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东
南泥湾,一个响亮的名字,一方红色的热土。这里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开发建设南泥湾是本届市委、市政府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作出的战略决策,通过3年的开发建设,“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美好蓝图初步绘就。今年以来,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下,开发区按照“红色基因铸魂、科技创新引领、招商引资带动、绿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迎难而上、逆势而为,跑出了建设加速度,各项经济指标逆势增长,走在全市前列。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走进南泥湾,一片碧绿映入眼帘,远山郁郁葱葱,脚下禾苗青青,花海飘香,鸟语花香,一派清新宜人的景象。
“开发建设之初我们就从长远发展着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总体定位,坚持规划引领,构建起‘一心三镇两带五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发展规划部副部长吴雄对记者说,南泥湾开发区在绘制发展蓝图时,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提升,在总体规划纲要中增编了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大力实施汾川河流域河道治理、湿地修复等系统工程,累计恢复稻田1500亩、植被509亩、修复湿地330亩、建设荷塘125亩,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陕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开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促投资、稳增长、强后劲的第一抓手,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政策机遇,围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谋划储备“十四五”重点项目101个,总投资761.02亿元。2020年度列入市级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10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5亿元。
管委会项目管理部部长刘岗说:“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项目前期土地、规划、立项、环评等手续办理,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开复工。截至6月底,开复工项目23个,开复工率85.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占年度任务62.79%;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33亿元,占年度任务61.2%,圆满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现在的南泥湾,到处都是大干快上的建设场面。农垦教育基地、大生产广场、综合服务中心、高坊乡村振兴示范点等15个项目建成投用,大生产纪念馆、大生产情景风貌街区、过境路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农贸市场、保障性住房、能源站等项目开工建设,核心区框架基本成型,区域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开发区将2020年确立为招商引资年,确定100户企业注册落地、签订合同额100亿的“双百”年度目标,成立招商专班,出台“黄金七条”优惠政策,紧盯京津冀、粤港澳等发达地区,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通过线上线下与中智华信、博宁资本等180多家企业进行对接洽谈,在“追梦延安·网上招商”和“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招商引资推介会上,与中国融通、时创科技、中交二公局等企业签订合作项目14个,总投资84.2亿元。陕西浦鑫、卫康科技、天汉康养等76家企业入区注册。卓旭环保、恒基盛、稼穑源、猛划算等12家企业正式入驻359创业基地。
延安农泽科技公司副总经理王佩说:“我们公司主要依托南泥湾特色资源优势,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项目,开发区从2019年11月起先后与我们进行了8次对接,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让我们深感其诚意,决定来到南泥湾投资发展。开发区对企业落地、项目建设十分重视,安排专人协助办理注册手续,短短两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入驻创业基地。展望未来,我们争取用3年时间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打造南泥湾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品牌。”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开发区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构建形成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千亩景观稻田、现代农业示范园、经济作物示范园区等项目,湖羊养殖基地、金伯利农场项目加快推进,与中欧农业达成200万头生猪养殖合作协议,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培训产业上开篇破题,坚持全面开放、资源共享的办学理念,建成南泥湾教育基地南北校区和金盆湾青少年研学基地,成立南泥湾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累计接待学员46批2293人次,来南泥湾补钙铸魂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文化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西大门景观、稻香门、党徽广场等一批文旅项目对外开放,南泥湾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年“五一”游客突破21.2万人次,南泥湾已经成为来延旅游网红打卡地和延安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开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政府引领、市场驱动、农民参与、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建立管委会主导、集团公司实施、村集体经济参与的开发建设模式,带动区域农民、农工增收致富。完成镇区棚改拆迁655户、2.6万平方米,建成群众安置房31栋528套,改造高坊、桃宝峪民宿院落92户。实施杆线迁移39公里,新建改建5G信号基站12个。开通便民公交线路2条,建成区累计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优先解决农民农工就业368人,区域群众搭上开发建设顺风车,走上脱贫致富小康路。
“我家里有8口人,过去住在场里安排的军管楼里,只有50多平方米,年代久了不安全,现在农场退休老职工都住进了安置房,很多年轻人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如今的南泥湾真是大变样,山也绿了,水也清了,马路也宽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南泥湾农场退休职工曹斌说。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南泥湾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发区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双方在规划设计、科技支持、产业培育、资本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全要素合作。
在南泥湾359创业基地大厅里,记者在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介图上看到,开发区规划建设占地300亩的绿色科技双创平台,谋划实施一批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项目,建设一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飞地经济等创新科技项目,在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目标上迈出坚实步伐。
今天的南泥湾人,正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南泥湾人今天有多拼,南泥湾的明天就会有多美,新时代的359旅正踏着革命先辈的创业足迹,以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奋力拼搏,努力还给全国人民一个心目中的美好南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