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大棚产业拓宽群众致富路
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李文振
    ●杜慧刚在查看吊瓜长势
  初夏时节,沿着309国道,驱车来到宜川县英旺乡富庄村百亩大棚孵化示范基地,只见数百座钢架大棚沿着公路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成熟果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辛勤的村民们正热情地招呼着前来采摘的游客,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这瓜怎么卖?”“10元一斤。”“能便宜点不?”“要5颗以上,最低算8元一斤。”在富庄9号吊瓜大棚内,3名游客正在和棚主讨价还价,最终游客以8元一斤的价格买走了6颗吊瓜,棚主收到168元微信转账。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棚主叫杜慧刚,是英旺乡富庄村村民,种植两个50米的大棚,一棚吊瓜,一棚豆角,现在都已上市。
  “吊瓜采摘价每斤8元到10元,豆角批发价是每斤4元到5元。”杜慧刚说,“销售基本能赶上瓜菜成熟,不愁卖。”
  今年38岁的杜慧刚,已经有10余年的大棚种植经验。为了更好地保持土壤肥力,他采取“两年三茬”种植模式。“一棚一年最少收入五六万元,比过去种玉米强多了。”杜慧刚笑着说,靠大棚种植,他不仅盖起了110平方米的四间平房,也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这是‘夏黑’,刚上市3天。今年是第一茬,口味很不错,大家可以品尝一下。”在富庄后巷6号棚内,村民杜文瑞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自家葡萄的生长情况。
  2015年,杜文瑞和丈夫结束了打工生涯,返回家乡开始种植大棚。
  “刚开始种了两棚菜,效益还可以,但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杜文瑞说,“2016年,我和丈夫合计,决定先栽植一棚葡萄,选择了‘夏黑’和‘户太八号’两个品种。在三年空白期,套种了小瓜,每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
  如今,看着挂满枝头的葡萄,杜文瑞喜上眉梢。她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好,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来大棚采摘,一斤葡萄能卖到30元,现在半棚“夏黑”已经快卖完了,收入近2万元,“户太八号”也开始销售了,今年预计能收入6万元。
  “这儿的葡萄真好吃,特别甜。”游客范剑峰边品尝边称赞着。
  范剑峰告诉记者,他是特意带着父母亲从县城来到这里采摘游玩的,刚才已经买了许多豆角、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现在准备再买点西瓜、葡萄等水果,带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品尝。
  据宜川县英旺乡社保站站长、包村干部康宇介绍,该示范基地建于1999年,现有大棚108座,其中高标准棚23座,涉及群众68户242人,种植品种以蔬菜、瓜果为主,是全县百棚示范区之一。目前,该基地已形成生产规模化、培训教育规范化、销售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先后示范带动羊道、茹坪等村组发展新建大棚330座,带动群众242户8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