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民,延安市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长、陕西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医疗分队队长、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肾内科主任医师。 韩彦龙,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队长。 蒋廷婵,延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内科护士长。 王鹏,延安市首批、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延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高鹏飞,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队员,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延靖分公司延安北收费站职工。 吴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外科重症监护中心副护士长、延安市和陕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 编者按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危急关头,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告别家人,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16名医务人员不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嘱托,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争分夺秒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日夜奋战,实现收治病人零回头、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医疗工作者的精神风貌、职业操守和意志品质,为打赢武汉保卫战贡献了延安力量。
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递交了请战书,用实际行动落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热忱奉献、不辞辛劳,和武汉人民融在一起,在生活物资配送、企业和社区防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与医务工作者、基层工作者等一起成为战疫情的生力军,用全身心的付出传递温暖人心的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延安人胸怀祖国、敢于担当、乐善好施、勇于牺牲的良好形象。
在援鄂抗疫医疗队、援鄂志愿服务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6名援鄂抗疫人员代表分享了他们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战疫故事和不平凡的工作经历。本报今日推出他们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高爱民:生死接力 抗击疫情 从我们首批队员1月26日出征武汉,到4月6日最后一批队员安全返回延安,我们发扬延安精神,连续在武汉奋战了71天。
我们这16名队员分别来自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疾控中心等5家单位。在武汉,我们先后被分配到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光谷方舱医院、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武汉市东西湖区疾控中心等4家医疗卫生机构,分别从事医疗、护理、实验室检测、环境卫生消毒等一线工作。
队友王鹏一到武汉就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危重症和重症病区工作。当时九院每天的发热门诊接诊量达到了1200-1500人次,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格外辛苦,每两小时要给他翻一次身,有些呼吸困难的患者,要一口一口给他们喂饭。王鹏常常是忙完手头的护理工作,还要跑去搬氧气罐,100斤重的氧气罐,一个班下来,他们组最多搬过58罐。
在光谷方舱医院,队友们接管的大多是轻症患者,但却更需要心理疏导。我们不断摸索着、努力着,给他们更大的关怀和温暖。
郎华护士长在整理病人资料时,发现20舱4床患者生日临近,便为患者准备了生日贺卡和礼物。生日当天,那个中年患者听着《生日歌》歌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谢谢,我的40岁生日,真好!”那天在场的很多人,也都感动得落泪了。2月18日,市中医医院90后姑娘白涛在29岁生日当天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对党庄重承诺:“病毒不退,我亦不退。”
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蒋廷婵有次在舱里突然胃疼得满头冒汗,但她依然不肯脱下防护服,坚持干活,没一句抱怨的话。
在这场生死接力赛中,我们累计收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397名,其中治愈出院、症状转轻转出221人;成功救治轻症患者239名;采集样品4745份,完成对32家隔离点消毒,核查个案流调信息数千份,撰写聚集性疫情报告近百份,并参与完成329家企业复工复产和19个街道办共11次的复工复产培训工作。
韩彦龙:夜以继日 奉献自己
疫情来袭,武汉告急,一时间,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闻令而动,纷纷请战,支援武汉。作为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队长,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准备着!
