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士军正在查看玉米长势情况(资料照片) ●薛应斌准备下地沟清理污泥 刘艳丽(左四)和她的诗友(资料图片) 岁月静好,总有值得我们铭刻的记忆。当我们回望过去的岁月,总有许多感动,特别是当我们一次次面对那些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奋斗者。他们一个个努力拼搏的身影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奋斗才能铸就。把奋斗精神融入岗位、融入日常、融入人生,最终就能以小见大,成为新时代最闪亮的底色。奋斗者的姿态是最美的风景。
为此,我们特意从县(市、区)中选择了几位普通的奋斗者,把笔触对准他们,用这种朴素的方式表达对千千万万个奋斗者的敬意。让我们传承弘扬奋斗精神,谱写新时代奋斗者之歌,为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懈努力。
种粮大户的精彩人生
——记黄龙县新型高级职业农民拓士军
本报记者 张吉祥
拓士军是黄龙县三岔镇孟家山村一位农民。个子不高,走起路来腿还有点跛,但他两眼清亮、慈善;一脸微笑,阳光、自信。
2013年,他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他的玉米种植面积最多时达1300多亩,全部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种植,成为黄龙农业生产致富的领军人物。
他是我省首批新型高级职业农民,三农家庭农场场主。他联合56户农民成立“黄龙县三农玉米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引进玉米新品种10多个,其中先玉335、先玉699等推广面积达116000多亩,使黄龙、富县、洛川、宜川等2.1万多户农民受益。先后为农民兄弟提供8500多个工作日,使他们获得80多万元收入。
2015年,他又创办了黄龙最大的家具城……
同时,他审时度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2018年,引领村民先后流转土地3200多亩,使“陕果”“海升”两大果业集团,在孟家山村落地生根,不仅使年事已高、无力务农的村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还使部分青壮年村民既有了土地流转的收入,又有了在果业公司打工的收入,同时还学到了先进的果树管理技术。
2019年,他又带领村民考察无刺花椒,并订好苗木,平整好土地,2020年开春,他将率先栽植20多亩。
与时俱进,锐意开拓,敢说敢干,矢志不渝,拓士军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奋力向前。
玉米变成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1965年12月出生的拓士军是个爱学习、肯钻研的科技型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和爱人都曾是村里的民办老师,备受学生爱戴和尊敬。而且,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他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样按部就班地生活。
可拓士军偏偏是个不安分的人。1991年,他毅然返乡务农,开始艰苦创业。
黄龙县位于延安市的东南部,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使玉米成为当地特色产业。但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玉米产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农民想靠种植玉米致富只是奢望。拓士军积极考察,找到了解决的思路:一是提高玉米单产,提升品质;二是疏通外运渠道,打开销售市场。
于是,拓士军承包了本村120多亩二荒地,进行复垦,引进新品种,并实施农机作业。同时,远赴甘肃考察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积极大胆试种。几年下来,玉米单产提高了,品质提升了,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群众纷纷向他请教,他二话不说,倒豆子似的,一五一十把玉米品种、种植技术全教给村民。在他的带动下,一下子涌现出十几户玉米种植大户,黄龙人玉米种得好也成了周围县区群众的话题。
