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湾镇贾家洼花卉种植基地的工人正在喷洒农药 山地苹果成为安塞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安塞区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情景 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喜领分红 安塞区化子坪镇河西沟湖羊养殖场一角 安塞城区 本报记者 彭琛 通讯员 马志青
产业要兴旺,农民要富裕,乡村也要美丽。
近年来,安塞区大力实施“城市引领、文旅兴业,能源支撑、农畜富民”战略,以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产业结构调整+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精准打好三张“牌”,探索出一条农业快速发展、农村日益宜居、农民更加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好“特色农业牌”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初夏,万物生机勃勃。安塞区沿河湾镇贾家洼村花卉种植基地的非洲菊、玫瑰、百合等花卉竞相绽放,争奇斗艳。5月12日,在基地的一个花卉大棚里,花农汪宝正带着几名工人为延安花店的一笔大订单采摘鲜花。
“随着复工复产复市的推进,商店开业的也多了,来订花的也就多了起来。”汪宝说,“每逢节假日就到了花卉销售的旺季,一到周末,带着娃娃来观赏、采摘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安塞区沿河湾镇贾家洼村包村干部解喜飞介绍,贾家洼花卉种植基地总占地面积460亩,有日光温室89座,新型日光温室16座。一个大棚建设成本需要30万元左右,种植花卉一年收入将近20万元,一年半左右就可收回成本。主要种植品种有玫瑰、非洲菊、百合、草莓、火龙果、葡萄、香蕉、凤梨。新型温室采用全钢架结构建设,长110米、宽18米、高6米,占地3.2亩,棚内温湿度可自动调控。
而在安塞区高桥镇北宋塔村的循环农业示范园里,村民马二茹的花卉种植大棚中,百来株三角梅开得正艳。“原来种菜一年收入两三万元,现在种花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种花卉比种菜效益高。”马二茹说。
北宋塔循环农业示范园带动了周边200多户贫困群众或建立自己的产业,或入股分红,或在示范园打工,通过这些举措,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12724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15466元。
近年来,安塞区攻克越冬、花期温控、树体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积极推进“南果北移”项目实施,将热带水果和花卉引进种植,开辟了高寒地区设施农业增收新途径。
在安塞区化子坪镇河西沟村的湖羊养殖场,宽敞的圈舍里有1000多只绵羊,刚刚繁育出的小羊羔也活蹦乱跳,旁边的储草棚里,秸秆饲草堆成了小山。
“以前一直养山羊,今年区上从浙江省引进湖羊,镇上和区畜牧局给予每只羊400元的补贴,鼓励养殖湖羊。湖羊6个月就可以出栏,两年产三胎,一胎下两到三只羊羔,繁殖快,效益比养山羊好得多。”养殖场负责人苏云章说。
“养山羊每年每只最多收益300元,养湖羊后,每年每只羊的收入能达到近千元,而通过产业‘后整理’后,农民的收入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倍。”安塞区畜牧服务中心主任钟兆岚介绍说。
近年来,安塞区调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农畜富民”战略,深入推进“苹果产业抓整理、蔬菜产业抓营销、畜草产业抓规模、羊子产业调结构、有机杂粮创品牌、花卉种植促旅游”的发展思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全区发展设施蔬菜6.4万亩,其中大棚4.9万亩,弓棚1.5万亩,蔬菜产量24.7万吨,产值9.8亿元;山地苹果面积40万亩,其中挂果面积万亩,水果产量17.3万吨,产值6.9亿元,分别占农业产值比重为52%和36.6%;存栏羊子24.5万只(其中湖羊8万只)、猪5.83万头、牛驴1.9万头、家禽45万羽,建成标准化大型规模养殖场83个,保留人工种草36万亩,畜牧业产值3.2亿元。2019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3.2亿元,增长5.5%,实现一产增加值12.42亿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36元,同比增长10.4%。安塞已经成为陕北地区设施蔬菜、香菇种植、毛驴养殖、湖羊养殖第一大县区,也是特色杂粮、山地苹果、地椒羊肉的主要产区。
打好“生态牌”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走在安塞区乡村,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乡间沥青路干净整洁,一幅幅乡村美景展现在人们面前。近年来,安塞区按照“绿色进村、花带上路、园林进城”的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打好“生态底色”。
“村里的产业兴旺了、农民腰包鼓了、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的心情也变好了。”5月2日,在安塞区招安镇龙石头村广场上晒太阳的村民宋占亮说,“现在大家都自觉履行《村民卫生公约》,看着这么干净的家园,幸福感倍增。”
“厕所革命”是安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头戏。近年来,安塞区大力实施旱厕改水厕方案。在宋占亮家里,经过改建的水厕属于三格式化肥池,经过密封、厌氧、发酵,可以将粪液用于田地里。“真正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宋占亮笑着说,“原来用旱厕,一到夏天苍蝇乱飞,有时进院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儿。现在用水厕干净、卫生,我们的生活也像城里人一样啦!”宋占亮家的厕所让好多村民羡慕,村民纷纷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在安塞有3600余名村民的旱厕已改为水厕。
乡村水环境治理也是安塞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站在安塞区招安镇杏子河枣湾河道,放眼望去,只见河堤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静静流淌。谁能想到,这条河道曾经垃圾乱堆,河水浑浊,再加上枣湾村河水水质差、盐度高,长期采用地下咸水灌溉造成土地板结硬化、产能降低。河道周边的土地质量不高,群众往年种植的酸桃树效益不佳,每亩承包价只有60多元。