2月25日,我们队向安塞区提交了驰援武汉的请战书。2月27日,我们的请战获批。2月28日下午6点,我们12名援汉队员自驾3辆车,带着2000只医用口罩、300公斤医用酒精、400公斤消毒液、30副护目镜、30套防护服、300双医用手套等防疫物资,连夜启程奔赴武汉。
经过16个小时的车程、1113公里的长途跋涉,2月29日上午11点,我们顺利抵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当晚,正式加入光谷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保障团队,负责医院医疗用品、生活物资的搬运、分发以及院区消杀工作。
源源不断的抗疫物资从全国各地运抵武汉,我们夜以继日地清点、登记、分发、转运,记得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卸了7车货,每车三四十吨。“阵地”转移到了光谷现代产业园区后,我们除了发放物资、搬运外,还增加了帮助园区企业复工复产、消毒和入境人员排查等工作。
3月17日,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使得我的痛风病发作,双腿肿痛、膝盖积水、疼痛难忍,医生两次建议我立即住院治疗,我都谢绝了。我咬着牙、忍着痛,让医生帮我抽掉了膝盖积水,继续与大家并肩奋战,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吃点止疼药和消炎药。
我们在武汉救援的时候,队员家中也是状况不断。有的队员家人意外摔伤,有的队员孩子奶粉断供,有的队员妹妹订婚而无法参加。有许多人误以为,我们救援大队队员都是一些大老板、有钱人,其实不是,我们都是普通人,队伍中有司机、厨师、个体户、有打工者、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凭借着一颗颗火热的心,自发地聚在一起,只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归来,我们每个人都变了,因为这次平凡的抉择,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敬畏生命,更加坚定了勇于担当、逆向疾行的职责与使命,更加拥有了坚韧的、恒久的前行力量。
蒋廷婵:不辱使命 感恩前行
我想去武汉,我是一名护士,我不想只是坐在电视机前流泪,我剪短了头发,递交了请战书。
2月15日凌晨,我等来了驰援武汉的消息。
到达武汉那天,刮着风、下着雪,街上空得让人心疼。队长说下午6点开始接收病人,微信群里沸腾了,“我训练合格,申请第一批进舱。”“我时刻为今天做准备,请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我是一名男护士”……要知道,舱内是什么状况?进去后会面临什么?谁也不知道。可我的战友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进舱后,我们每个护士都要负责40多名病人,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穿就是10余个小时。除了监测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处理医嘱、发放药物,采集血和咽拭子标本以外,还要负责患者的生活、饮食、起居和心理疏导。
有很多患者或经历了前期住不上院,或一个家庭有多人确诊,甚至经历了家人离世,精神压力特别大。我们每天上班后,我会尽可能地去鼓励他们战胜病毒。一个大姐一周后康复出院,激动地拉着我的手感谢我,并邀请我来年到武汉吃她做的热干面。
在武汉的每一天,我都被深深地感动着。第一顿早餐,餐盒上贴着一张放心卡,详细标注着菜品制作人、配餐员、配送员的名字、体温,请我们放心使用;理发师给我们理完头发后,向我们深深地鞠躬。
在武汉,我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患者入院后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日三餐肉蛋奶样样不缺,水果免费拿。那个103岁的老人在医生们彻夜不休的12天抢救后,终于醒过来了。那个87岁的老人又可以拉起小提琴了……3月6日,武汉光谷方舱医院终于迎来了休舱仪式。我们陕西医疗队共救治患者239名,取得了患者零回头、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优异成绩。3月18日,我们撤离武汉,警车开道、志愿者们夹道欢送,居民楼上的人们挥动着国旗,大声喊着:“陕西队,谢谢你们!”车上的我哽咽了。再见,这个我曾经拼过命的地方,我一定会再来的。
王鹏:全力战疫 无愧青春 庚子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着全国大地,我和我们医院606名同事共同写下了援鄂请战书。而此时,我的内心却无比挣扎:年迈的母亲患有脑出血,才刚刚出院,正是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候啊。但是母亲说,“你去吧,此时,国家比我更需要你!”1月26日,我成为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随队友接管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这里,我们要为患者采血、吸痰、采鼻咽拭子等,同时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支气管镜检查等一些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时,病毒会从患者的气道喷涌而出,我们在只戴面屏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暴露的风险非常大,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由于我们面对的都是急危重症、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因此除了日常护理工作,我们还要为患者每两小时翻一次身,预防压疮;为呼吸困难的患者喂饭;及时更换重达100斤的氧气罐,最多时,我们组曾经一个班换过58罐。
每次上班的时候我们都是穿四层衣服,戴两个口罩、三层手套。由于前期医疗物资短缺,为了节省物资,我们经常近9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天下班后,脸上、鼻梁上和耳朵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压痕,手上也因为过敏起了皮疹,到了晚上就非常痒。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我们的身体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监护室不能使用空调,最高室温达到30摄氏度以上,工作几个小时下来,汗水湿透了我们的全身,有时候实在热得受不了,结束治疗后,只能站到冰箱旁边,或者抱个氧气筒来降温。
由于重症监护室不能留陪人,所以我还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可以毫不保留给予患者的,就是理解与关爱。我告诉患者,你们并不孤独,我们是在一起战斗。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许多武汉的病友给我发信息说,谢谢我们的援助。我想说,武汉人,莫谢,国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家,风风雨雨,我们携手走过。莫忘了,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后盾,那就是——中国!
