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修志用志 服务发展
——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工作综述
  高建菊 本报记者 张吉祥
  2019年,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被评为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我省仅有4个单位被表彰通报。
  据了解,从2011年起,黄陵县志编纂办连续9年分别获得陕西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年鉴工作、读志用志工作、地情网站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在2019年7月份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黄陵县志编纂办公室作为13家典型之一作了交流发言。
  “黄陵县志办本次荣誉的获得实至名归。”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霍志宏笑着说。
  1 率先实现全国地方志规划
  黄陵县志编纂办主任刘惠民告诉记者:“2016年12月,《黄陵县志(1990-2009)》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全市首部出版的第二轮县级志书。《黄陵年鉴》自2015年起,就实现了逐年连续公开出版,目前累计编辑出版了19卷。”
  回忆起二轮志书工作的艰辛,作为全程参与者之一,黄陵县志办编辑白军榜十分感慨:“仅收集资料,全县就设立了牵头单位20余个、承编单位120余个,抽调各类人员400余名,搜集基础资料达千万字,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考证工作。”
  《黄陵县志(1990-2009)》体例为章节体,全志计30编164章581节,1500千字,全面记述了时限内县域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凸显了煤炭、果业、旅游、黄帝陵等方面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截至2018年末,《黄陵年鉴》共设部类24个,收录230多个部门、单位的年度综合资料,同时搜集整理交通、通信、物价、食宿等便民信息,每卷字数控制在60万字左右。特别是2016卷以来,增设“专题”部类,精选上年度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重大事项的专题记述,全方位客观记述重大事项的始末。
  “目前,《黄陵年鉴》已成为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案头必备工具书。”白军榜一脸自豪。
  据了解,黄陵县二轮修志工作开展期间,县内多个行业、单位纷纷开展部门志、专业志、学校志、乡镇志、村志(史)、家谱等地情类书刊的编纂出版工作。截至目前,已出版印刷《黄陵县军事志》《黄陵县人民审判志》《黄陵县社会保险志》等12部地情书刊。此外,2019年3月启动了《镇村概览》编纂工作,弥补历代县志对镇村基本情况记载的空白。
  2 旧志校注 古为今用
  来到黄陵县志编纂办,该县清《中部县志》《乡土志》校注本等各册除原本校注外,另附刻本、抄本或铅印本书影等,他们全部拥有。这是该办多年来坚持不懈,持续对旧志校注的结果。
  2007年3月,该办选择收藏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民国三十三年《黄陵县志》作为校本进行校注,2009年4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志44.4万字。
  2018年4月,为抢救性开展现存旧志的整理出版工作,黄陵县志编纂办组织开展了清康熙《中部县志》、清嘉庆《续修中部县志》及清光绪《中部县乡土志》校注出版工作。当年11月完成初稿,2019年1月通过延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评审,5月通过陕西人民出版社三稿审核,6月出版发行清《中部县志》及《乡土志》校注本,总字数约80万字。至此,黄陵县现存4部旧志全部校注出版。
  这些旧志校注本的出版,为研究黄陵县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开启了人们了解黄陵过去的窗口。
   3 读志用志 服务社会 
  修志为用。如何推进志书普及和成果转化?黄陵县志编纂办进行了积极探索。
  2013年起,该办与团县委、县教育局联合举办以“读县志,识县情,爱我黄陵——相约龙乡梦”为主题的红领巾大讲堂活动,向全县师生发出读志倡议书,并选派业务骨干深入乡镇学校宣讲县志知识。截至目前,累计向各中小学校赠阅县志1500册,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万余人次。
  2019年,该办又扎实开展“走下书架、走出书屋、走向社会”大赠阅活动。在清明公祭黄帝陵前夕,为黄陵各宾馆酒店,免费提供首轮、二轮县志600套,供来黄陵的领导、学者、各界人士及游客阅读,年均发放《黄陵年鉴》500余册,赠阅《黄陵县志》200余套。
  多年来,黄陵县志办还与县政协文史委、党史办等单位合作,深入挖掘旧志资源,搜集整理地情资料,编纂出版各类地情书刊,不断充实地情文库,为社会各界提供良好的地情咨询服务。
  “在西延高速第二通道、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等多个县域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都向项目规划部门和建设方无偿提供相关地情资料。”黄陵县志编纂办编辑姚玉红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