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背影虽远去 风范永长存
——追记革命文艺家、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与延安的故事
    ●于蓝(中)在电影《革命家庭》中饰演周莲
    ●于蓝(右)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饰演江姐
    ●于蓝(左)与茆梅芳交谈(资料照片)
    ●1945年8月,于蓝、田方离开延安前在鲁艺东山留影纪念
雷明娟在“田方 于蓝”馆讲解于蓝的故事
  文/雷荣 孙文珍
  ●1938年,还是学生的于蓝怀着寻找革命的美好理想,几经周折来到了延安。
  ●“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回想起延安鲁艺的那段时光,于蓝认为自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演员,“这是我真正的文艺思想的启蒙。”
  ●在于蓝的心里,延安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在这里走上了表演艺术之路,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延安是她一辈子魂牵梦萦的地方。
  ●对鲁艺的深情,印刻在了于蓝的骨子里、渗进了她的血液里…… 
  
  2020年6月27日晚,北京。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溘然长逝,她的华彩人生定格在99岁。
  于蓝之子、导演田壮壮在朋友圈写道:“妈妈走了……”引得无数影迷们唏嘘一片。
  “作为演员,亿万观众热爱她;作为事业家,亿万孩子受益于她。”“革命母亲光辉千古,永生江姐精彩万年!”送别现场,于蓝的生前好友依依不舍,深切怀念着这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
  于蓝,原名于佩文,出生于1921年6月3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人,著名演员、表演艺术家、电影事业家。曾因在电影《烈火中永生》扮演“江姐”,而深受亿万观众的喜爱;因在电影《革命家庭》里扮演母亲“周莲”,而受到周总理的当面点赞:“你演了个好妈妈!”
  从影80余年,于蓝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杰出贡献奖、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最美奋斗者”等诸多荣誉。
  追思这样一位成就卓越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要从延安说起——
  1“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也是最快乐的地方”
  有人说,如果不来延安,或许中国电影界就不会有后来的于蓝。
  1938年,还是学生的于蓝怀着寻找革命的美好理想,几经周折来到了延安。
  初到延安,于蓝住过清凉山的旧庙、漏风的破鼓楼,打地铺、睡冷炕、喝小米粥,在艰苦的环境下,她与革命同志一起工作,同吃同住同劳动,始终表现出革命的乐观主义。在给哥哥的信中,她这样写道:“延安是世界上最艰苦的地方,但延安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受妹妹的影响,不久她的哥哥于亚伦也投奔革命,阔别已久的兄妹在延安团聚。
  “日子很苦,但我们的精神是快乐的。除了学习,我们有很多业余生活,打球、滑冰、骑自行车。”于蓝曾经回忆说,延安火热的革命生活、同志们乐观向上的精神、相互之间的关怀关爱深深地感染着她。
  1940年,出于对舞台的热爱,于蓝成为鲁艺实验剧团的一名演员。老师熊塞声却告诉她,只是喜欢表演还不够。“这是神圣的事业,我们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舞台,要有死在舞台上的决心。”
  当时的于蓝还不懂这句话的含义,但是她记在了心里。此后,于蓝努力锻炼、刻苦学习,经常深入群众中间,创作老百姓听得懂、喜欢看的文艺作品,多次下农村、到边区、去部队,慰问演出、鼓舞士气。她参演了话剧《佃户》、独幕剧《求婚》,赴绥德,米脂一带劳军演出歌剧《惯匪周子山》,在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慰问表演秧歌舞《挑花篮》,在枣园为毛主席表演了《兄妹开荒》,一大批作品深受边区群众和官兵的喜爱。
  “要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生活就是创作的源泉。”回想起延安鲁艺的那段时光,于蓝认为自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演员,“这是我真正的文艺思想的启蒙。”
  到鲁艺不久,于蓝认识了实验剧团艺术指导科科长田方。在相互交往中,两颗淳朴、真诚、善良的心互相吸引,共同的理想、追求和爱好,让两人越走越近、越走越亲。1940年11月7日,于蓝和田方特别选择苏联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的这一天,在延河边的窑洞里,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婚礼。从此,创造了“影坛双星”“红色伉俪”的一段佳话。
  1945年,于蓝离开了延安,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新中国成立后,于蓝饰演了多个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角色,逐渐成为一名家喻户晓、德高望重的表演艺术家。
  多年之后,花甲之年的于蓝又受命组建儿童电影制片厂并担任首任厂长。她克服重重困难,拍摄了《红象》《少年彭德怀》《哦,香雪》《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等儿童影片,屡获国内国际大奖。20年间,她创立了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创设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为儿童电影的研究和国际交流铺平了道路。 
   2“这让我想起了家的味道和妈妈的味道”
  在于蓝的心里,延安可以说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在这里走上了心爱的表演舞台,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延安是她一辈子魂牵梦萦的地方。