“我们通过对枣湾村河道和农田的治理以及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林草覆盖率,美化了环境,同时也让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安塞山水林田湖项目办公室主任赵虎说,河水变清了,土质改善了,土地开始值钱了。2018年,村上把218亩土地以每亩500元的租金流转给了陕果集团。
“陕果集团能来我们村投资,建设旅游观光采摘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土质也变好了,这些都是我们积极推行河长制的结果。”该村党支部书记、杏子河枣湾段河长高玉红说,作为河长,他定期巡河,检查排污管道,积极对接项目,对河道进行维修,遇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污水不乱排、垃圾不乱扔。
截至目前,安塞区累计清除陈年垃圾2.43万吨,清理“三堆”4.2万处,拆除河流两岸厕所2176座、畜禽圈舍616处、乱搭乱建1107处;关停洗涤和洗车场点24个,搬迁养殖场点28家,封堵直排口167个,延伸改造污水管网20.4公里,扎实开展违法乱建和违法占地专项治理行动,下硬茬整治非法开采、盗采矿产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关停取缔非法采石场点106处,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搬迁汽车修理、石油机械、废品回购等涉污企业142家,恢复治理土地1000余亩,完成造林绿化1.36万亩,种植花草6865亩,乡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
打好“文化旅游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安塞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安塞区按照“文化输出、旅游导入”和“文化养民、文化富民”的思路,围绕腰鼓、民歌、剪纸、绘画、曲艺这“五张文化名片”,建成西营“陕北信天游”演唱村、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魏塔“东方毕加索”剪纸绘画村3个文化村并正式运营,腰鼓山旅游之家、民俗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祖辈传承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变为群众致富的源泉,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是集观赏、体验、娱乐、居住、餐饮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村所在的冯家营村是全国文化扶贫、非遗文化传承、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也是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提起文化村建设为群众带来的好处,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的资深腰鼓手陈丕亮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打腰鼓没有固定时间,收入也不固定。自2018年5月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试营业以来,前来观看腰鼓表演的人络绎不绝。表演者基本上是附近的农民。公司每月给腰鼓手发工资,男的2800元,女的2300元,每场表演还另给20元的补贴,算下来每人每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呢。”目前,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固定签约“演员”,辐射带动全区贫困户参与商业演出8287人次,收入达289.53万元。
演出和排练之外,还不耽误种地干活儿和照顾家人,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流”。在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当保安的脱贫户米良成,因妻子脑梗留下后遗症,需要人照顾,所以放弃了外出打工,选择在家门口工作,实现“上班”和照顾妻子两不耽误,每月工资2000元,家里的光景越来越好。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冯家营村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激活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扶智”与“扶志”同步推进,“富口袋”和“富脑袋”同频共振。该村将“千人腰鼓”表演场地、宠物养殖场、景区停车场和8孔闲置窑洞“打包”交于黄土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用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25户贫困户每年每户可保底分红1500元。现已脱贫的冯家营村村民高万伟说:“感谢政府为我们谋了好出路,让我们农民也能变股东!”
截至2019年年底,安塞区累计接待游客32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3%和38.7%。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贫困群众660人就业,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间接带动2920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增收8200元。
展望未来,安塞区将以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突破点,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落脚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布局,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一幅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后,我们将紧扣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继续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产业后整理,进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群众收入,实现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和富裕农民的目标!”安塞区委书记任高飞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