拓士军并没有满足现状。他经常南下渭南、杨凌、咸阳,北上延安、榆林、内蒙古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不断借鉴引进外地的先进技术。他跑得最勤的是农业科研院(所),了解新农药、新品种,大胆使用推广。结合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的“四化一高”即良种化种植、机械化操作、化学化除草、配方化施肥、高密度种植的技术,他广泛应用。他第一个使用推广玉米单粒播种机,第一个使用推广撒肥机。一次次成功的尝试成为拓士军谋求更大发展的动力。2007年,他带领一帮农民朋友到富县的槐树庄农场,大面积承包土地,从事玉米种植生产,从而实现了做大做强农业的梦想。他的玉米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1300多亩。
从2010年起,他先后引进适合当地耕种生产的中、晚熟玉米优良品种十多个,累计为当地推广玉米新品种先玉335、农科大8号、晋单39等玉米良种76000余亩。其范围辐射到周边的宜川、洛川、富县、黄陵、甘泉等地,受益农户达2万多户。
拓士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技推广员和带头人。
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单产及总量持续上升,大量的玉米销售已成为农户烦恼的事。让山区农民种植的玉米走出家门,挤进市场,又成了拓士军的奋斗目标。
为畅通玉米销售渠道,创建外销网络,2010年,根据市场需求,拓士军牵头成立了黄龙县三农玉米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6家,其中种植大户12户,他们抱团创市场。
为了确实解决产销脱节的问题,拓士军先后多次去户县、兴平、眉县、吴中等玉米加工企业与厂家反复磋商,找销路,签协议。由于直销到加工厂家,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仅玉米顺利销售,还能卖上不错的价钱。
从2007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拓士军共生产商品玉米6750吨,全部销售到深加工企业和国家粮食储备库,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就这样,一颗颗小小的玉米粒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种粮大户的华丽转身
随着全国玉米产能过剩,玉米价格开始波动。拓士军不等不靠,积极进行转型。他一方面将玉米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500多亩。另一方面,开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
苹果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洛川、宜川、富县都有大面积栽植,管理技术也很成熟。“他们都能靠苹果致富,咱为什么不能?”不服输的拓士军又开始了探索。
经过认真分析、比较,拓士军认为孟家山村的水土、气候等条件适合栽种苹果。
认准了,就雷厉风行地干。拓士军一下子就发展了40多亩。2018年,他抓住“陕果”“海升”两大果业集团在黄龙建设苹果基地的机遇,在县、镇领导的协助下,引领村民先后流转土地3200多亩,使“陕果”“海升”两大果业集团“落户”孟家山。
“我们让出了一份土地,换回了土地出让金、打工、学先进务果技术三份收获。”拓士军忍不住兴奋,他的40多亩果园全部进行了出让。
随着“陕果”“海升”两大果业集团在孟家山村的落户,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发展苹果的积极性,2018年,全村共栽植矮化苹果400余亩,苹果间伐260亩,召开苹果管理技术培训会四次。参训群众达650人次。孟家山村苹果产业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拓士军引领群众走上了另一条奔富裕的路子。
多条腿走路,多面发展,才能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好,拓士军的眼光看得很远。
2015年,拓士军瞅准城镇化、城市化建设不断扩大、家具行业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机遇,投资200多万元,在黄龙县城黄金地段建成了一个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家具城,为黄龙这个美丽小城的美化亮化加力,也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好家具。从发货、安装、售后,拓士军和他的家人提供了良好的一条龙服务。
