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让净水流入千家万户
——黄龙县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侧记
前石门组的打井现场
    吕官宝的老伴在淘菜
    吃上了干净的水,前石门组70多岁的吕官宝变得很开心
    村民唐玉环讲述自己用水经历
    自动上水系统设备
管振在查看前石门组新建的水池
    ●水管员周建春(右)查看村民用水情况
    ●唐玉环家院子的水窖变成“冰箱”
  通讯员 窦可军 记者 常青
  “来水了!来水了!”有人大喊,有人鼓掌,还人赶紧拿起手机拍视频,这是近日发生在黄龙县白马滩镇石门村前石门组令人激动的一幕。70多岁的村民吕官宝半天没有说话,他觉得有点像做梦,就在前几天,他还在想:“村子旱得水源断了,没有半年时间,这个问题怕是解决不了。看来只有去河里担水,或者到邻村挑水吃了。”没想到,仅仅3天,72小时,他这个想法被彻底颠覆了。
   救水如救命 奋战72小时
  今年春季以来,黄龙县有效降雨不足,气候干旱。这让靠从山上引水饮用的前石门组村民们遇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水荒”。5月3日,山泉忽然断流,一连3天都没水。群众感到猝不及防,怎么办?有人下河去担水了,可这水能洗衣服,但能安全饮用吗?邻村离得不算远,可以到邻村去打水,有车的就用水罐拉,没车的就用小桶提,正值春耕忙,可每天为家里存水却成了主业。3天过去了,水还是没有来。
  “不行给领导反映一下吧,我怕旱得不会再来水了。”吕官宝打电话向村支书吴万明求助。
  “放心吧,我马上打电话联系。”吴万明接到电话后,马上和驻村工作队干部高建峰来到现场。村里的群众都是一脸愁容,他们都说,半年内怕是没水吃了!前石门组住着14户60多口人,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村民的生活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大伙不要急,我现在就联系水务局。”吴万明来村里前联系了黄龙县水务局水利工作队队长管振,管振接到电话说:“马上出发。”
  当管振进村时,大伙还围着吴万明说着什么。“你们村的水源情况,我之前也查看过,今年太旱,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办法只有一个,打井。”管振告诉大家。
  “打井?得几个月?”吕官宝觉得不现实。
  “我现在就联系,会很快。”管振马上给延安的钻井队打去电话,要求立刻过来,能多快就多快。
  钻井队来了!3个人,3辆车,拉着许多设备。顾不上吃饭,管振马不停蹄地带着他们选址、讨论施工方案、研究操作细节,一切就绪时,天刚擦黑。
  第二天早上,隆隆的机械声响起,钻头旋转着,向着岩石下方挺进、挺进……
  人人都知道,黄龙县白马滩镇是澽水发源地。守着水源还没水吃?对于这个问题,管振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位于水源源头,所处位置较高。这些河流流向黄龙周边市县,恰恰是周边市县用水比我们充足,处在源头的白马滩镇反倒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就在前石门组村民还在困惑时,5月8日下午3点,一股泉水从岩石下喷涌而出,水花四溅,给打井工人和前来围观的群众一次永生难忘的记忆。“从喷射的压力看,这水源相当充足。”打井工人说。很快,县水务局水利工作队将水质送至省城化验完毕,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安全饮用水的标准,同时,工作队为水池安装了消毒设备。在前石门组断水72小时后,水龙头又哗哗地唱起了歌。
  “这次可以说一次性解决了这个村的用水问题,至少保证30年不断水。”管振告诉记者。
  手机真能抽水 自动上水不是梦
  界头庙镇位于山梁上,这样的旱塬,在30年前,水有多金贵,大家可以想象。神地村石家庄组在镇上条件还是比较好的,在塬下约5里路的深沟里,有一眼旺泉子,80年代初,他们就在这里修了抽水井,安装上了三联抽水泵。因为水源旺,这一口井就可以供这一条梁上四个村组近500人吃水。
  然而,问题来了,谁当水管员去沟里为大伙抽水?水管员可以收水费,但事实上,没人爱干这活,就是干了,也难以长期撑下去。一是因为抽水需要用柴油机,这种技术活不是谁都可以干;二是因为要供四个村组用水,用水量着实不小,在用水旺季,一天就得下沟里抽一次,一抽就是一整天。
  说起这个,水管员周建春深有体会。他说:“你不要看这5里路,可难走哩。路很陡峭,又是羊肠路,黄胶泥路,因为要带抽水用具,下去就要开三轮摩托车,只要下点雨雪就走不成了。夏天还好说,一个人在深沟里,守在机房一天,听着柴油机‘突突突’地响,耳朵都要震聋了。冬天呢,那可要冻死了,穿着军用大衣也不顶用。你既然当水管员,就要负责,不敢断一天水,没水了就害怕群众堵在门口。”
  也是今年5月初,管振下乡查看这个村安全饮水事宜时,给周建春说,有可能会给他们装自动上水系统。
  “啥?自动上水?在手机上安装个云平台就能控制水位,让机器自动抽水?”周建春听了很激动,“那我就可以不去沟里抽水了,真好。”
  出乎周建春意料的是,才在网上看到“自动上水”这个词,现在拿着手机就能看到村子水池的数据了。刚开始,他还时不时打开APP,自己手动设定水位。后来,当管振电话回访他时,告诉他可以设置为自动设定水位,他就更省心了,每天没事时,打开手机看一眼,水池一直保持正常水位,他就放心了。
