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延安精神
——写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建馆70周年之际
    1956年迁至凤凰山麓
    1973年迁至王家坪
2009年新馆落成
    ●基本陈列“延安革命史”序厅
    ●“伟大长征辉煌史诗”展厅
    ●“沁园春·雪”场景与馆藏一级文物“小炕桌”
“拔莠草”场景图
    ●基本陈列“延安革命史”展厅
    ●“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序厅
    ●“强基——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序厅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一架彩虹桥腾空架在延河上方,以此为轴线呈对称布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就坐落在延河边上。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为了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北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延安革命纪念馆于1950年7月1日正式成立。 
  岁月如歌
  早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就把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建立提上了议事日程。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政府作出决定,在延安南关修建博物馆。但因经费困难,博物馆建设未能落实。1946年4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建立陕甘宁边区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提案被通过。5月16日,由邓洁、曾三、曹力如、赵伯平、鲁直、柯仲平、江隆基7人组成的陕甘宁边区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赵伯平担任主任。筹委会随之开始了具体的筹备工作。但是,由于全面内战的爆发,这一工作遂告停顿。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致延安人民的复电中发出号召:“迅速恢复战争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他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950年4月,西北军政委员会作出决定,建立延安革命纪念馆。同年7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建馆至今,馆址历经了三次变迁,从最早的南关交际处到凤凰山麓再到现在的王家坪,每一次变迁都是一次升级,都见证着一个时代的缩影。现在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一座融收藏、研究、宣传于一体的革命纪念馆,年均观众接待量达350万人次以上。
  辉煌成就
  七十年风雨历程,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承担着宣传党的光辉历史、进行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任,为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促进红色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7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民政部、人事部和文化部列入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2005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韶山、井冈山和延安);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原主体建筑被拆除重建,并对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陈列体系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和修改;2008年3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10月29日,新馆主体建筑荣获“新中国成立60年全国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2010年5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纪委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2020年1月7日,延安革命纪念馆被文旅部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一个个时间节点,记录下延安革命纪念馆七十年变革中的辉煌成就,凝聚着一代代纪念馆人的心血和智慧,呈现出该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奋斗足迹。
   (一)注重征藏文物、“活化”馆藏资源
  延安革命纪念馆注重文物的征集、保护与利用。该馆现有馆藏藏品7.8万件(套),馆藏文物3.6万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82件(套),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这些革命文物和实物,集中反映了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十三年光辉的革命实践活动。
  为“活化”利用馆藏资源,该馆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对馆藏文物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一是注重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从2001年起,延安革命纪念馆共完成1.6万余件纸质文物的修复保护工作,2019年圆满完成馆藏一级文物“毛泽东骑过的马”(小青马标本)抢救修复保护及验收工作;二是发挥馆藏文物的史料价值,多年来为画册、书籍和陈列布展提供照片、资料千余件,接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凤凰卫视、人民大学、国家气象局等来访查阅资料千余次;三是创新文物组合形式,赋予静态文物以动态生命,凸现文物精神内涵。如,将毛泽东用过的小炕桌置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陕北高原场景中。
   (二)依托藏品优势、提升陈展水平
  延安革命纪念馆依托丰富的馆藏优势,不断完善展览内容、创办专题展览,全面提升了陈展水平。该馆现开放有“延安革命史”“铸魂——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伟大长征辉煌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强基——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四个固定展览。其中,三个展览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展览奖项。
  1.基本陈列:“延安革命史”基本陈列于2009年8月28日正式对外展出。它通过2245件文物(首次展出文物达220件)、1063张照片、11处场景,全面系统展示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历史。其布展面积10677平方米,展线1600多米。2011年荣获第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2019年在全国博物馆陈列艺术成果交流展中,荣获“博苑掇英”奖。