在黄土里引领村民不懈刨金、在商海里抢抓机遇不断搏击的拓士军坚强、睿智,胸怀宽阔、目光远大。虽然在肢体、视力等方面身患残疾,糖尿病又非常严重,长期服药,打胰岛素,但他依然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地向着小康生活奋斗、拼搏。
永葆军人本色
——洛川县人民医院管道工薛应斌小记
本报记者 张吉祥
“退伍了,放下了枪,一样也要尽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薛应斌将赤诚、忠诚融入心中,始终不忘初心,忘我工作,用行动维护军人的荣誉。
今年66岁的薛应斌是土生土长的子长人。1982年退伍后,来到洛川县人民医院,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
在部队服役期间,薛应斌听从指挥,刻苦训练,遵守纪律,哪里需要在哪里,哪里苦在哪里,受到部队领导、战士的一致好评。一本本荣誉证书记录了他从军后的人生故事,铭刻着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退伍后,薛应斌来到洛川县人民医院,担任起了临时管道工。全院的卫生间、化粪池及上下水管疏通等维修任务都由他一人承担。
由于医院住院病人多,加之有病人家属、医院职工等成千人,导致每天都有管道堵塞的现象。不是这个科室的水管堵了,就是那个科室的水龙头坏了,要么就是那个科室的卫生间下水道堵了。薛应斌每天就这样来回穿梭在医院的大大小小科室之间,隔三差五还要下地沟维修。
夏天还好,天气热,衣服干得快,到了冬天,那就要遭罪了。抢修管道,冷水刺骨,溅得浑身上下到处都是,寒风一吹,几乎能把人冻僵。下地沟时,里面全是热气,下去都得适应一会儿,否则让人窒息。
去年12月19日,气温骤降。薛应斌刚从急救科室修完漏水的马桶走出来,脸上的汗珠还没顾上擦,手机就响了,三楼病房暖气管漏水,需要维修。
病房漏水一地,他二话没说,挽起袖子,就麻利地掏出携带的工具……
“薛师傅的名号在我们医院可是响当当的。他总是面带微笑,真是一个好人。”正要给病人检查的大夫笑着告诉记者。
薛应斌干这行38年了。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9点多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有时一天要跑十几个科室进行修理工作。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一年365天没有节假日,随叫随到。
“老薛这人,干活儿不惜力、利索,还认真,医院管道哪里有问题,哪里坏了,一说一看就知道了,不用管,给你修得好好的。”
干管道又苦又累又忙,还脏,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不少人的冷眼,薛应斌也曾难过,但他从没有退缩,依然认认真真。
薛应斌每个月本有8天时间休息,但这8天,他几乎都“泡”在了管道里。用他的话讲,干惯了,不到医院里走一走、看一看,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有一次,在上班的途中,薛应斌被一辆小轿车撞倒,导致左肩肩胛骨骨折,他在医院住了7天院后,继续上班。一只胳膊绑着绷带,另一只胳膊在维修管道。
在同事眼中,薛应斌一直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经常是最早到岗、最晚离开的那个人。“这作风是在部队学到的,习惯了,改不了。”薛应斌笑着解释说。
由于常年和潮湿打交道,薛应斌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而且,在工作期间也免不了磕磕碰碰的。不是被这个管子蹭了皮,就是被那个管子夹住了手。就在今年的冬天,在锅炉房维修锅炉的时候,被锅炉的热气烧伤了脸,留下了一大块黑黑的烧斑。
薛应斌工资不高,每月所有加起来也就三四千。他精打细算,把工资分成了好几份:一份给父母、一份给自己交保险、一份用来作为子女的教育基金、一份用来还贷款,最后一份则作为自己的生活开支。
虽然薛应斌存不下什么钱,但是他过得很开心。“能为大家解除不便,为每个科室疏通好管道,这一天就充实一些。”薛应斌总是满脸微笑。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薛应斌多次被洛川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
采访结束时,记者提议拍张照片。快门按下的那一刻,老薛本能地挺直了腰杆,那一瞬间,薛应斌身上又有了军人的风采。
村医刘艳丽的诗意生活
本报记者 张吉祥 通讯员 赵玉霞
刘艳丽是宜川县一位农民,准确地说是一名村医。她常常着一袭白大褂,在山野间急急地奔走,为患者治病。同时,她也喜好写诗,她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风信子”。
她的诊所就在宜川县丹州镇郭俭村的移民安置小区里,离县城中心大约十里地。不大的门面干净、整洁。货架上摆着各种药品。个子不高、文文静静的刘艳丽就坐在椅子上给人看病、取药,有时候也出去接诊。
