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筑牢脱贫基石
——宜川县壶口镇扎实开展“五排查五清零”百日行动
    ●壶口镇龙塬新村村民韩森和老伴儿在村里散步
  ●桑柏村村民杨林正在清点苹果库存
    ●壶口镇领导查看酥梨生长情况
    ●冯天兴(中)高兴地讲述自家变化
    ●壶口镇党委书记杨高峰查看养羊户马军发的养殖情况
  通讯员 周腾腾 本报记者 杜方远
  4月的壶口,宛如一片花的海洋。漫山遍野的梨花、苹果花、油菜花……都在争先恐后地怒放,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前不久开展的“五排查五清零”百日行动中,壶口镇结合实际,及时制定镇级“五排查五清零”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建立健全稳定脱贫、基础设施管护、内生动力等长效机制。针对龙塬新村管道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供水、库存苹果滞销等问题,壶口镇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夯实领导责任。截至目前,排查反馈出的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聚焦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各项指标,对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短板来一次“回头望”式的总结和自我检验,显得非常必要。
  不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惠及了多少贫困户,但返贫与脱贫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变动过程。为了贯彻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宜川县一切从实际出发,扎实开展了“五排查五清零”百日行动,将脱贫政策、存在问题、长效机制、增收渠道等方面视为着力点,把基础再打牢一些,把成果再巩固一些。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这一套“组合拳”,该县脱贫攻坚战的质量必定会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迈开步子,走到群众中
  “学明,最近过得咋样?去年收入咋样?”4月8日,壶口镇党委书记杨高峰一边走进杨学明的新平房,一边和他唠着嗑。“过得很好,你们对我的帮助很大。”
  坐在宽敞的新平房里,杨学明回忆起了前些年的苦日子。杨学明家住壶口镇坪佐村,住房为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家中收入来源主要靠苹果和梨,但因自身没有技术,果园管理不到位,家庭收入低,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壶口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杨学明搬进了新平房,和县上的果树技术员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自家的4亩果园也搭建了防雹网、安装了滴灌。
  “去年收入了3万多元哩。”提起去年的收入,杨学明自豪地说道。他从以前的修剪、拉枝等果园管理全靠雇人,变成如今的果园“土专家”,不仅将自家的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承包了10亩果园,今年光化肥就投资了1.3万元,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随后,镇党委书记杨高峰、镇长穆延峰一行又前往因贷款给丈夫看病、丈夫因病去世的边缘户王栓玲,依靠“念羊经、发羊财”的养羊户马军发等农户家中,对他们的政策落实情况、发展意愿等进行详细了解排查。
  连日来,该镇按照全县“五排查五清零”工作要求,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领导以及片长、“四支队伍”深入各村召开专题会议、对标对表入户排查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全面掌握贫困群众发展意愿和短板弱项,逐项建立整改台账,详细制定巩固提升计划,精准落实政策措施。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农户327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4户,一般农户2787户,“五排查五清零”进入问题整改清零阶段。
  打好底子,装扮新家园
  “通上自来水真好,我们再也不用集雨水喝了。”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流出,冯天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冯天兴家住壶口镇龙塬新村,该村属于椿曲行政村的一个移民新村,由丁塬组和早龙组两个村民小组构成,于2017年9月份落成,共建有房屋71院,涉及农户97户290人。
  早先的丁塬组和早龙组紧靠黄河畔,是典型的黄河沿岸贫困村,种啥啥不行,养啥啥不成。广种薄收是常态,在全村人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我家原先窝在两条沟道间的土窑洞里,遇上下雨,天天胆战心惊,夜里睡觉根本不敢闭眼。”冯天兴心有余悸地回忆道。
  随着2017年沿黄公路修通,该镇积极争取项目,将两村整体移民搬迁,随后进行了污水管道铺设,电力入户,自来水入户,巷道硬化,路灯安装,村周围护岸建设和绿化,并增设了公厕、垃圾屋、垃圾仓,配置了健身器材,建设了300吨果品冷藏库和一个果品交易市场。如今的龙塬新村,小孩在广场尽情嬉戏,老人们也都出来休闲散步……处处充满着新气象。
  “村子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我们要将其打造为独具特色的龙塬旅游新村。”昔日的贫困户,如今的村干部冯天兴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自信地说道。
  不仅龙塬新村有了极大变化,该镇宽4米、长99.4公里的通村路全面通村,境内的沿黄观光公路长26公里,穿村而过5个行政村;延壶旅游公路23公里穿村而过的有4个行政村。这些交通大动脉,为壶口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全镇群众安全住房保障率达到100%;集中安全饮水26处,12个行政村群众受益,且都符合农村饮用水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全部在村农户入户电网均已经过改造升级,动力用电通达12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群众入户路及巷道均已硬化。
  找对路子,鼓足钱袋子
  “今年共库存了1万来斤果子,到现在再剩最后的300来斤,收入3万多元。”桑柏村村民杨林高兴地说道。
  杨林因患病不能从事重劳力,家庭几乎失去了全部经济来源。近几年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参加了多期电商培训,利用镇上给配备的电脑、电视、办公桌椅等设备,走上了电商发展之路,于2018年告别了贫困。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快递业务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眼看着库房里的上万斤果子,可愁坏了杨林。第一书记在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帮助他联系客商、推销果子,解决了他的销售难题。除此之外,杨林还经营着1个小卖部,村上的果库和养驴专业合作社每年也定期分红,加上每月的600元保洁员工资,日子终于不用发愁了。
  据了解,针对全镇各村冷库库存情况进行了统计,该镇对电商运营情况进行摸底,借助电商、快手、抖音、微信、联系客商等手段,积极助推果农销售,234吨库存苹果全部销售完成。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该镇因地制宜制定了“巩固提升、引进更新、长短结合、技术跟进”的立体产业发展思路,立足“短平快、长稳增”纵向产业发展模式,共发展苹果20700亩,壶口酥梨5000亩,壶口锦梨1200余亩,响富苹果100亩,大红袍花椒100亩,特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同时,加快产业后整理、供给侧改革,通过深加工壶口酥梨,推出壶口梨膏这一地方特产品牌,走出了一条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引领村民探索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