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芳 闫海生 张志玲 兰小建 王海生 “残疾人最需要什么?”这个问题100个人就可能有100个不同的答案。记者在黄陵县采访的过程中,屡次向当地的残疾人朋友提到这个问题,得到的大都是这样的答案:“最需要社会的认同。”在他们自己的眼里,残疾人不再是累赘、包袱的代名词,而是龙乡儿女中的普通一员;在他们自己的心里,“我们要对自己负责,更要为社会负责!”
社会的理解和爱护,让残疾人对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满信心。他们开始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舞台上,展示着自己最拼搏的姿态,“笑对”人生、奋力“奔跑”,为生活增添一份亮丽的光彩。如今,在黄陵,已没有人会否认,他们也是奔小康路上的一支生力军。
郑军芳: 身残志坚勤创业 养猪摘掉“贫困帽”
通讯员 朱浩龙 本报记者 常青
苦难常使弱者厌世轻生,却使强者更加清醒奋发。在黄陵县阿党镇奎张村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他叫郑军芳。现年44岁的他,看上去有些木讷,却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他的残疾虽不是天生的,但却似乎更像是一个命运魔咒,因为他的父亲也是后天残疾。2012年他被查出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双残的家庭导致家里缺乏劳动力,成为典型的因残致贫,2014年被确定为县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刚得病的时候,行动不便很难适应,觉得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平,别人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而我却无从下手,伤感又无奈。但我心里知道这一生的路还很长,我需要一个机会。”说起早些年的事情,郑军芳难掩回忆的伤感,但始终面露微笑。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村党支部根据县产业发展“八个一批”政策,决定在村贫困户中发展养殖产业,村里的贫困户对发展养殖产业犹豫不决。郑军芳和家人商量后,主动找到工作队要求发展养殖产业,工作队帮助他申请贷款3万元,在自家院内修建猪圈,购买猪崽10头。
这就是郑军芳要等的机会,自此开始了他的养猪事业。不懂技术,他虚心向别人请教,帮扶干部为他找来养猪的书籍资料,县残联的同志带他出去参观学习,郑军芳在不断尝试中积累养殖经验,加上勤劳质朴的做事风格,很快就尝到甜头。2016年,出栏生猪9头收入1.8万元左右,郑军芳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乘胜追击,继续扩大养猪规模,一次性购买2头种猪。也正是这一年,郑军芳的猪圈里生产了40多头猪崽,郑军芳脱贫了。
猪多了,饲料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郑军芳找到帮扶干部商量,经过多次沟通协商,终于从当地的粮油加工厂联系到小麦麸子,长期作为饲料供应。不仅如此,郑军芳还用自家的13亩地,种植高产玉米,也用来作为养猪饲料,以节约养猪成本,专心做大养猪产业。在养殖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要把养殖做大做强,必须走专业的科技路子。闲暇之余,他经常收看财经频道的养猪故事,学习养猪知识。
今年以来,郑军芳和商务局的帮扶干部多次协商,从外地购买了6头优良的母猪品种,计划今年养猪80头,扩大规模。“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产业,我一定要把它守好,贫困户这个‘帽子’我再也不想戴了。还是要感谢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好,感谢帮扶干部对我的各种帮助,以后我会更加努力,把产业发展壮大。”郑军芳对未来充满希望。
郑军芳常说:“自己富不是真的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由于自己是残疾人,更加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想帮助更多的人养猪发家致富。郑军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猪舍,随时欢迎别人去参观去学习,他还免费教给当地群众养殖技术,帮助群众提高幼猪成活率。
奎张村第一书记刘小民说:“见过老郑的人,都被他一直以来的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感动着。老郑踏实吃苦、身残志坚,又肯动脑子,学习农村养猪实用技术,积极投身于产业发展之中,为村里贫困户起到了脱贫致富示范的带头作用。”
闫海生: 生活不止眼前苟且 还有拼搏和希望
通讯员 朱浩龙 本报记者 常青
有人说:双脚到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抵达。黄陵县双龙镇石头坡村闫海生就是这样,以自己不屈的信念、聪慧的头脑和阳光的心态,演绎出绚烂的人生。
