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风劲潮涌正扬帆
——安塞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纪实
    ▲河滨公园一角
    ▶白坪安置小区
    ●个体户在政务大厅使用免费复印机
    ●腰鼓培训情景
    ●工作人员为村民讲解产业贷款政策
    ●开展香菇种植技术培训
   通讯员 郝丽萍 记者 彭琛
  “以前家里要买袋米面都很拮据,在儿子生病后彻底成了贫困户。这几年生活越来越好,不仅摘掉了穷帽子,一年下来还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现在的南沟是越变越好了,这多亏了政府的改革创新,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好生活。”8月2日,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村民刘润喜高兴地接过2000元养老金分红,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南沟村只是安塞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安塞区秉持深化改革就是深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思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释放发展红利、激活发展动能,着力补短板、强长板、固底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安塞区白坪街道办幸福苑小区,李玉富正坐在家里看电视,厨房的电饭煲里蒸着米饭,等待妻子下班回家。“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的身体慢慢好转,在家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李玉富拄着拐杖进了厨房。
  然而,7年前,突患脑梗的李玉富瘫痪在床,生活起居完全由妻子一人照顾。如今,李玉富一家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过上了温馨的生活。“妻子在外打零工很辛苦,为了能让她回到家里吃上一口热饭,我在家里负责一日三餐。”说话间,家里突然停电了,李玉富走到电表前发现是电用完了。由于担心电力局已经下班,他急忙给妻子打电话,妻子告诉他,现在手机上就能交费,很方便。挂了电话没过几分钟,家里的电饭煲就正常工作了,饭香时不时从厨房传了出来……
  这几年,李玉富深感生活的方便,不出门就可以交话费、电费,小区门口设施功能齐全,衣食住行十分便捷,针对像他这样腿脚不便利的特殊人群,工作人员还会上门服务,李玉富觉得,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了,安塞越来越有魅力了。
  安塞区围绕“简化、简单,服务、方便”的目标,聚焦服务企业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短板,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电子化网上办理服务,开通了政务直通车服务热线和智慧政务手机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办事群众可通过平台查询、提交材料、提前预约、电话咨询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及时掌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工作人员在后台受理并办结后可通过邮递或代办员送证上门。安塞区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从“线下办”到“线上办”,从“线上办”到“掌上办”,通过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全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节节攀升。
  在安塞区建华镇的一家手机营业厅里,老板钟庆正忙着电话预约更换经营许可证,工作人员告诉他办理完第二天就能拿到新的证件。“原来办证要坐车去县城,有时候证件不齐全,还要来回跑,自从有了流动审批,不仅节省了路费,还缩短了时间。”一向不善言谈的老钟对此赞不绝口。
  在送服务下基层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受理、现场审核、现场办结”的方法,能现场办结的现场办结,不能办结的现场受理、现场答复,一次性告知群众办事要求,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办事、办成事,从源头上减少群众办事来回跑、反复跑,实现群众办事“零距离”、服务企业“零障碍”。“开展流动审批下乡服务,送服务到家门中,真正方便了群众,服务群众。”安塞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段玉龙说。
  截至目前,安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累计受理办结各类审批事项120余件,其中个体工商户55件、食品经营许可24件、小餐饮经营许可36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5件,当场办结105件,接受咨询900多人次,发放办事指南、宣传资料2000余份。
  2文化旅游促脱贫
  南沟村是一个典型的拐沟村,过去去一趟城里,得先走好几里黄土路到沟口再搭车才能到县城,被村民们戏称为出行难、娶媳妇难、村干部干事难的“三难村”。
  为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南沟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坚持“村企共建、合作双赢”理念,大胆改革创新,确定“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思路,着力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入手,探索推行了“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延安惠民公司,通过整合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等要素,全面启动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南沟路径”。
  “通过土地盘活、整合、入股,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了村集体、群众和企业的三方互惠共赢。”南沟村驻村干部张光红说。
  “我把土地入股了,自己在果园打工,不仅能挣工资,还能领分红。这几年,通过打工、分红、种植果树,我们家的收入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现在要去县城也很方便,家家都买了小轿车,随时都可以去。”刘润喜高兴地说。
  如今的南沟村,已发展成为全市乡村旅游示范村,贫困户户均收入由2014年的2375元增加到2019年的1314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5万元,除了户均10亩的果树产业外,人人都是股东,每户至少入股1个合作社,有的入股3个合作社;人人也是产业工人,除了在园区务工以外,有的还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小卖部,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南沟村先后被授予“延安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国家AAA级景区,成为安塞区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南沟村只是安塞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还有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其依靠“腰鼓专业村”优势,深度开发腰鼓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扶贫新路子。2019年,冯家营村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为11767元,其中文化扶贫收入占比15.48%,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和“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称号。
   3红色代办纾困境
  “虽然今年受疫情影响,但是我们公司仍然超额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同比盈利略高于去年。这多亏了咱政府的好政策,给企业很多政策支持,代办员更是忙前忙后,为我们协调解决了很多困难。安塞政府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也将为安塞的发展添砖加瓦。”安塞区工业园区企业亿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贺锁堂说道。
  “整个项目涉及环评、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各个程序,如果靠我们自己摸索,可能会跑很多冤枉路,也许很长时间也开不了工。现在有了‘红色代办员’帮忙办理,流程清楚,办理特别快。”说起“红色代办员”的帮助,陕建(延安)新型材料二期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樊振东高兴地说。
  据了解,2018年,安塞开始推行“红色代办员”制度,从项目审批单位和建设单位中抽调了65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党员干部组建了“红色代办员”队伍,为全区92个重点项目、41个市场主体培育企业全程代办。代办员与企业间形成“一对多、多对一”的服务模式,代办员之间、代办员与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业务互通,服务和监管同时、同步、同调进行。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红色代办员”,安塞区还出台了《红色代办员制度》,明确规定了“红色代办员”任务和职责,把项目代办全程服务、管理与监督一体推进。
  “‘红色代办员’要从项目立项招标到手续审批以及后期水、电、气、通讯等要素供给实施全程代理、全程跟踪、全程服务,用最快的效率完成重点项目前期审批工作,确保既定重点项目都能够按时开工建设。”该区重点项目办副主任高晓飞说道。
  “红色代办员”通过实现全程“保姆式”服务,当好五星级“店小二”,让企业对安塞区的投资环境更有信心。
  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关系,安塞对达到入库标准的“五上企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大个体、“集中收银、统一结算”和注册地经济的企业,给予一些资金奖励,根据非公企业对区级税收贡献额,按比例进行奖励,对贡献额达到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分别按税收总额的10%、20%、30%予以奖励,以政策激励奖励撬动非公经济换挡提速。
  近3年来,安塞对达到入库标准的“五上企业”,累计兑现奖励资金470万余元。
  安塞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培育五上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培育“四上企业”统一结算及发展注册地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鼓励激励企业扩大产能,做大做强。
  深化改革释放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活力。3年来,安塞区3次产业占比由8∶68∶24调整为目前11∶61∶28。2019年非公占比达到25.8%,较2014年增长7.8个百分点,建成城南、富民街等4个非公经济贸易街区。
  “河长绩效考核,河道专员管理”的长效防治有序推进,基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更加完善、“一横两纵”和“五个一批”信访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安塞的深化改革将继续深化、深入,以饱满的斗志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凝心聚力,奋力书写新时代精彩的“安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