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早晨,空气清新宜人。一大早,安塞区砖窑湾镇金盆湾村曹砭组的王整军像往常一样,端着饲料走到牛棚,看着这些牛,王整军的嘴角露出了微笑。
别看王整军现在乐呵呵的,以前可是过着苦日子呢。
“那段日子可真是苦啊!”提起那段困苦的往事,63岁的王整军神情黯然,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几年前,他的妻子患有重病,为给妻子看病,买药、动手术,加上各种日常花销,家里债台高筑,可最终妻子还是因病离开了人世,留给他一身债务和一个30多岁还没有成家的儿子。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操办完妻子的丧事,面对一屁股债务,王整军陷入了沉思:自己年岁已大,好多工地都拒绝收他打工,儿子年龄也大了,因为家穷还没娶到媳妇,这一家的日子可怎么过?
正当王整军一筹莫展之际,精准扶贫的曙光照亮了他家脱贫致富前进的方向,也让王整军重新拾回了生活的信心。2015年,王整军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帮扶对象。为让王整军早日实现脱贫,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经常去他家中,为他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了解他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树立信心。
医疗政策、危房改造、产业扶贫、技术扶贫……一系列帮扶政策让他家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扶贫干部通过实地了解并与王整军多次交心谈心,2017年,帮扶干部依托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和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为王整军新建了一座蔬菜大棚,制定了发展蔬菜大棚为主的脱贫计划。
“我一定要好好发展产业,不能辜负了政府和帮扶干部对我的期望,相信以后的日子会变好的。”从此,王整军和儿子每天起早贪黑,给蔬菜施肥、除草,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它们有什么闪失。
“种了3年黄瓜了,总结了一些种黄瓜的经验,现在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现在还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收入5万多元了。”王整军说,“去年隔壁村里的养牛大户要雇一个喂牛的工人,一个月工资2000元,我想咱就是放牛娃出身,这工资也不错,我就把大棚交给儿子打理,我负责放牛,一家两份收入也不错。”
天道酬勤,近3年来,王整军家平均每年纯收入稳定在6万多元,家里的债务快要还清了,去年儿子也娶到了媳妇。
“现在好日子可真是甜。”王整军感慨道,“这日子放在以前可不敢想啊!”生活有了新变化,王整军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精气神也越来越好。他逢人就说:“镇、村‘两委’对我那真是好,经常过来走动,我们也不能辜负政府的帮扶,现在也脱贫了,我们心里充满了感激。”
今年,镇政府又准备在村里新建大棚,王整军和儿子早早报了名,他说,再发展一个蔬菜大棚,那往后的好日子更有盼头了。
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家庭纯收入从负债累累到6万余元,王整军依靠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片新天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他们一家正大步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