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夏蓓蓓
这里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青山绿水、风调雨顺;这里历经千年风华,古道悠悠、源远流长。这里是陕西富县,如今正经历着由“粗放式”生产,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水稻种植拉起了富县产业兴盛的一面大旗,这个隐于群山怀抱的小城富县,正在揭开神秘面纱,展现出独特韵味。
一亩水稻的收入是玉米的4倍
早在隋唐时期,直罗大米就因被列为贡品供皇室御膳而久负盛名,因此得名“直罗贡米”。
地处子午岭山脉腹地,洛河、葫芦河绕川而过——仰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西川(直罗镇、张家湾镇、张村驿镇)的水稻面积曾发展到万亩,村民收入稳定,安居乐业,生活相对富足。
1996年7月31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使整个西川的稻田渠坝遭到严重破坏,所有灌溉渠系被彻底冲毁,洪灾彻底改变了川道群众的命运。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一亩地最少需要劳作20天,且秧苗入田后不能离人,天旱要放水,天涝要排水,耗时耗力。加之粮食价格持续走低,村民耕作一年,一斤米只能卖到1元多,压在粮仓里的陈米一存就是几担,而重修渠系的代价更是巨大。于是,西川的水田全部改成了旱田,村民开始种植玉米,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瞬间被打破,昔日的“塞上小江南”,多数村庄都因灾致贫。
土窑洞、煤油灯,下雨泥泞、下雪封山;读书难、娶媳妇难,看病买药难……多年来,川道人苦熬着。
如何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成为摆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道难题。
2016年,县委、县政府算了一笔账:一亩玉米最高产量1300斤,纯收入700元。而一亩水稻产量1200斤,出米70%,840~850斤,按市价3.5元/斤算,纯收入2940元,一亩水稻的收入竟是玉米的4倍。
稻田恢复势在必行。
2016年稻田不足千亩,2017年增至7500亩,2018年增至9500亩,2019年增至1.25万亩,2020年增至1.5万亩,稻田面积逐年递增。
初夏的西川,水光潋滟,秧苗新绿,翻地、放水、运秧、插秧……处处呈现出一派打田插秧的热闹景象。
“我以前种了8亩玉米,一年下来也就收入7000元,吃穿都紧张。”直罗镇胡家坡村种植42亩稻田的产业大户刘保锁说:“去年,我收入了近10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脱贫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就有40户。”胡家坡村党支部书记赵玉亮说。
如今,以胡家坡为中心点,辐射直罗镇、张家湾镇、张村驿镇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全县水稻面积达1.5万亩,年产值4310万元,带动2000余户农户从解决温饱走向致富小康,“直罗贡米”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稻种植日趋成为县域川道地区的脱贫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
技术革新让生产事半功倍
在直罗镇小河子村5亩水稻试验示范基地,21个试验品种整齐排列在各自的品种牌后面。他们将在同等生长条件下历经3年选育,以培育出适合本土的水稻品种。
“今年,我们在直罗镇、张家湾镇种植S19、S32示范田600亩,和现在大面积种植的勤优1号相比,S19和S32抗倒伏能力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王育红介绍道。
王育红和他的研发团队将秧苗视如珍宝,数年如一日奔波在田间地头,被稻农们亲切地称为“庄稼人”。
“去年我家的10亩有机水稻产米7000斤,收入2.45万元。”张家湾镇川庄村贫困户张青发正在水田里补秧,“现在的人都讲究健康,有机水稻施的都是有机肥、驴粪,改善土质的同时还能提高大米品质。”
在川庄村的水田里,随处可见的夜光防虫灯、诱虫板守卫着秧苗,而稻护(鱼)、鸭(鱼)养稻的生态循环系统让鸭鱼稻共生,更为稻田增添了勃勃生机。
据悉,富县全县有机水稻面积达3000亩,产量252万斤,年产值882万元。
“现在我们用的稻种大多是稻米收割时留的,经过数代繁育,优良性有所折扣,而培育优良品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有了原种来源,年年种、年年新,年年都高产。”农艺师贾军说。
好种出好苗,而生产技术的革新则会让生产事半功倍。
每年谷雨之前,稻田里遍布托盘育秧的小拱棚,塑料薄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孕育着稻农们丰收的希望。
“时间快,育秧22—25天就可以插秧,还能机械化插秧。以前人工一天最多插秧半亩地,现在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20亩,托盘育秧比传统育秧先进多了,省时省力。”川庄村种植了4年水稻的稻农王新治深有感触。
今年,温室拱棚成为富县稻农的新宠。
在张家湾镇王家角村,高3米、面积240平方米的温室拱棚在广阔的稻田里格外显眼。
“跟小拱棚相比,温室拱棚更高、更宽敞,人在里面育秧很省力。”稻农王国财忙着把秧苗从棚里往出运。
“1个大拱棚育的秧能种植50亩,推广开以后一个村只需几个大拱棚就可以把全村的秧苗育好,方便宜管理。”农艺师成军红介绍道。
据悉,富县今年建设小拱棚395个,温室拱棚23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几天,张村驿镇广家寨村的30亩旱稻试验田格外热闹,旱稻秧苗苗齐苗全、长势喜人,出苗率95%以上。
“旱稻不需育秧,机械化操作能节省不少人力,一个人管护百亩稻田都不成问题。”农艺师赵慧琴肯定地说,“一旦试验成功,就能在川道大面积种植,助力川道群众增收致富。”
4年来,从传统育秧、小拱棚、温室拱棚到旱稻试验,每一次变革都让生产力更便捷、更高产、更优质。
再现“塞上小江南”
在延安绿谷田园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中大米加工井然有序,去杂、去石、抛光、色选、分级选、包装、入库,6种不同规格的大米以每斤8元至12元的价格上市。
“公司在延安、西安、深圳有4个实体店,‘直罗贡米’主要销往周边省市,年销量28万斤,产值226万元。”经理李小峰说,“下一步公司将销售阵地逐渐转移到微店、淘宝店、网红直播,‘线上’+‘线下’双向操作,打通销售渠道。”
“在直罗贡米的提货卡上扫描二维码之后就能在线购买,大米直接送到家,非常方便。”家住西安市未央区的席迎弟说,“来过一次富县后,全家人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这里的大米熬粥浓稠,蒸米饭香甜,口感特别好,真是好山好水好大米。”
被“直罗贡米”成功“吸粉”的不止席迎弟。近年来,直罗镇胡家坡乘着“农业+旅游”的东风打造的田园综合体,让水稻不仅能吃,还能看、能玩。
胡家坡的稻田四季不同。夏天碧水泱泱,万株新荷青翠欲滴;冬天则是一个天然的滑冰场,人们在冰面上嬉戏玩耍。
千亩稻田造就了悠然惬意的田园风光。2019年,第二届插秧节活动上,慕名而来的游客挤满了村庄,有的穿着插秧靴学习插秧,有的在水田竞技赛场上呐喊助威,插秧参赛队员们纷纷亮出看家本领,你追我赶。更让人惊喜的是,活动现场签订“直罗贡米”购销合同4190万元,村民自发开办美食、玩具等摊铺,户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2019年,胡家坡累计接待游客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0万元。
第三产业的加持,不仅让直罗贡米声名鹊起,更让西川成了名副其实的“塞上小江南”。
如今的西川正如林伯渠77年前途经富县时的题词——“清湍长流葫芦河,塞上江南风景多。愿效李冰兴水利,桑麻万顷并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