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古稀老人王丕辽:
自己动手干 日子不一般
本报记者 彭琛 通讯员 刘元丽 王星
    ●王丕辽(右)向帮扶干部介绍他的养鸡产业
  在志丹县有这样一位老人,虽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他挺直腰板,不等不靠,依靠双手奋力摆脱贫困。他就是吴堡便民服务中心王台村的村民王丕辽。
  今年72岁的王丕辽独自一人生活,儿子王来保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15亩耕地、5亩果园,全靠王丕辽一人打理,生活清苦。2015年,王丕辽被列入王台村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省水土保持和移民工作中心、志丹县退耕办、吴堡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联合制定了帮扶计划,不仅为王丕辽老人办理了低保和养老保险,落实了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政策,而且还送来了猪仔,给他培训了养殖和果园管理技术。看着年事已高的王丕辽,帮扶单位又将他家的5亩果园交由村集体代管,给他送来了农业生产物资,帮助老人发展产业。
  有了好政策的帮扶,王丕辽信心百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好起来。“自己动起来,好日子才能早点来。”王丕辽在果园中,锄地拔草、拉枝、修剪,只要自己能干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为了填补家用,他又主动养了一些鸡,发展起了养鸡产业。2017年,王丕辽家实现了脱贫。2019年,王丕辽的果园挂果比往年明显增多,秋季收获苹果500多公斤,地里套种的南瓜也让他多收入了2000元。
  “虽然在大家的帮扶下,我家脱了贫、摘了帽,但这只是开始,好日子还在后头,我还要攒钱为儿子娶媳妇,等着抱孙子哩。”说起给儿子娶媳妇,王丕辽满脸笑容。每到农闲时,王丕辽就到附近的陕果集团和村民的果园里打零工,赚取劳务费。2019年,王丕辽与果业大户签订了双扶双帮合同,全年劳务收入1920元。如今,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人的劲头更足了,他说:“政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不放弃我,我更应该好好努力,不给国家奔小康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