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逛会记
王秋霞
  小城逢会是农历每月逢“十”和“五”的日子,“会”就是集。在商品经济还不很发达的年代,每次逢会,四方商贾、个体农户和手工业者会很早来占摊位,带着自己的特色商品来出售。因而在逢集的日子里,市场格外繁荣,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比平时优惠。所以只要有时间,许多人都会在逢集的日子来购物访友。
  印象中,我们小城全年最热闹、场面最大的古会就是二月十五了。每到这一天,人们走出家门,添置换季的衣物和家庭用品。此时也是农事刚开始的时候,农人需要购买农用物资。二月十五的古会上,往往有临县的商家大量涌入。他们搭个大棚,在北街那边形成一溜商铺,成为许多姑娘媳妇添衣买鞋的好去处。还有许多个体小商贩,拿着自己的特色货品,大到床单被罩,小到针线顶针。周边的农民,铺开一张旧报纸,摆上菜籽、花籽,摊位不大,却也有许多买家。古会上,平时买不到的篦子、刷子、实木案板、擀杖也会在二月十五这一天让你满载而归。套圈的比比皆是,奖品五花八门;马戏团搭着大台子表演杂技魔术,音乐声震耳欲聋,主持人幽默风趣,自然吸引许多老人孩子前来围观。本地的特色小吃,荞麦饸饹、耳朵套、油坨坨、凉皮凉粉……令人垂涎欲滴。有许多人可能啥都不买,吃一碗地道的饸饹也算逛了一回古会。助兴的当然不能缺了秦腔老戏。戏台子下,大多是老头老太,头上顶个帕帕或者帽子,拿个小板凳,戏不完,人不散。
  黄陵二月十五的古会,还有一道奇特风景就是大堆大堆的神棍。说是神棍,其实就是桃木槐木削的小棍,画上彩色图案,棍子如果既直又长,自然价钱好一些,买回家放在门后,据说可以驱邪。跟古会,逛得一身汗,往往平时见不到的老朋友在古会上都会碰到,尤其是老年人。所以,跟古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会老友,拉家常。
  古会是留下来的传统,不光是县城有。二月十五一结束,三月三店头会,三月初六隆坊会,紧接着,田庄、侯庄,全县乡镇按照传统古会的日子轮个遍。摆摊子的,耍马戏的,套圈的忙着赶场子,县上剧团作为全市唯一保留下来的秦腔剧团也是马不停蹄演出。整个三月,古会的热度不减。有些“会流子”总是一场赶着一场,不是为了跟会,而是一种情结。
  如今,商品经济发达,网购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置任何东西。小城的二月十五古会,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热闹。满目望去,只有那神棍的芳华似乎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