节返乡人员进行了彻底摸排后,迅速安排重点防控区域。在武汉返乡人员家门前张贴了温馨提示告知书,严防与外界人员接触,并为他们送去了口罩、体温计、消毒液、宣传册等,主动与他们建立了“关爱微信群”。并组织专业医护人员每天4次测量体温,对武汉返乡人员发放告知书,建立了“人盯人”管控台账,发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真正做到了“一人盯一户,坚决不扩散”。
  田南湾村与定边县交界,臧旭东积极协调当地派出所、交警队、卫生院等单位每天安排值班人员6人,24小时值班。实行日检查、日报告,执行专人值班,加强外来人员、外来车辆的管理,做到疫情防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为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在包抓村成立了以包村领导任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任支委委员的临时党支部,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他充分利用村内“大喇叭”、短信提醒、微信群、QQ群、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等,宣传防疫知识,提振村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决心。先后悬挂横幅15余条,发放《致全镇广大人民群众朋友的一封信》580余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村党支部和党员中开展“挂党旗、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活动,强化一线指挥,筑牢村级阵地防疫的坚固堡垒。
  春节期间,臧旭东带头深入武汉返乡的陈明合等3人家中,进行重点监控,引导其做好24小时居家隔离及体温日报告工作,同时做到相关人员情况随时掌握、出现情况随时应对。
  “我宣誓,我自愿加入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坚决做到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段铮铮誓言是在大年正月初三臧旭东与全村党员面对疫情的共同宣言。
  疫情不退,防控不停。非常时期,危难之际,臧旭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彰显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宋彦虎:甘守一线为民康
通讯员 康彦创 本报记者 王锋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铁边城镇田南湾村驻村第一书记宋彦虎虽心急如焚,却临危不乱,坚持冲锋在前,是抗击疫情的“排头兵”。
  宋彦虎在疫情防控中始终做到冲锋在前。田南湾村与定边县交界,宋彦虎在春节前后,就一直值守在该村的交通路口。他一边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还对过往车辆及人员详细登记,并安排专业医护人员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协同当地派出所、交警队的工作人员对异常人员采取正确防控措施,第一时间上报。此外,宋彦虎对来往车辆及公共区域每日进行不少于3次消毒,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希望通过交纳党费的方式,将这笔‘特殊党费’用于医护物资的保障,为物资紧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宋彦虎说。
  宋彦虎与支部书记邵廷岗、副书记邵银山三名同志额外交纳党费共计900元。此外,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宋彦虎因地制宜,引导支部党员及群众自发对房前房后、屋内屋外、河道环境卫生、养殖场粪污进行大清扫,先后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0.5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1.2吨,清理村内河道数量2.5公里。
  宣传发动全覆盖。田南湾村先后悬挂标语10余条,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册200余份,并无数次劝导村民不要走亲访友,及时排查湖北返乡人员。宋彦虎还动员村子的年轻人,利用微信、QQ群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人人防控、人人负责的氛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宋彦虎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 

姚小艳: 身为村医“逆向”行
通讯员 康彦创 本报记者 王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姚小艳是铁边城镇田南湾村的一名村医,在这个春节休假时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与家人团圆的欢乐氛围中时,姚小艳却将4岁儿子交给父母照看,陪伴在了田南湾村群众的身边,与镇村干部一道坚守在疫情联防联控的最前沿。
  姚小艳说:“作为母亲,我应该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作为基层医生,我应该战斗在一线,同病魔斗争到底,保障村民的身体健康。”
  在春节驻村这段时间,她配合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守护群众安全,真正做到了“联防联控无死角、群防群控全覆盖”。对外地返乡人员姚小艳主动提出由自己对排查出来的5户10人包户负责,劝导他们居家进行自我隔离,并对其进行相应防控处理,随时掌握人员动态,发现不良症状,及时上报。
  为确保防控无死角,姚小艳坚持每天在村头村尾宣传防控知识,对本村在家人员发放《致全镇广大人民群众朋友的一封信》,并在人员居住密集地,交通要道张贴《致田南湾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
  “做的这些工作肯定存在风险,但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想到特别是病房里战斗的同志比我感染风险更高,自己更没有理由退缩,必须冲上去。”她的话语斩钉截铁。
  这是一场疫情,但也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一次“大考”。在疫情联防联控的关键档期,姚小艳作为一名村医却逆向而行,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自身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