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湾镇阿占村村民修剪果树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人为秧苗喷水 ●眼岔寺乡村民田根民夫妇在耕地 大禹街道办村民用手扶旋耕机耕地 通讯员 曹苗苗 本报记者 杜方远
春风浩荡,万物复苏。不误农时,方得先机。泥土的芳香,那是农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味道。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延川县的乡间原野、田间地头,那些惯常的劳作如整地、搭棚、育苗、上肥、覆膜、下种等,都在有序地进行着,似乎这场疫情带来的阴影在人们的忙碌中渐渐淡去。也是,当人们掌握了科学的防控知识和理性应对的智慧,谁还会慌乱地谈“疫”色变呢。
不错,这场突发的疫情给今年春耕备耕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不便,但面对疫魔的洗礼和考验,春耕春种不误农时则更是一场大考,既考验着我们统筹兼顾、防疫生产两不误的能力和智慧,又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逼迫我们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防控不放松 人勤春更早 如何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延川县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当地疫情防控实际,坚持防控疫情和积极组织春季农业生产两不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兼顾,灵活精准施策,赢得了主动权。
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随着气温回升,延川县一方面持续强化科学防控、联防联控,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努力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农事,有序进行春耕备耕,积极开展农业生产。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预计19万余亩,其中玉米6.3万亩、豆类4万亩、谷子4万亩、马铃薯5.4万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干部和广大群众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把希望的种子种植在广袤的山乡大地。
受疫情影响,延川各地少了一些“大会战”的做派,多了一些各自奋战的孤独身影,自然看上去没有往年那般热闹。果树种植户忙着为果树松土、施肥;大棚种植户忙着给大棚里新栽的菜蔬浇水、授粉……一切农活在农民的手里,熟练而充满挑战。熟练的是惯常的劳作,挑战的是每年都有农技员送来许多似曾相识又陌生的农业新技术、新要求、新理念。
村民田浪浪是贾家坪镇田家川村的一个普通村民,这天一大早他就开着旋耕机来到了自家地里,准备早早翻完地好下种。往往靠人力翻地,他总是要动员家人,人多力量大,可自从有了这个新机器,他就信心大增,效率大为提高,就再也不用劳烦家人了。只见他稳稳地把控着旋耕机,伴着旋耕机隆隆作响的声音,身后露出一片片新鲜的泥土。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土地瞬间被激活了,他的眼神里闪着兴奋的神色。
趁着休憩喝水之时,田浪浪发表了自己的农情感言:“季节不等人,农事不用等公家催,自家的事,自己得操心。防疫时,我们听从政府号令,不扎堆、待家里,勤消毒、勤洗手,搞好自己的卫生,内防病毒传染扩散,外防病毒输入感染,没给国家增加负担,也没给政府添乱。现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了,正好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这不用动员,大家心里都懂。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务农各种铁疙瘩‘帮手’很顶事,就说手里的这台铁疙瘩吧,对我们来说真的是省心省力,人不受罪不说,效率也比过去提高了不少。老话说得好,土地不哄人,只要好好干,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同样劳作的情景也出现在延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工人们也忙得热火朝天。栽培室里,起苗、浇水、移栽……各个工序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院子里,工人们将码放整齐的秧苗装车,一辆辆装满秧苗的配送车正在等待发车。
“为了满足春耕备耕需求,我们进行了充足的种苗储备。目前,我们7个大棚里大概育有360万株秧苗,西红柿、辣椒、西瓜、小瓜、茄子等各类瓜果蔬菜都有,基本能满足全县农户的种植需求。”示范园总经理赵福泰说。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育苗工作“两不误”,在育苗过程中,该示范园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工作中除了采取穿戴口罩和防护服、对工人进行体温检测登记以外,还将工人合理分散在不同的大棚里作业,避免人员扎堆劳作,防止出现密切接触。
赵福泰说,秧苗培育不能耽误,但工人安全同样重要。他指着棚内张贴着的《疫情防控通告》说:“我们按规定制定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符合要求是严禁进入园区大棚的。严格落实这些科学防控措施,就是我们做好育苗工作的最大底气,我们教育大家提高认识,让人们理解:这些科学防控经验是人们用生命和血换来的,它究竟有多值钱?那得用你的行动来回答。”
线上直播搞培训 农民“充电”更便捷
延川县农业农村局不仅提早印发了春耕备耕通知,还组织技术员以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疫情当前,来不得丝毫松懈和麻痹大意,技术员通过网络直播、微信授课等形式给农民“充电”,耐心解疑释惑,帮助村民掌握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欢迎。
“这几天气温回升快,要注意及时给大棚通风,抓紧时间浇水……”近日,聂家坪大棚种植户王小平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收到农业部门的技术指导信息。王小平说,往年这个时候,县里的农技专家常来地里指导。现在受疫情影响,现场指导没那么频繁了,但线上互动更加有针对性,更方便互动,跟技术员增加了亲密感和友情,效果更好。
