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脱贫路上有你,真好
本报记者 杜方远 通讯员 李文振
    ●宁耀东(左二)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查看苹果老园改造情况
    ●宁耀东向贫困户郭彦学了解近况
    ●宁耀东给老党员送学上门
    ●郭强帮助村民摘花椒
    ●郭强(右三)为新聘任的护林员讲解生态护林员职责
  驻村第一书记像一道光,照亮了贫困村前行的泥泞道路,为群众带去了希望和脱贫的信心,因而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当村民品尝甘甜的果实,他们都不会忘记这也正是第一书记渴望的结果。质朴的乡亲们只会把感恩的话语埋在心底,默默念想着党的恩情、政府的关爱。因为,他们清楚地从第一书记真情为民的情怀和奔波辛劳中看到了什么是民、什么是官、什么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为此,我们从宜川县众多驻村第一书记中选取了两位代表,从他们察民情、纾民困的实践中,去感受他们如何开展脱贫攻坚的为民情怀,体味他们与村民共同进步和成长的节律。
  心中有乡亲 脚下有力量
  ——记丹州街道办北斗村第一书记宁耀东
  2017年8月,宜川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宁耀东被组织选派到丹州街道办北斗行政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走遍了北斗村的沟沟壑壑,对村上建档立卡的14户精准扶贫户更是像亲人一样,结下了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谊。
  用“心”凝聚人心
  从驻村第一天起,宁耀东就跟着村干部连续走访十几天,掌握重点贫困户的情况。宁耀东在自己的《驻村日志》中,详细记录下了解到的情况,他对村里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北斗村位于丹州街道办北部塬区,距离县城10公里,下辖屯石、东庄、北斗、茹曲塬、范垚科5个自然村,共有411户128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30人,全村耕地面积3750亩,其中果园面积3600亩,人均果园面积3亩,人均纯收入1.23万元,属于非贫困村。
  虽然村子基础好,但面对有41名党员,80%的党员年龄结构在五十岁以上、党支部战斗力不强的局面,宁耀东深知,“村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脱贫攻坚的力量统筹,特别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宁耀东了解到大多数党员是因为农忙而无法参加支部活动,只有少数党员因党性意识淡薄,认为参加支部会议、活动没意思。他及时向村“两委”班子反馈了这一情况,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后,决定今后开展支部活动尽量避开农忙时间,灵活会议形式,让大多数党员都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村上的公共事务管理中来。宁耀东通过讲党课、学政策、拉家常、聊微信等交流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拉近距离,激发村民热情。
  同时,他还创新制定了村民议事制度、党员包抓环境卫生责任制、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各项制度,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美化村庄、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非常感谢宁书记,是他制定的党群议事会,化解了我们邻里之间的矛盾。”村民范宏伟感激地说。原来,村民范宏伟和范小延因出路问题产生矛盾,在村上造成不好影响。宁耀东了解情况后,把双方当事人都叫到村委会,与村“两委”班子及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起召开党群议事会,对二人情况进行了现场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
  用“情”破解难题
  在北斗村贫困人口中,85%的是老人和残疾人。如何让这些弱势群众和村里大多数人家一样生活无忧,成为摆在宁耀东面前的一道难题。
  宁耀东一直在思考,在国家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还能做些什么去改善兜底贫困户的生活?他想到了光伏分红和入股分红,通过争取县上光伏发电收入分红政策,可以持续20年为村里13户兜底贫困户,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收入。同时,鼓励14户贫困群众以县上支持的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作为股金,入股陕西皖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每户可享受到1500元的分红收入。
  今年59岁的郭彦学,是北斗村东庄自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4口人,妻子患病不能干重儿活,加之长期吃药,两个孩子又残疾,生活艰难。宁耀东三天两头往他家跑,给他们夫妻俩鼓劲打气,帮助他们争取大病救助补偿,落实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补助;帮助郭彦学在村上公益性岗位当保洁员,并发展起了8亩苹果园。2018年,郭彦学家收入突破两万元,也顺利摘掉“穷帽子”。
  茹曲塬自然村的贫困户张彩花,只知道自己缴纳合疗,却不知道慢性病新调整政策后如何去购药报销。宁耀东得知后,主动上门给张彩花讲解慢性病报销程序,帮助老人将合规医疗费用全部报销。
  给“五保户”范志秀修水龙头、换手表电池,给贫困户范双刚找防火护林员工作,给贫困户王锁珠凑钱救急……两年多来,宁耀东用心驻村,用情帮扶,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戴和信赖。
  2018年10月21日,对于宁耀东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全村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除了1户为“五保户”外,其余13户各项脱贫指标全部过关,退出了贫困序列。
  用“智”引导乡亲
  作为一个发展苹果产业的专业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显得尤为重要。
  “你来我们这里当第一书记,最好能解决村民苹果交易场所问题。”有村民如此说。宁耀东经过走访调研后决定,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先得从村民最关心的苹果交易场所问题入手。说干就干,经过他努力协调,在县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大队部院子里建起了一个苹果交易场所——北斗村苹果交易市场,解决了村民们多年来苹果装运的难题。村民们交口称赞:“耀东这娃是个干实事的人,不来花架子。”