  2014年的一天,在北京,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茆梅芳怀着忐忑的心情叩响了于蓝的家门。听说“家乡”的人来了,90多岁的老人特别热情,她高兴地拉着茆梅芳的手询问延安的发展,关心鲁艺的变化,脸上挂着开心的微笑。“我真的没有想到她是这么和蔼可亲的老人,她一点儿也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看见我们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回家一样,嘘寒问暖、特别热情。”茆梅芳回忆说。
  从这一年开始,茆梅芳和鲁艺的工作人员每年都去看望于蓝老人,顺便给老人带点延安的小米和红枣,这更加让老人触景生情。“于老说,小米和红枣让她想起了家的味道,想起了妈妈的味道。”茆梅芳回忆见面的情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每次离别,于老总是坐着轮椅,颤颤巍巍地把我们送到电梯口,一直看着电梯门关上。”茆梅芳说,“于老腿脚不好,但她坚持让保姆扶着,直至目送我们离开,特别让我们感动。”
  对鲁艺的深情,印刻在了于蓝的骨子里、渗进了她的血液里。2005年,80多岁的于蓝不顾身体劳累,又一次回到延安,重温当年在鲁艺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并为延安师范附小的学生们深情讲述当年的革命故事,这些故事感染着每一位小学生。
  在延安鲁艺修建革命文艺家博物馆群时,于蓝悉心指导,多次提供宝贵建议,并把她自己精心写作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以及120余张宝贵的照片捐赠给了鲁艺。她说,只有鲁艺,我才给。在她赠予的作品中,“鲁艺生活永远难忘”的题词,凝结着老人对延安、对鲁艺的深情。
  因为新冠疫情,茆梅芳今年看望于蓝的计划没有成行,却不想等来了老人离世的消息。茆梅芳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真正听到于老去世的消息,还是特别难过,无法接受。“保姆推着她从巷口过来,远远地向我们招手、慈祥地对我们微笑着。”茆梅芳说,这是她和于老最后见面的情景,这幅画面永远定格在了她的脑海中。
  3“她是永远的丰碑”
  于蓝曾经说过,“你们也别叫我艺术家,更不要叫我大明星。我就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干了一辈子的文艺工作。”
  1961年,于蓝读到小说《红岩》,决心要把这些革命者的故事搬上银幕,并开始了数年的走访、改编工作,留下了30万字的采访笔记。“在我自己的表演生涯中,每个角色诞生的过程,都给我带来了许多难忘而幸福的经历。”为了演好演活角色,于蓝很感激自己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民群众,“他们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老师,给了我创造的依据和创造的活力。”
  “滴水成冰的严寒,简陋艰苦的工棚办公室,大难不死的病残之身……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挺不住的时候,我想着党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于蓝顶着超出想象的困难,坚守至八十高龄,拍摄出了一个个经典作品,呵护着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中国电影赢得国际尊重。
  在延安鲁艺文化园区的东山上,建立了20余位延安时期著名革命文艺家的个人馆。每个馆都是在灿若星河的文艺家中,经过对专家、群众、艺术界的多方意见征求后确定的,而田方和于蓝馆排在首位。当园区的同志把征求意见的结果告诉于蓝时,老人谦虚地说,延安是个神圣的地方,鲁艺的地位非同一般,更应该给当年的老师们建馆,自己永远是鲁艺的学生。
  “于蓝老师不仅谦虚,更有着开阔的心胸和博大的胸怀,她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佩。”茆梅芳说,我们给文艺家们建馆,就是要让文艺家们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精神得以传承。
  “于老住着老旧的筒子楼,房子特别狭小,家居陈旧,衣着简朴,袖子洗得发白,跟普通社区的老大妈一样。虽然患了几十年的癌症,但是老人的精神很好,每天坚持练画画、写书法。”茆梅芳回忆说。晚年的于蓝深居简出、生活简朴,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对生命的尊重,她高尚的艺术情操、优秀的道德品质感染着每一个人、影响着每一个人。
  于蓝走了,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际,永远的“江姐”从此成为中国万千影迷心中的梦,但她的经典形象、她的精神,依旧会被人铭记、被人追忆。
  曾经的老鲁艺人慢慢老去,年轻的鲁艺人渐渐成长,于蓝这一代老艺术家代表的“鲁艺精神”已经成为一座丰碑,“鲁艺精神”在年轻一代的鲁艺人心中继续传承、发扬。
  雷明娟是“田方于蓝”馆的讲解员,每当给游客讲解于蓝的故事时,她的内心便充满了敬意。“每次读于蓝老师的《苦乐无边读人生》,都能感受到她走过的不凡人生道路,高尚的精神品质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今后,我会努力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传递延安声音。”
  “为什么别人饰演的角色没有于蓝老师的那么让人心灵震撼?”延安大学鲁艺学院学生吴彩霞说,“这或许就是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的差别吧。”
  延安大学鲁艺学院学生贾钰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以于蓝为榜样,立足实际、扎根时代,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于蓝等老一辈革命文艺家代表着民族记忆,她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艺作品,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茆梅芳说。
  正像茆梅芳说的那样,老一辈革命文艺家的精神会穿越时空,历久弥坚,激励新时代的延安人、鲁艺人,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肩负文化担当、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守护好民族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