高鹏飞:像个陀螺 转运物资
2月29日上午11时,我们安塞区雷霆应急救援大队抵达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各地捐赠来的写着“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物资随处堆放,我们来不及放置行李和休息,就迅速投入战斗,开始了繁重的物资运转任务。为了尽快满足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迫切需求,我们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3月16日,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由我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援鄂分队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面对党旗,庄严地宣读了入党誓词。3月30日,为了迎接光谷产业园区复工,我和队友们协助园区开展全面消杀工作。每桶30多斤重的消杀液,我们每个人每天要背十几次,身上闷出汗不说,还要一直闻着高浓度消毒水的刺鼻味道,忍着全身的奇痒。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为了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消杀工作一定不能留死角。”
在武汉期间,我和队友除了协助光谷方舱医院、光谷产业园区接收、发放物资,对复工企业进行排查,开展消杀工作外,还要进社区进行疫情排查。武汉的33天,我们每天忙得像陀螺,虽然疲惫,但是很充实。
参加这次志愿服务,我是瞒着家人的。父母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我不想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担忧,几次视频,我都以网络信号差为由,转换成语音聊天。
妻子在外地工作,临行前,我把10岁的儿子托付给留守的队友,没有告诉儿子我去武汉,只告诉他,要去干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出发前,我跟单位如实汇报了情况。领导很支持我,武汉期间还经常打电话、发微信询问我的工作情况,并嘱咐我保护好自己。在这特殊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才是最浓厚的温情。
在武汉,我们与当地志愿者一起并肩作战,经常能听到他们说,“工作一天,蛮辛苦的,但是一定能搞得赢”“病毒有啥可怕的,一定能搞得赢”“我家里有3个得这个病的,都出院了,蛮开心的”“我家里到目前还没有得病的,蛮开心的”。他们的乐观和坚强让我感到十分振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很快击退疫情。
吴宁:医者无畏 大爱无疆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告急,作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男护师,我在大年三十向延大附院院长发出请战的短信。2月2日,我有幸成为陕西省支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队员中的一员,正式驰援武汉。
在湖北省防控指挥部指定为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西院,我最先进入的是2楼重症医学科,承担高强度、高难度的救治工作,面对的是病情最重、随时都面临死亡威胁的患者,身处在气溶胶最密集高危的病区环境。
作为危重患者护理组组长,保证队友们的安全是我首先要考虑的,所以,我拟定了“强化ICU三部位导管感染的预防措施、人工气道管理”等工作细则,并24小时线上解决发生的问题,第一时间保障危重患者的安全。除了管理危重症患者外,我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队中的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护理讨论、死亡病例研讨等。3月26日,完成第一阶段的救治任务后,我又被医疗队点名抽调到中心ICU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二进ICU,说明大家对我重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认可和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的工作信心和战斗勇气,同时,我也成为了进ICU和重症监护室天数和累计时间最长的一位工作人员。65天的武汉大会战,是我人生最难忘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医者无畏”“大爱无疆”的内涵;为了向身边的党员看齐,我还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经过战地临时党支部的推荐和延大附院党组织的考察、审核,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到共产党员应有的表率作用。今后,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只要党的事业需要我,我一定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不负众望、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