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北起毛乌素沙漠,南至金锁关,东起黄河,西至子午岭,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还是一个文化概念。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黄河、长城和黄帝陵,奇妙地相聚在陕北的黄土高原。陕北民歌,就生长在这样一块土地上;陕北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生长的民歌里。世世代代的陕北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抒发着自己的豪气冲天,宣泄着自己的情感世界。
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流传于陕北及周边五省区,其形式以信天游、小调为主,还有风俗歌、劳动歌、宗教歌等,约27000余首,其中革命历史民歌约1400余首。内容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如人们熟知的《兰花花》《走西口》《赶牲灵》等;歌词多以七、九、十字为基础采取分节形式,节奏自由、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长。
作为陕北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其形式形成较早。并且由于陕北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这一古老的民歌较好地保存下来,至今仍保持着陕北早期民间文化的许多特征,对于认识研究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陕北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陕北民歌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大批陕北革命历史民歌,如《刘志丹》《横山下来游击队》等,堪称一部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
美国记者斯诺在其名作《西行漫记》中感叹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或许不用走进陕北,只要细细聆听陕北民歌,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精神气貌和民族之韵。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播放的乐曲——《东方红》来自陕北;每一个中国人送给亲人最终关怀的哀乐来自陕北;彰显中国人新春祥和喜庆、丰收团圆、万众欢腾的《春节序曲》也来自陕北。中国人用信天游来表达自己民族的大悲大喜,陕北民歌也是中国人的民歌。
与其他地方不同,陕北没有三月三歌节,也没有六月六歌会,它的民歌创作演唱,大多不受风俗活动的制约,而直接深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最能代表陕北民歌风韵的信天游,就因“信口编唱的歌曲随风在天空游走”而得名。“千年的松柏万年的路,咱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民歌正像那千年的老树一样,深深地扎根于“生活”这丰厚的土壤之中,扎根于山川坡洼、村舍院落,扎根于土窑洞、热炕头。
然而,和其他民歌在历史发展中的情形一样,陕北民歌在传播中因受人文、地域环境的限制,长期处于一种口传心授的传承形式,很少成书。从目前文献资料来看,真正把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形态来收集、整理和研究是从1938年开始的。也是在这个时期,陕北民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陕北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延安鲁艺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们,他们汲取了传统民歌的营养元素,创作出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为传统民歌的改造和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大量改编和新编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在旋律音调上保持着传统民歌的模式,但从创作技法上来说呈现了现代意识。
2008年6月,陕北民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确立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市群众艺术馆)为责任保护单位。延安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非遗法》和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在陕北民歌保护传承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干部深入各县区89个乡镇,走访老艺人166位,先后搜集整理音像、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多种资料。出版了《陕北民歌大全》1-6卷和陕北民歌精选CD《陕北是个好地方》《黄土地的诉说》。成功举办了8期陕北民歌大讲堂专题讲座,邀请专家为陕北民歌爱好者、词曲作家授课,参与人员达5000人次。建有陕北民歌传承保护基地1个、传习所3个。先后举办了五届陕北民歌大赛和各类民歌比赛。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通过民歌展演、民歌进校园等形式,拉近群众和民歌的距离。此外,还选送我市陕北民歌手参加第四届中国西部民歌会、中国原生民歌节、中国洛阳牡丹节等活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
陕北民歌的传承离不开民歌的爱好者、表演者、收集者和研究者。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贺玉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建宁、王玉成以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二妮、徐志宁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陕北民歌人,正在用自己的努力继承和发展陕北民歌。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他们为陕北民歌注入新的血液和生命力,为它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黄土高原广袤、雄浑中透出苍凉,那高亢粗犷、悠扬质朴、热情奔放的一首首陕北民歌,向世人尽情展示着陕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人文价值。陕北民歌是陕北人对生命的祭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只要人在,歌就不会消失。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陕北民歌会慢慢演变出新的形式,成为“新时代的民歌”,但每一次歌唱,都不是只用技巧来完成,而是顺了黄土地滚动流淌的岁月和生命,迸发出它最原始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