“今天,我为乡亲们讲的是红枣种植管理中如何科学施肥、灌溉、修剪及各种病虫害防治知识,如果乡亲们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在微信里互动交流,有问必答,根本别担心会误事,相互尊重的意识就是这样培养和建立起来的。”3月2日,县红枣站技术员通过微信群,为全县枣农开展了网上授课培训。枣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按照修剪要点对枣树进行修剪。学到新技术的村民白峰说:“经过专家指导,我终于学会怎么更好地修剪枣树了,希望今年红枣的产量和质量都好于往年。”
在文安驿镇白家塬村的果园里,县果业局副局长杨延收通过“快手”直播给全镇果农带来了一堂直观、实用、精彩的网络培训课。在1个多小时的直播中,杨延收重点从春季果园的修剪、涂白、拉枝和防病虫害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在和果农在线视频互动期间,对果农的一些疑惑逐一进行解答。十里八乡的果农们在自家果园里观看直播,大家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杨延收的剪刀,生怕错过每一个知识点,观看人数达到500多人。如此受关注,果农们如此求知若渴,这让讲课的杨延收感到很有成就感,在果农的心中他已经成了真正的“网红”。
“平时‘快手’上我就是听听唱歌、看看段子和陕北说书等,没想到现在不出门还能学到实实在在的苹果管理技术,以后这样的直播可以多组织几次,这样我们果农就能随时学到更多技术了。”白家塬村果农樊建设说出了众多果农的心声。
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为避免开展人群聚集式培训,该县农业农村局架起网络桥梁,通过信息发布、网络课堂、专家视频、电话咨询等方式,指导农民进行设施农业栽培、农机操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截至目前,通过网络直播举办农技培训班10期次,培训农民达1300人次。
线上线下销售忙 春季生产步履急
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保障农民用上放心农资,该县在春耕农资储备中实行早计划、早储备、早供应,采取微信、电话直购等便捷灵活的购销方式,加强与农资生产厂家、供应企业的联系和合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采购到农药、化肥等农资;农业农村局架起“绿色桥梁”,发放“绿色通行证”191张,确保疫情期间农药、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买得到、拿得回、用得上,蔬菜、瓜果、畜禽等农副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县蔬菜站积极做好果蔬销售点和农户的产销对接,打通蔬菜生产基地与市场的流通渠道,确定全县14家蔬菜门店为应急供应点和4个主要蔬菜市场为定点采购地,有效解决了蔬菜销售难问题。
温室大棚里,翠绿的辣椒挂满枝头。李海滨正在忙着采摘新一茬的西红柿。“今天又预订出去400多斤西红柿,咱的西红柿品质好,县上各大超市都抢着要。”李海滨得意地说。
和现在的紧俏市场不同,刚过年那会儿的西红柿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客商进不来,自己没销路,眼瞅着西红柿就要烂在地里了。“我和我老婆站在这个大棚里,看着一棚西红柿,心里直发愁。”李海滨说。
县蔬菜站的干部在检查大棚疫情防控工作时,了解到村民为蔬菜销售问题发愁,积极协调延川几家大超市从村民的大棚里进货,并在果蔬供销合作社专门开辟了蔬菜门店,村民可以把菜送到门店完成销售。为了方便村民送货,县农业农村局为进出送货的车辆办理了“绿色通行证”。
“现在辣椒基本都销售完了,整个疫情期间,我大概卖了4000多斤西红柿,收入1万多元,多亏蔬菜站帮忙,要不这一年就白忙了。”李海滨说。
此次疫情正倒逼着干部转变服务方式和理念。“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和产销对接模式,我们为全县100多户大棚种植户销售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各类蔬菜4万多斤,累计收入12万元。”县蔬菜站站长李瑞锋说。
“多亏了刘润林主任帮忙打开销路,要不然我这些草莓就要烂在地里,我们一年辛苦就要打水漂了。”永坪镇聂家坪村草莓种植户呼金叶心情大好。此刻,呼金叶最想做的就是向刘润林道一声谢谢。
呼金叶在村里种了2棚草莓,眼看到了丰收的时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草莓这个曾经的“香饽饽”成了滞销品。错过了季节肯定卖不上好价钱,甚至还会烂在地里。呼金叶一筹莫展,如坐针毡。
作为段家圪塔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刘润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疫情期间如何把草莓卖出去呢?“当前外卖这么方便,这么好的草莓为啥不能和外卖平台合作呢?”刘润林随即便拿起电话和朋友进行了沟通。很快,电话那头有了回复,延川宾馆总经理刘海波愿意提供帮助,同意把草莓挂在延川宾馆的商家页面上进行销售。原本卖不出去的草莓瞬间成了抢手货,第一天就卖了200多斤,收入4000多元。
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严峻形势,如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为今年的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下好先手棋,对此,该县主管农业副县长刘颢有清醒的认识。他说,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要按照抓实抓细要求,防集聚、防输入、防扩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二是要发扬善作善成韧劲,采取“分时下地、分散干活”的方式尽快投入生产,全面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三是要保持决战决胜姿态,抓清零、防返贫、促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四是要坚持求真求实作风,抓项目、抓产业、抓振兴,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五是要推动德治法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