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左)正在卖包子 “叔叔,拿5个豆腐包子、5个酸菜包子、5个地软包子。”早上8点左右,甘泉县下寺湾镇下寺湾村“王军包子”早餐店门口不少客人在排队买包子。
王军的早餐店能受到如此欢迎,也是有原因的。从决定做早餐生意起,王军每天都用新鲜的蔬菜和大肉来包包子。“用最传统的工艺和最天然的食材,才能还原包子最原始的味道,这也是我开店的宗旨。”王军说。
以前,王军在镇上销售水果、蔬菜,做些小生意。其间,他观察到附近采油厂的工作人员经常外出用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萌生了开饭馆的念头。说干就干,很快他就把饭馆开了起来,主营米饭、面条等快餐。在此期间,他留意到了对面的一家包子店。“那家店虽然顾客不少,但是卫生条件令人担忧,我看到不少顾客走到店门口又不愿意进去。”于是,王军开始考虑给自己的店里增加早餐,于是他利用空闲时间开始考察,寻找门店,统计人流量,还品尝了不下10家店的包子,并不断总结本地人喜欢的馅料和口味。
“最初调馅料时,放多少盐都掌握不好,火候不是大就是小,总是失败。”为了保持包子大小一致,口味稳定,王军专门买来一个小秤,包之前称好每个面皮和馅料的重量,不断练习包出外形更好看的包子。“练习包包子那段时间,我家人几乎天天吃包子。”王军笑着说。
2007年,王军用积攒的钱在下寺湾中学附近建起了两层共16间的平房,在一楼的两间门面房,开起新饭馆,并在早餐时段经营起了包子。
每天5点多,王军一家人就起床,买菜、洗菜、切菜、调馅料……妻子压面,王军包包子,小儿子卖包子。卖完包子还要收拾餐厅,洗刷多遍蒸笼、餐具,直到晚上11点才能休息。
刚开始,早餐生意并不是很好,王军和家人便及时改进工艺和口味。随着来吃早餐的人越来越多,店里推出了更多种类的包子和早餐产品。后来每天早上,买包子的人都排起长队,也有单位开始订员工餐,甚至有的家庭聚会时,也会订几十个包子。看着包子供不应求,王军索性专门卖起了早餐。如今,随着王军包子的名气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每天至少能卖出700多元的包子。用卖包子的钱,王军为3个儿子成了家。
为了方便远处的客人能吃上包子,上午店里忙完的时候,王军就会推上车子,走街串巷卖包子。看到参观雨岔大峡谷的游人越来越多,王军又把自家的13间房子改造成了宾馆,年收入增加了15万元……王军和家人向小康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