  “再也不用受那种罪了!高科技彻底改变了我村吃水的历史,这四个村组再也不会缺水,我也彻底解放了,可以去自家果园好好干活了。”周建春对县水利工作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我们就陆续引进自动上水系统,目前,在黄龙县装了15套了,其中手机控制的四套,运行情况都很好,这个系统有两大好处,一是提高了供水保障率,二是解放了劳动力。”管振说。
  水窖变“冰箱” 小村庄有大变化
  “吕支书,你看大家都忙着春耕,可你却守在我们这,家里的地还没耕吧?你给我们装自来水,我去给你耕地。”村民老曹恳切地对界头庙镇界头庙村村支书吕玉臣说。为了给东市组安装自来水,吕玉臣已经忙了快一个星期了,老曹看在眼里,替他着急。
  “好呀!你去给支书耕地,我去帮忙撒化肥,种地……”其他村民也七嘴八舌地说。
  “不需要!水管马上就安装到位了,你们家的水龙头马上就有水了,我也该回去了。”吕玉臣说。
  当天下午,该村东市组的11户人家,屋里屋外的水龙头都哗哗地流出了水,这个村从此结束了担水吃和用水罐拉水的历史。
  说到东市组吃水的历史,村民唐玉环诉说了近30年的变迁。“2017年,县水务局为我们每家修了水窖,配了水罐,我们可以开着农用车去拉水了。在这之前,我们吃水靠的就是扁担,要到半山腰的泉子去,大约有一里多路。那时候,每天天一亮,我们就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沟担水,看谁去得早,晚了水就不多了,一路上要歇几歇才能到家,我现在看到扁担就害怕。现在可好了,自来水装到了家里,和城里人一样,我们可以安装太阳能洗澡了。东市组每家院子里的水窖现在都变成了天然‘冰箱’了,村民都用它来储存食品,安全又保鲜。”唐玉环笑着说。
  吕玉臣介绍说,2017年,县水务局调研了东市组饮水问题后,给每家每户都打了水窖,配套了水泵等设施。今年为了彻底解决农村吃水安全问题,水务局又给东市组新修了水池、水房,并安装了抽水泵,现在每家每户都吃上自来水了,这不仅解决了东市组的饮水问题,也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方式。今年,村民给庄稼打药,就是直接从自家院子里拉水,这不但比以前方便,还节省时间。尽管水源很充足,但该村还是制定了详细的节水制度和水源保护制度等。
  “哪怕工作再难,也必须解决好,这不但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我们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县水务局局长王永刚语气坚定地说。记者了解到,黄龙县饮水工程的现状是“小、散、远”,管护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县水务局主要从两方面抓起,补齐管护短板。一是制定了针对性办法,夯实管护责任。出台了《黄龙县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办法》,印发了《黄龙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方案》,明确了“三个责任”,落实了“三项制度”,修订完善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组建了抢修队伍,明确了每个供水工程的管护责任人,解决了饮水工程管护难的问题;二是落实了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资金。县财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0万元作为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资金,解决了维修养护资金短缺的困扰。
  谈起农村饮水安全,王永刚进一步说道:“今年春季,黄龙县委书记王云祥、县长李富荣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暗访,进一步夯实了农村饮水安全的‘三个责任’,确保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在此之前,县水务局根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工作要求,共派出16人分4组排查了全县所有供水工程,将所有问题建立了台账,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下一步,水务局将继续加大排查力度,及时掌握农村供水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确保我县农村供水工程能够正常运转。”
  从时常没水到随时用水,从浑浊不堪到吃上好水,越来越多的黄龙群众因用水无虞而绽放会心笑容,走上更加美好生活之路的信心也在心里愈发坚定;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民生安乐,黄龙水利人在饮水解困的路上发准力、发足力,啃最硬的骨头、迈最难的坎儿,办好农村饮水安全这项“为人民谋幸福”的头等大事,让更足量、更清澈、更安全的净水流入黄龙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