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百般红紫斗芳菲
——评马彦斌诗集《野山诗词》
  刘向斌
  安塞诗人马彦斌的《野山诗词》,已由西安出版社出版发行。拿到此书时,嗅到了令人陶醉的新油墨香气,与令人憋气的脂粉气明显不同。该书名字别致,“野山”两字,意指自己是身处山野之地的乡野村夫,蕴含着自谦、自省和自知、自信的精神。我以为,那偏僻海滩的沙子小觑不得,而荒山野外的雅士更不能小觑!细读《野山诗词》,更坚定了我的看法。
  马老师是具有坚持精神的有心人。《野山诗词》收集古体诗、词430首,是作者1974年5月初至2018年12月底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心血之作。作者每有所感,便吟咏成篇,日积月累,由是成集!这种精神令人感佩!马老师命运多舛,正如他所言:“小时多病,几次坠崖,死里逃生。17岁时险遭病魔毒手,撒手人寰。尤其是25岁时先妻病故,是我一生的悲哀。”但是,他不因境遇的变化而停笔,不因生活的磨难而消沉,而是坚持用手中的一管笔,尽情倾诉心中的喜怒哀乐。读这样的作品,既让人倍感亲切,更被作者坚持不懈、追求永恒的精神所感动。
  《野山诗词》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无论是以放歌田野的形式写四十多年来的山乡变化,还是情满山乡、悲情咏叹诗人自己的人生苦乐,作者都满含真情,表达了对爱情、亲情的珍视,对人生悲苦与幸福的咀嚼,对生活变化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深切体悟。励志笃业、笑看生活则是奋斗过后的日常,尽情抒写普通生活的方方面面,五个部分各有分工,但内容具有连贯性,使得该书结构浑然一体。
  《野山诗词》描写了近半个世纪的乡村变化,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比如《忆王孙·民愤》写大集体时代的大会战,有批评意味:“劳民会战本亏心,毁坏良田毁坏林,有怒无言泪满襟。暗呻吟,气断肝肠撅断筋。”《蝶恋花·忧民》写老百姓对“大包干”的期盼:“该动手时须动手,分田到户人人富。”《浣溪沙·山川赋》写退耕还林的好处:“昔日黄沙飞满天,如今峁洼绿波翻,秃岭沟壑换新颜。”这样的描写,记录了时代变迁,亦具有“诗史”的色彩。当然,《野山诗词》也表现了爱工作、爱生活的生命情怀,具有真挚的情感色彩。例如:《浣溪沙·心愿》中写奋斗精神:“龙马精神咱奋力,披荆斩棘带头兵,铁心农业献平生。”《浣溪沙·甘为人梯》写投身教育的决心:“立志甘当引路兵,毕生心血育精英,愿为人梯献终身。”《浣溪沙·育春苗》写培育新苗的喜悦:“打造基石须耐力,童声初识马牛羊,校园处处溢芬芳。”《卜算子·误教》写有感于误教:“如果迟教半日工,误子弟,心难受。”
  《野山诗词》具有多重视角,蕴含着作者的大情怀。从个体角度看,既描写人生的喜、怒、哀、乐、悲、苦、愁,也展示了几乎所有的人生况味;从社会层面看,既描写了大集体时代的饥饿、艰辛与慵懒、磨洋工现象,也描写了包产到户后老百姓的欣喜、快乐和积极生产;从国家层面看,既写了对过去历史的反思,也写了开放搞活的社会变迁。因此,作者不仅具有表现爱情、亲情、友情的小情怀,还有心系家乡、胸怀百姓、针砭时弊、放眼世界的大情怀。
  《野山诗词》用语质朴,乡土气息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例如:“暗呻吟,气断肝肠撅断筋。”(《忆王孙·民愤》)“实想见面空无计,打鸡出气。”(《一落索·情不退》)“自斟自饮芦河酒,默默无言。追忆当年,形影相随情意绵。”(《采桑子·追忆》)“溜土炕,咽糠渣,无忧无虑采山花。驴笼头裤毛腰带,转腿袜子上下抹。”(《鹧鸪天·忆童年》)这些诗句立足于陕北地域文化,或用陕北方言土语,或写当地出产,或引民谣俗语,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当然,在陕北,诸如马彦斌这样的文化人还有很多。他们像山野间各色各样不知名的山花一样烂漫绽放,给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增色不少。尽管没有牡丹们的大方、富丽,也没有茉莉花们的引人瞩目,却也让陕北高原的沟沟岔岔、坡坡坬坬充满生机,让陕北的文化园地又多了一片绿意。嗅一嗅吧!在那圪崂崂、山峁峁、圪梁梁、平滩滩、背崖崖、阳坡坡上,到处是香气馥郁、争奇斗艳的山花气息!那一朵朵山花,已织成了陕北高原文化的大锦绣! (作者系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