“感谢党和政府没有把我们残疾人丢下,谢谢你们的挂牵。其实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是记者见到闫海生的时候,他说的最动情的话语,也正是这些内心的自我激励,使他坎坷的人生路变得充满希望。
早年的闫海生精明能干,种地之余也会跑车做点小生意。1998年一场噩梦降临到这位质朴的农民身上。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坐在车里的他还来不得反应就被甩出车厢几米之外,身子重重地砸到地上,落下了终身残疾,腰椎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被医院宣布为“终身瘫痪”。昏迷中醒来的闫海生感到万分沮丧,道路格外漫长和艰难,他无数次地问过自己,未来的路要怎么走?高额的债务如何偿还?年幼的孩子怎样才能抚养成人?他痛苦又迷茫……好几次都强忍眼泪,把苦水往肚里吞。
“要感谢我的妻子、孩子,没有他们,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动力。”看着年幼的孩子,贤惠体贴的妻子,闫海生痛定思痛,决定积极地配合治疗,主动地做着康复训练。他不甘自己就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消沉,即使自己残疾了,也要勇于担起一家之主的重任。家在,人心就不散!就一定能把最艰难的日子挺过去。于是他每天过着康复训练、四处寻医的日子。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妻子的悉心照顾,凭借双拐生活逐渐能够自理,也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虽然行动不便,我不是还有一双健全的手和一个发达的大脑吗?我告诉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也能和正常人一样把生活过得滋润有色。”从闫海生坚定的眼神中,记者早已忘记了是在和一位残疾人交谈,更多的是获得,获得一种精神动力。闫海生从小家里就困难,甚至连过上普通人的日子都是一种奢侈,而这一次意外的发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摆脱贫困的枷锁,他决定开一家商店。
借力政府对残疾人的扶持政策,闫海生走上了残疾人自主创业的路,在家门口办起了小卖铺,虽说经营商店对常人来说是件易事,但对于闫海生却是布满了心酸和艰辛。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平常的事儿,闫海生做起来都要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辛劳,可他的身上始终洋溢着阳光般的气息。他从没把自己置于残疾人的范围,能自己动手做的事儿他坚持自己去完成,并把它做好!“妻子一个人操持着家务,我不想拖她的后腿,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这么多年下来不知挑战了多少极限。”闫海生看着一旁的妻子王菊梅,眼角微红。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商店一办便是十几年,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经验总结,闫海生的小卖铺经营逐渐走向正轨,与家人共同努力下,家里的穷苦的境遇渐渐得到了改善。真正的强者,是含泪奔跑的人。多舛的命运与创业的艰难留给闫海生的是无尽的精神财富,家庭的温暖、妻子的爱恋给了闫海生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他更加热爱生活,他说:“人活着不光是为了吃穿,还应有健康的心态。”
张志玲: 瞄准产业不放弃 养羊撑起一个家
通讯员 朱浩龙 本报记者 常青
晨光初升,天微微热。张志玲已经在自家院落的羊圈里忙活了好一阵儿了,喂料、倒水、消毒……娴熟的动作看不出一点异常,但行进中却显得有些艰难,不一会儿,她的额头已有汗珠渗出。张志玲是黄陵县隆坊镇花家庄圪崂寺组村民,20多年前,张志玲产后查出股骨头坏死,自此身患残疾,行动不便。那时候的张志玲家,由于是外来搬迁户,村上分的地少,家里四个孩子,每年光学费、生活费,就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几年下来,亲戚朋友的外债也欠了不少。村里人看着也替她着急,纷纷给她出主意,“四个孩子呢,留个出来在家里帮忙做农活,打个零工啥的,既能减少开支,又能给家里减轻负担,贴补家用。”张志玲却说:“以前我没上成学,成了一辈子的遗憾。现在供娃上学是我的义务和责任,再苦再累我得想办法把他们都供养成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也不能少。”
话虽如此,对于没有什么手艺而又身患残疾的张志玲来说,赚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仅凭一腔热血也仍然无法改变现状。2014年,张志玲被列为县上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扶贫政策的实施落地,村里驻队干部了解到她家里的情况,建议她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算算投入产出,张志玲心动了。养蜂、养猪、养羊村上的各种扶贫产业,张志玲试了个遍,各种脱贫致富的机会她一个也不落下。