  2.辅助专题陈列:“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大型专题展于2017年6月30日正式对外展出。它通过500余张照片、图表,340余件文物,10多处场景,生动再现了延安时期从严治党的光辉实践。其布展面积2000平方米,展线长500多米。2018年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3.辅助专题陈列:“伟大长征辉煌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览”于2016年10月18日正式对外展出。它通过350张照片、250件文物,真实反映了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将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最终三军胜利会师于陕甘根据地这段辉煌历史。其布展面积1200平方米,展线长275米。2020年荣获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4.辅助专题陈列:“强基——延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专题展览于2019年8月在该馆东展厅开展。通过257张照片、57件文物,全面展示了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延安时期党的组织情况。其布展面积约800平方米,展线长180米。
  在取得诸多奖项的同时,该馆依旧坚持精益求精的陈展态度。根据中办发关于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每十年进行一次全面改陈布展的规定,该馆于2018年启动了对基本陈列“延安革命史”的陈改工作。目前,陈改文字方案基本定稿(第五稿),概念设计也基本完成,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该馆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精神”巡回展每年赴全国各地进行展出,为弘扬延安精神、树立新时代的延安形象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2019年在该馆的指导和全力支持下,“延安精神新疆教育基地”在乌鲁木齐开馆,进一步扩大了延安精神教育的覆盖面。除此之外,该馆每年都会推出原创或引进专题性临时展览10余个,以此丰富展览内容。
  (三)创新宣讲方式、扩大社教影响
  为了做好宣教工作,纪念馆从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宣教队伍抓起,大胆创新宣讲形式,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覆盖面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力。
  一是提升业务素质。坚持在讲解员中开展“双达标、双过关”活动,即要求普通话达标、形体训练达标,过职业道德关、过党史知识关;不断改进考核办法,每年对讲解员进行等级评定。同时,该馆注重交流学习,每年派讲解员外出学习培训,积极组织讲解员参加讲解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二是创新宣讲方式。该馆独创的“讲、唱、跳”相结合的讲解形式,被兄弟馆借鉴、采用。在不断优化、创新宣讲方式的基础上,该馆着力打造一支“形象好、气质佳、业务精、干劲足”的优秀讲解团队,将一批专业能力强、表演能力强的讲解员召集起来,先后组成“延安精神宣讲团”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女子民兵连”,被广大群众和官兵誉为“延安精神的新传人”“宣传战线上的轻骑兵”,成为全国博物馆中享有盛誉的品牌团队。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
  根据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要求,为加强对延安时期红色文化、延安十三年史及纪念馆建设的研究工作。从2011年起,该馆坚持“逢进必考、择优选取”原则,通过公开考试、延安市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考试、公开遴选考试等方式,招录工作人员1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1名(后取或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生11名,充实壮大了该馆的专业学术团队,有力地提高了该馆的科研水平。
  近年来,该馆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2年,该馆季刊杂志《圣地》全面改版,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该馆还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专业著作,如《延安时期人物注释》《延安革命纪念馆故事》《延安博苑》《延安:红星照耀》《延安革命纪念馆60年纪事》《烽火韶光》《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政权史话》《群星闪耀延河边——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者》《刘少奇与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集萃》《延安革命纪念馆木刻版画》《长征:从瑞金·延安走向胜利》《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延安时期周恩来》画册、《人民的胜利》大型历史图典等书籍。2019年,该馆与延安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完成国家重大课题。
   (五)搭建合作平台、传承红色基因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是文博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延安革命纪念馆致力于搭建合作平台,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一是搭建全国长征时期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业务学术交流平台。由陕西省文物局、延安市人民政府倡议,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具体指导,延安革命纪念馆与遵义会议纪念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联合发起,积极承办的“全国长征纪念馆联盟成立大会暨交流座谈会”于2018年10月24日在延安召开。联盟的成立,聚合了长征沿线纪念馆和文博单位的资源力量,实现了文物资源共享,对进一步扩展红色革命教育平台、挖掘和传承长征精神、深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搭建省内纪念馆合作交流平台。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和主任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会员单位围绕相关主题举办一次年会,进行业务工作研讨,增进馆际间的交流合作。
  三是搭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延安革命纪念馆积极承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和交流座谈会,于2018年举办全国主要红色革命纪念馆学习宣传纪实文学《梁家河》座谈会;于2019年举办革命圣地及重要旧址全国合作联盟年会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总结交流座谈会。这些交流共鉴平台,互通有无、传经送宝,促使各单位把每项工作做得更好。
  初心使命
  七十年风雨历程,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长期的努力,在各项工作上已取得显著成绩,逐渐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积极力量,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未来的征程中,该馆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继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不断拓展宣传渠道,生动活泼地讲好革命故事。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革命纪念设施,力争把延安革命纪念馆建设成为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生动课堂,谱写纪念馆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