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
“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变化怎么办?”“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应用时机及指征是什么?”“营养支持在治疗中的标准是什么?”在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新冠肺炎指定救治医院伊卡·科特贝医院,面对当地医护人员的提问,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一一详细解答。
一切为了救人!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中国与世界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中国坚持向科学要方法、要答案,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应急科研攻关的重中之重,边救治、边总结、边改进,在50天内探索形成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专家在英文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0多篇。这些以巨大牺牲和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被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给全球抗疫带来了希望”。
经验来之不易!“父亲,永远留在了‘火神山’。”一位名叫蔡雅卿的武汉市民,将父亲的遗体整个捐献给火神山医院用于病理解剖。在她签署的同意书上写着,“这一捐赠样本的举动会为别的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可能。”她说,如果知道自己的遗体还能帮助别人,父亲生前肯定也会同意。正是一个个离开病床就捐献血浆的患者,尚未走出巨大悲痛就同意捐献遗体的病人亲属,让中国建立了全世界首个新冠肺炎病理样本库,使武汉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比例从14%提高到89%。我们及时与世界分享医疗经验和成果,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不要有更多支离破碎的家庭”,这是中国的国家道义,也是人民的人性之光。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倾力推进全球抗疫科研协作,与各国携手应对这场全球性危机。第一时间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开设向所有国家开放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组织全球不同地区专家学者召开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玻利维亚卫生部长阿尼瓦尔·克鲁斯表示,“正因为有中国的无私分享,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暴发时有了参考和对策”;马来西亚病毒学家林世杰指出,“正是由于中方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全世界的科学家才能迅速开展相关研究”;意大利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医生们表示,中国医生“从预防、诊断到救治,每一个环节的分享都非常宝贵、有效”。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如何战而胜之?要靠科学,要靠合作。1918年西班牙流感席卷全球,各国在合力抗疫中促进了现代医学发展,也深刻认识到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天花根除规划”,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各国都参与其中,最终使天花在全世界范围内根除。在世界高度互联互通的今天,我们更要“用全球化的方法抗击全球性的疫情”。正如《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言,“历史表明,真正的保护来自于可靠的科学信息共享和全球团结一致”。针对当前的全球疫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反复强调,“这是一个讲科学、求团结的时刻。”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个春天,从罗马到贝尔格莱德,从德黑兰到伊斯兰堡,从黑海之滨到非洲之角,一次次挽救生命的协同作战,一幕幕研究疫苗的联合攻关,一场场无私分享的视频会议,让国际社会看到一个唇齿相依的世界,也看到一个负责担当的中国。我们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因为我们对各国人民的困难感同身受,是因为我们坚信科技是战胜病毒最有力的武器,是因为我们深信“国际合作是全球抗疫的唯一出路”。
病毒面前,生命很脆弱;抗击疫情,人类很顽强。只有抛弃成见,消除隔阂,人间才有更多温暖和力量。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对中国专家组充满感情,“他们坚守了6周,几乎走遍了所有出现病例的城市”“他们的到来使塞尔维亚人觉得自己不再孤单”。携手协作,希望在前;脚下有光,不惧黑暗。这个光,是人类的互助之光、协作之光、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