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文明新风进万家 群众生活更幸福
——延川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纪实
    ●志愿者为村民教授剪纸技术
  通讯员 曹苗苗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延川县建立了以三级推进、四种形式、五大机制、六字活动、七传内容为核心的“34567”工作机制,涌现出“暖心行动”“春风行动”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了“七彩课堂”“田福堂大喇叭”等一系列特色实践载体,群众思想觉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搭建平台共学习
  延川县将梁家河干部培训基地、县委党校等阵地资源统一调度,统筹建设5个新思想教育基地、27个实践点,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同时,还组建了百人新思想宣讲团、新思想文艺创作队、新思想文艺宣传队,通过融合式、嵌入式、分众式常态化开展宣教工作,组织新思想故事会50场次,开展“学习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学习分享会200多场次,创作编排主题文艺节目40多个,累计开展主题宣传演出400余场次,服务群众8万余人。
  52岁的郭彩云是延川永坪镇永洲社区居民,多年来一直患有高血压,且伴有手麻现象。因家中无人陪护,去医院看病一直是郭彩云比较头疼的事。“一个人真的不方便,看了这个忘了那个,打点滴时我一眼不敢合,就怕漏针。”
  在延川,像郭彩云一样的人还有不少。为此,永坪镇卫生院开展了“红马甲义诊”服务,医务人员定期上门对他们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并指导他们正确用药。“义诊上门服务不仅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也方便患者就医,今后我们会把这项活动持续开展下去。”永坪镇卫生院副院长邓恒亮说。
  在延川,“田福堂大喇叭”成了最接地气、最有效、最好的宣传媒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田福堂大喇叭”每天定期播放防疫知识、注意事项等内容,打通了乡村防疫的最后一公里。
  该县坚持推行“大喇叭+小喇叭+微喇叭”宣教模式,“大喇叭”用当地农民语言解读新思想、解读党的政策,做到“一天两响”;“小喇叭”在每个小组每个宣传点和各个小广场流动宣讲政策;“微喇叭”组建了163个村和50个社区小区群众微信群、QQ群,融合融媒体中心公众号、APP等,每天推送新思想等内容,对农民群众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式教育,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在基层不断走深走实走出成效。
  移风易俗展新风
  大排场、高礼金、繁文缛节……提到过去办红白事,延川县延水关镇寺河村村民无不叹息:“满桌子酒肉吃不了都倒了,真的太浪费了。”
  2018年10月,寺河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为村里红白事提供帮助。村上统一购买了灶具和桌碗,谁家办事需要借用,只需掏100元管理费。
  “自从统一了红白事标准后,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村里的攀比之风也有所改善,村民不再耍排场,人情门户负担也减轻了不少。”寺河村委会主任王思林说。
  为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延川坚持县统筹、镇协调、村落实三级同步共建弘扬文明新风,广泛开展红白事专项整治,与全县8000余名党员干部签订了承诺书,全面推行红白事承诺制、备案制、公示制。疫情期间,累计推迟办理红事32家,取消待客人数5126人,简办白事19家。同时,为树立模范典型,该县开展评优树模、评比表彰活动,截至目前,累计评选出星级文明户4860户,孝道村9个、孝子172名,诚信村民166名、乡贤152名、好媳妇305名,延川模范30名、文明家庭20户。
  为搞好家风村风建设行动,延川在村级、镇级广泛征集家风家训1.36万余条,建成了“冯山云家风馆”“高家大院家风馆”等一批有历史感、有文化感、有体验感的家风场馆,打造了大禹广场、路遥广场、李颌广场等家风广场,让树立家训、传承家风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志愿服务在行动
  为规范志愿服务管理,延川在规范志愿服务注册和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简化操作流程、优化服务项目,对文明实践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优化,实现了群众需求与服务项目无缝对接。在原有县级层面建立的18支大队、398支小队及12支特色支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志愿队伍力量,尤其是加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的培育力度,提高志愿者专业服务水平。由1000余名中小学师生组成的“小山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走上街头,开展的“擦亮延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了群众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潮。
  在永坪镇段家圪塔村,志愿者每年都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过集体生日,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温暖,也给他们的晚年带来一份有温度的记忆。
  在延川县延水关镇李家迁村,“文明驿站”系列主题活动之“常回家看看”正在进行,村民们为父母洗脚、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感受家的温暖。
  目前,延川县利用设立的7个“暖心”驿站、117个便民服务点,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和志愿队伍,开展代办服务、爱心理发、爱心辅导等暖心便民服务活动。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00余次,受益群众4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