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社科联副主席民进延安市委主委延安大学图书馆馆长 徐长玉 延安大学原校长 申沛昌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 赵耀宏 延安大学副校长 杨伟宏 延安市社科联党组书记 马彦平 延安大学历史系讲师 梁曼容 延安市社科联副主席延安市金融办主任 杨剑君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延安分校校长 胡延文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 薛琳 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 刘妮 延安市委党校一级调研员 刘卫平 南泥湾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折克银 延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 刘晓虎 7月6日,延安市社科联举办了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十年来,市社科联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社科工作者,着力打造规划项目平台、专家智库平台、成果资料库平台、网站信息发布平台和社科科普基地,推动社科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社科交流平台不断拓展,社科研究能力显著增强,社科普及效果日益凸显,在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座谈会专家学者发言摘录如下:
能在延安这块神奇土地上,从事人文社科工作的学习、宣传、研究和传承,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里具有全国和全球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机会,有志从事这项事业的同事和朋友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锲而不舍地奋斗,大展宏图、大有可为。
针对延安的社科工作,我建议,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划,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延安社科工作的特色就是延安的符号、延安的基因。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高举延安的旗帜,打响延安的牌子,展示延安的特色。要建设一支好队伍,让延安有一支庞大而充满战斗力和创新精神的社科队伍。社科联应当把重点放在关心、支持、营造并提供一个宽松开明的学术氛围和工作环境上,制定必要的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一个课题和项目申报落实的好制度,延安还有很多事情,值得大做文章,不仅需要补短板,而且还要填空白。要办一个好会刊,群团机构,要对外联系,沟通交流,为大家发表论文,提供一个渠道、平台和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唱响主旋律,奉献新时代,提升研究能力,多出成果,出精品,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延安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富矿,是我们开展社会科学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要以特色来推动延安社会科学工作的不断深化。要把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生动实践,发挥延安在学习新思想、传播正能量中的独特作用。要重视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骨干,力争出名家、出大家。要加强对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统筹、策划和设计,通过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体推进,以促进延安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延安市社科联作为延安市委、市政府联系全市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应用对策研究,为包括延安大学学者在内的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工作贡献了重要力量,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是延安大学完成追赶超越“三步走”战略“打基础”阶段目标任务,进而踏上“强特色”“上水平”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对我校建校80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科研工作将深刻理解把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坚持以人为本,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哲学家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注重人才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团队贡献等新变化,在强化服务、制度保障、凝练团队、打造平台、项目引领、加强合作等六个方面做好科研服务工作,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衔接融合,推动延安大学科学研究工作的有特色、上水平。
市社科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智库建设开始向市外拓展,社科普及力争全覆盖。
得到两次肯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延安退耕还林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的《社科要情》上批示:市政府党组认真吸纳研讨会成果,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一次退耕还林工作;省社科联向省委报告了延安市社科联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社科研究和社科宣传工作情况,受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牛一兵的充分肯定。
受到两次表彰。2019年9月初,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办的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30次工作会议上,市社科联、延安大学社科联被表彰为“2019年度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原市委理论讲师团副团长李延锋、原黄陵县文联主席刘勇、杨家岭的早晨公众号总编郭妍被表彰为“2019年度全国社科工作先进个人”;12月底,市社科联被省社科联考核为“优秀社科联”。
介绍两次经验。2019年8月31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办的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30次工作会议上,市社科联在会上作了题为《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不断开创社科工作新局面》的经验介绍;12月5日,在陕西省社科界第十三届(2019)学术年会主场活动上,市社科联就“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延安退耕还林20周年学术研讨会”作了经验介绍。
延安市社科联成立十年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人文社科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可圈可点、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促进我市人文社科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也使我市广大人文社科学者普遍受益。作为我市人文社科学者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有幸见证了延安市社科联从诞生到发展的十年光辉历程。值此之际,我谨代表我市人文社科学者对延安市社科联表示热烈祝贺和由衷感谢。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衷心希望延安市社科联在中共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尽快制定出台《延安市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为广大人文社科学者提供行动指南;进一步加大社科规划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设立延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励基金,为广大学者从事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和动力支持;公开创办一本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杂志,为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做好“联”字文章,充分发挥我市各类人文社科学术团体在繁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自然科学,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地方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是地方整体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凝聚、引领延安哲学社会科学界工作者开展社科研究的互动平台,市社科联成立十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我作为一名工作者,有幸参与其中、融入其中,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也有了全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目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之下,在延安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地方开展全方位的社科研究更显迫切。