  要致富,先修路。驻村以来,宁耀东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积极奔走争取项目支持,在屯石、范垚科等5个自然村整修生产路6条,总长合计15公里,优化了道路交通网络,大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
  妥善解决人居环境问题。宁耀东先后在东庄自然村处理房顶85户,建造卫生厕所60多户,硬化巷道3580米,整治路边道沿300米,建成废品加工厂1个,修建垃圾仓2个,并雇用5名卫生保洁员和1名垃圾清运员,负责全村垃圾清理和卫生保洁。
  积极改善基础设施。2019年,宁耀东积极协调,在茹曲塬和范垚科自然村实施了旧村复垦土地130亩;在屯石和东庄两村配合相关部门安装天然气管道2500米,为村上今后的基础设施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从耀东来我村以后,可以说从党建、扶贫、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有了大的改变,修路、推地、硬化巷道、改造房顶、改造基础设施、改变人居环境,事事操心,处处为老百姓谋福利。”北斗村党支部书记任忠科说,如今,北斗村不仅被确定为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标准村,更被市委组织部授予基层党建综合示范村。
  “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紧扣党建,巩固好脱贫成果,提升治理水平,加快以老园改造和转型发展为主要思路的产业发展步伐,拓宽思路,全面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好我们村的未来,力争使我们北斗村村貌更美、村民更富。”宁耀东说。
  “难头村”终于不“难”了
  ——记秋林镇南头村第一书记郭强
  去年5月29日,宜川县秋林镇南头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家人”,那就是以延安联通公司宜川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强为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长的扶贫队伍。郭强还记得当初向组织申请驻村时的承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为最需要的群众服务。村干部的村情介绍让他一路上保持着沉默并陷入了深思。
  这个春季,久旱无雨,山坡上失去生机的花椒树是村民们的希望,一辆拉水三轮车驶向花椒园给花椒树止渴续命。这一幕,让郭强感觉肩头的担子很沉重。
  建好村级党支部,激发潜力谋发展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郭强深知,村党支部不仅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建好、建强南头村党支部成了郭强担任第一书记的首要目标。
  然而,当郭强了解到南头村党员的实际情况时,却着实让他犯了难。南头村共有党员35人,但60岁以上的老党员却达到了20人,而且一些较为年轻的党员也外出打工成了流动党员。党员年龄严重老化导致的党员自主学习能力差、个人素质水平低、为民服务能力弱等问题不容忽视。
  从去年9月份开始,郭强与村党支部班子借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一契机,立足南头村党员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能优势、农闲农忙等实际,分类制定支部学习计划,通过开设夜间课堂、广播宣讲、微信授课、上门送教等方式,营造“一个都不能少”的学习氛围,搭建人人都会学的学习平台。组织党员学摘编、学纲要,学党章、学党史,走心走深,剖析党性,教育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干在先、学在先、讲责任、讲奉献,给群众树标杆、做样子。除了学习党的相关知识外,郭强结合农村实际还带领党员深入学习新形势下宅基地、产业直补、地力保护、农机具补贴、卫生改厕等各类惠民政策。
  郭强组织支部和党员积极查摆问题,向党员、群众征询意见,并高质量解决村民最忧、最急、最盼的操心事、烦心事。这些举措凝聚起南头村攻坚克难共奔小康的信心和力量。
  “郭书记真是有想法、有办法,通过他组织大家开展主题教育的这三个月,村里党员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们不仅积极参会学习了,也开始为村里的发展建言献策,甚至主动义务打扫卫生、帮扶贫困群众了。”南头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山说。
  解决产业瓶颈,花椒成了“摇钱树”
  来到南头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郭强就走访了南头村下辖的5个自然村上百户群众。花椒是南头村不折不扣的产业支柱,全村耕地面积5350亩,其中花椒就占了4600余亩,人均超过10亩。南头村产的花椒粒大、色艳、味浓,上佳的品质成了客商争相收购的对象。地处黄河崖上的南头村十年九旱,解决缺水问题,就解决了花椒歉收难题。
  “那一段时间,我晚上做梦几乎都是梦见下雨,村民们都开着三轮拿着桶给花椒树浇水。”郭强笑着说。郭强带领南头村“四支队伍”积极与秋林镇党委、政府和县上相关部门多方协调沟通,争项目、争资金,在广泛征求村里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投资260余万元在南头村新建集雨水窖99个、软体集雨水窖100个、铺设滴水管道服务面积100亩。
  已经用水窖收集的雨水浇过一次树的村民李怀堂兴奋地说:“有了这些集雨水窖,就好比人走路背个水壶,想什么时候浇树就什么时候浇,再也不用看龙王爷的脸色啦,哈哈……”
  秋林镇党委书记刘万灵说:“集雨水窖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南头村群众靠天吃饭的历史,它不仅改善了南头村群众的生产条件,增强了抗旱能力,更使南头村的花椒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当年,南头村群众迎来了花椒丰收。在郭强及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宣传和促销下,村民们的花椒早早就销售一空,最高的每斤甚至卖到了45元。
  完善基础设施,让“难头村”变“小康村”
  南头村被人称作“难头村”,指的是村里人吃水难、走路难、通信难、种地难、看病难、娶媳妇难。在过去,这个外号可谓名副其实。郭强深知完善基础设施是发展花椒产业的基础和脱贫致富的关键。
  南头村地处黄河沿岸山区,因地理位置较偏,这里的手机网络信号极不稳定。作为延安联通公司宜川分公司下派的第一书记,解决村民的无网问题是郭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与单位协调沟通,去年7月,经过多次现场勘察设计,延安联通公司宜川分公司为南头村投资31万元建成通信基站一座,解决了村民上网难的问题,让南头村迈入了“网络新时代”。
  行政村下辖最远的自然村官头村网络不通,行路难。这个30来户人家的偏僻小村子距离南头村3.5公里,直到去年年初,通村路仍旧是一条简易的砂石路,出行都颇为艰难。为此,秋林镇党委、政府多次与县级部门沟通协调,郭强与南头村“四支队伍”积极对接,成功争取资金450余万元,实现了官头村通村路的全程硬化,彻底打通了南头村“最后一公里”。
  通村公路的竣工仪式上,连进城打工的人都纷纷赶回来了,看着平坦的公路,村民们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