刘艳丽毕业于宜川县职业中学西医士班,先在交里乡交里村当村医,2009年卫生室搬至宜川郭俭村。
文文静静的刘艳丽是个知性之人。有个姓王的女患者感冒在她诊所打吊针,她怕患者着凉,就抱来毯子盖在患者身上。临走时,暖心地为患者披上大衣,紧紧地拥抱了一下,并送到大门口,目送患者离去。“她身板单薄,这样会心疼人,让人暖心。”提起这件小事,这位王姓女患者感念不已。
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一颗爱心的村医,内心却充满了盈盈的诗意。
刘艳丽爱诗,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爱,她就是一个如诗的女人。她爱诗,诗也爱她。她的诗有的纯净得似一片雪,不沾染一丝的尘埃,美好得如雪莲般盛放;有的柔软多情,极富浪漫气息,流转出诗歌特有的质地;有的深刻得像一把剑,让人觉着丝丝寒气。在《西藏的早晨》里,她这样写道:“迎着初升的太阳/数百人、数千人/沿着‘八廓街’古老的转经道/沿着布达拉宫/沿着神山、圣湖转经/从一块石头到一座雪山/他们经过的地方/梵音比歌声悦耳……”在《早醒的人》里,她敏锐地畅想:“梦的花园里/此刻,醒着的蝴蝶/正在拥抱花朵我早醒,写诗/听雨过后的路面/被车轮碾碎的声音/听麻雀/怎样吵醒一场好梦……”
刘艳丽平时喜欢参加关于诗歌的活动。不管多远,她都去参加,也喜欢朗诵。从她嘴里朗诵出自己的诗歌来,让人一下子就懂得了她的内心世界。也许见识多了,眼界胸怀越来越宽广。她从不惧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我行我素,执着地一边为患者看病,一边写着她的诗歌。
2011年,刘艳丽荣获“第三届陕西省农民诗歌大奖赛”优秀奖。参加颁奖活动之后,看到关中各地都有诗社,农民诗人活跃,文化氛围很浓,内心受到震动。从那时开始,她就产生了创办宜川县农民诗社的想法。一是参加活动有个伴儿;二是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搞类似文学活动,唤醒潜伏在人们心头的诗歌因子。
在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会长郭建民的鼓励下,2016年4月15日,她和王爱云、张延玲等几位好朋友自发成立了丹州诗社,刘艳丽担任社长。
“刘艳丽不是一般的女子,别看她柔柔弱弱的,但心却很大,大得要用一个宫殿才能装下。”在风信子诗集分享会上,文友们如此评价。
这话很有道理,刘艳丽带领着丹州诗社,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举办两届牡丹诗会、三届新年诗会、两场会员新书发布会,开展“相约紫苏花开”“相约壶口马家”“秦直道采风活动”等采风活动十余次。会员每次出书,他们都会欢聚庆祝、签名赠书,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一批散落在乡间的诗歌种子很快就发芽,展出了嫩枝新叶。
两年多时间,诗社发展会员42名,其中县作协会员27人、市作协会员9人、省农民诗歌学会会员6人、省作协会员2人。4人出版了个人文集,4人荣获得了省级以上文学奖励。刘艳丽不仅应邀参加了“陕西省作家协会(陕北片区)中青年培训班”,还入选陕西省文化厅“陕西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出版了个人诗集《看不见的宫殿》。
胡正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不仅要耕种他的那几亩土地,还要耕耘他心中的文学之地。他的诗越写越好,会员都喜欢。白雨迎的散文就像土地里刚挖出来的土豆,带着泥土的清香,直扑人心。丁金龙常常把“我不行”挂在口上,但诗会上的即兴发言出口成章,文采了得。还有郝勤刚,他的诗都是从土地上结的果、桃园里绽放的花。还有幼林、古槐、野百合、云中鹤、清风明月、乡村农夫等等,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用诗意的眼睛寻找着生活的美好、放歌着美好的时代。诗社里还有很多美好如诗的城市居民、干部职工,他们内心世界是那样丰富,生活中又是那样浪漫。丹山叟、义薄云天、守心自暖、一江、鹏芳、金荣、爱云、郝岩、吴娟、娇红、罗晖、延峰、延玲、盈华等等。他们的诗文尽管并不完美,但却以其独特的感受散发着露珠的晶莹、花的芬芳。
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不是靠脚步,而是靠心。眼界和心胸广阔了,才能走得更远。刘艳丽和她的丹州诗社会越来越好。因为这是一群热爱文字、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心里都装着梦想,并竭力为梦想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