然而,天不遂人愿,养蜂、养猪缺乏经验都失败了。说起养羊,因为以前有过养羊的教训,张志玲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以前养羊,咱不懂技术,一点小毛病往往导致损失惨重,成本也控制不好,养了那么久也没赚到钱。”说起以前,张志玲显得有点惋惜。包扶干部兰明峰了解后说:“不是养羊不挣钱,一定是方法不得当,你放心大胆地干,我给你请专家来指导。”有了包扶干部的加油鼓励,张志玲又振奋起精神,鼓足了干劲。有了技术支持,张志玲的养羊之路顺畅起来,通过两年的努力和学习,她从一个门外人变成了行家里手,收益也有了显著提升。
“还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啊,咱扶贫的干部来了以后特别热心,请来畜牧局的专家免费给羊打疫苗,为我做技术指导,现在一些小症状我们自己就能处理好,也能算半个小专家了。”张志玲眼里充满自信。
如今,张志玲的羊圈从最开始的20余只发展到现在有140余只。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态羊肉也成为很多民众的首选。来向张志玲买羊的人也多了起来,现在张志玲已经成为村上最大的养羊大户。更让张志玲自豪的,还是家里的四个孩子,老大已经毕业工作,其余三个也都考上各自心仪的大学。靠着养羊供了四个大学生,张志玲的“功绩”早已传遍十里八乡。
兰小建: 小小馒头店 “蒸”出致富路
通讯员 朱浩龙 本报记者 常青
有志气,输血才能强身;靠实干,造血才能发展。黄陵县隆坊镇回乐堡村兰小建,不等不靠,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蒸出了一笼笼雪白的馒头,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40多岁的兰小建,是回乐堡村的村支部委员又是村里的残联委员。初见兰小建,给人一种朴实干练、雷厉风行的感觉,说起致富经,兰小建打开了话匣子。
2005年的时候,兰小建的女儿查出患有腰脊柱侧弯,手术费需要十多万,为此他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并欠下不少外债。然而,祸不单行,2007年的一次意外,兰小建右眼视网膜脱落,导致右眼失明。身体和生活双重困扰,给他的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与村里的帮扶干部商量后,兰小建决定发展产业,因为多年前在食堂干过面食工作,他对做馒头情有独钟,想到周围几个村子还没有一家蒸馍店,兰小建有了主意。说干就干,他凑钱买了蒸馍机器,装修了房屋。
“帮我尝尝馒头,看看我这手艺咋样。”蒸出来的第一锅馒头,兰小建把他送给了村里的乡亲们。不仅如此,他还免费给村里一些生活困难的老人们送馒头。由于兰小建吃苦耐劳,待人热情,蒸的馒头劲道、分量又足,凭借着良好的技术和口碑,慢慢有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兰小建的馒头在附近几个村上逐渐小有名气,许多餐馆、超市都开始订购他家的馒头,兰小建的馒头生意越来越好。
“目前的话,平均每天能卖出去500多个馒头,收益还算稳定。下一步我想把馒头的种类做多一点,扩大经营,把生意做大一点。”兰小建对下一步的发展已经有了自己打算。
“或许命运有时候会不公,但只要我们时刻谨记奋斗二字,我们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改写命运。”兰小建充满希望地说,“胸怀开阔,心中有爱,坦荡面对,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王海生: 走过风雨是彩虹
通讯员 王超 本报记者 常青
1977年,他12岁,因一场车祸使他痛失左腿。那时交通不便,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他的生活几近崩溃,也让父母的双眼时常暗含泪水,看着其他同龄孩子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的他一度想过自杀。王海生都不敢想43年后,自己也是成家立业、女嫁儿婚、子孙满堂的人。
“走过风雨是彩虹。”时至今日,黄陵县阿党镇咀头村川庄组原贫困户王海生,每当聊起自己的过去依然眼眶含泪,但这句话已成了他的口头禅。娶妻生子、务果园、开商店,说时容易做时难。由于自己身体不便,自家哥哥便把塬上瓦联村的地与他换种,尽管他和妻子长年累月辛勤劳作,但女儿和两个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依然是这个特殊家庭的沉重负担,也导致了果园投资上的“营养不良”,往往一年到头的收入,也仅能维持日常家庭开销,儿女婚嫁更是得四处借债。
王海生生活艰辛,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时不时给他帮忙,精准扶贫以来,将他列为贫困户,把镇政府的门面房免租提供给他开办商店。勤劳刚强、待人热情而又诚信本分的他,很快便将商店办得有声有色,镇上的人都知道从他那买东西,质量不会差,还经常能听到他说:“没事,手头紧就先用着,改天给也行。”
随着儿女成家,10亩果园效益的日渐好转和商店收入的增加,王海生的日子逐渐亮堂了起来。他说:“失去了一条腿,但我还有坚韧的脊梁、遇难则强的心,又有政府和大家的帮助,相信自己能管好果园、经营好商店,能早日不再给政府添麻烦,还清外债,让一家人过得更好。”王海生的坚强与乐观使他走出贫困,也使他走向了自己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