哲学是智慧之学,社科联系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金融学,也需要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建议加大对延安时期红色金融斗争史的挖掘与研究,用我党在艰苦年代,烽火岁月中的成功经验昭示今人,帮助我们释疑解惑,回答或部分回答我们国家、社会当下遇到的经济金融问题,让我们客观冷静地对待这些困难和问题,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人生和研究的前进方向,“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作为延安的理论工作者,时代赋予了我们伟大使命,讲好延安故事。这个故事是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是伟大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延安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幸福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奋斗记忆,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延安大地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绩。
讲好延安故事,首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其次,植根黄土地,学习人民群众的“大学问”,厚植群众情感。最后,弘扬优良学风,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精神,挖掘延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赤子之心,讲好新时代延安人民的幸福故事。
近年来,市委党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任务,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以研究弘扬传播延安精神为己任,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贯穿教学科研始终。发挥“大熔炉”“思想库”优势,提升思想智库引领。完善教学课程体系,积极引导主体班学员参与决策咨询,筛选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以《送阅件》形式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打造一支“三个忠于”的教师队伍,用学术讲政治,切实用学术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有力传播者。
建议社科工作:一是提高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方向,超前谋划社科项目。二是明确主题,把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三是优化平台布局,创新机制,切实释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文化旅游工作的干部,有一些实践当中积累的经验。参加到延安市社科联特聘专家库一年以来,我围绕延安文化旅游发展,经常到一线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切实为延安的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和文旅企业的做大做强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对指导工作方法、找准成功路径十分重要。未来世界经济的革命是思维革命,就是“思路决定出路”。现在我们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是思维方式的差距,所以围绕如何解放思想,就是运用逆向思维来破解延安在发展当中的问题,就是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积极践行“非禁即行”思想理念,才能够利用延安的品牌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缩小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才能够在疫情防控新常态的环境下,实现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近三年,延安引进了大批博士和高层次人才。对于青年学者,尤其是从外地来到延安的青年学者,如何更好地为社科工作发挥自身作用,我总结了四点用以自我勉励和自我鞭策——全面了解延安,深度融入延安,充分弘扬延安,奋力建设延安。
只有全面了解延安,才能深度融入延安,扎根红色圣地,扎根革命老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青年学者,要充分继承延安精神,充分传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作为我们的精神指引,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青年学者分别从事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结合延安、陕北的区域特点和精神特质,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开拓创新地奋力建设延安,振兴革命老区。立足延安这一方土地,以小见大,努力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从学术和实践中真正做到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社科联能继续给予我们青年人精准地引导和大力扶持,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延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几年,社科联广泛团结社科工作者,形成全市“智库”,社科普及方面成效显著。作为社科联的普及中心,延安电大在社科联指导下,结合电大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了社科普及中心作用。
一是打造了一支基于互联网思维,讲政治、重落实、奉献有为的社科普及队伍。二是创新社科普及平台,积极开展“远程云课堂”普及活动,总行为次数57.6万次,发帖交流7.2万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社科普及工作体系。三是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延安市远程教育资源中心,目前,5分钟课堂3万余门,学历教育课程2万余门,非学历教育课程1.8万门,为社科普及中心提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四是通过学分银行,为各类普及培训活动实行学分互认与转换提供基础,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五是借助延安电大社区教育的四级教学体系:市(社区大学)—县(社区学院)—乡镇(社区学习中心)—村(社区学校),将社会科学工作与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相结合,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向下延伸,覆盖全市,惠及全民。
近年来,鲁艺文化园区在中省市各级的重视下,在科学规划、项目建设、文物保护、文物资料征集、展示提升、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讲好鲁艺故事,弘扬鲁艺精神,传承好革命文化,为新时代助力。首先保护好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文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住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实现“一个活的当代中国文学艺术和革命文艺史的课堂,一个集中国革命艺术家和共和国文学艺术领军人物之大全的博物院,全国唯一的革命艺术家博物院”的定位目标,发挥好社科基地的功能作用。
在历经五年多的建设基础上,将全面启动重大社科题目的研究,破解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需求。我们将联合延安大学、延安干部学院和国内其他相关学者、专家,利用鲁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馆藏资源,申请设立“鲁艺学”这门社会学科,开展独具特色的鲁艺课题的研究,以科研成果支撑和带动博物馆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这里书写了大生产运动的丰功伟绩,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开发建设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力度,创建了延安第二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硬实力和文化精神软实力,奋力谱写南泥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为我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之一,开发区依托大生产展览馆、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址、桃宝峪旧址、中央垦区政府旧址等红色历史遗迹,建成南泥湾教育基地南北校区和金盆湾青少年研学基地,成立南泥湾红色文化培训公司,与延安干部学院南泥湾分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事业,国内数万人次前来接受党性教育和社科知识普及,南泥湾已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寻找初心、践行使命的新高地。
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挖南泥湾历史、讲好南泥湾故事、建好南泥湾基地,高举新时代359旅红色旗帜,争做社科普及推广者和社科实践奋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