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6日
在煤海里续写军人本色
通讯员 倪小红 郝继章 记者 孙艳艳
  昔日,他们身穿戎装、手握钢枪,戍守边疆,可亲可敬;如今,他们身穿工装、拿起铁锹、扎根煤海,依然让人肃然起敬。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历了部队的熔炼,又继续在煤矿里磨砺自己的人生。
  王新舰:像当兵一样当好工人
  “穿上军装,我是一个兵。脱下军装,我还是一个兵。”这是王新舰经常说的一句话。2012年,部队复员的他来到一号煤矿综采一队,成为一名电气检修工。
  检修班主要担负着综采一队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从没接触过机器的王新舰完全是个门外汉,他甚至连许多零部件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为了尽快掌握维修基本技能,不服输的王新舰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上班时,别人干活他认真看,下班后,他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看书自学,在恶补理论知识的同时,他还经常缠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检修设备的实操技巧。勤能补拙,1年的时间,他业务技能突飞猛进。如今,他在一号煤矿技术比武中荣获了“岗位能手”的称号。同时,经公推公选,他被任命为检修班班长。“这得益于部队锻炼了我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让我对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王新舰说。
  李龙军:只要坚持,没有做不成的事
  2010年1月,李龙军退伍,来到一号煤矿抽放队,成为一名瓦斯抽放钻孔工。在新的岗位上,他精心钻研瓦斯治理,靠着军人的信念和勇敢,3年的时间,就成长为生产一班班长。
  2014年一号煤矿购置了新型千米钻机,由于1001北一回风巷顶底板岩层松软、巷道内顶板和帮部甚至底板都出现渗水,新型千米钻机刚使用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经验丰富的西安指导团队多次组织施工均未打出超过500米的钻孔,最后不得不宣布:一号煤矿的地质条件差,只适合500米以内的区域预抽钻孔。
  军人出身的李龙军敢和专家叫板。他带领生产一班6名“战士”,拎着鼓鼓囊囊的图纸袋,扎到井下,量现场、看图纸、查原因、找问题。经过3个多月的探索,他找到了不能精准钻井的问题所在,经过反复试验,他带领团队突破了专家的“魔咒”,施工出了主孔深度为1002米的“千米”钻孔,创下了黄陇煤田薄煤层钻孔进尺之最。
  10年的磨炼让李龙军成为了一名实操技术过硬、现场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常磊:不管在哪里,决不能给军人丢脸
  防爆胶轮车打磨、漆面、抛光……这是运输队车辆检修工常磊8年以来每天做得最多的事。2012年,退伍转业的常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煤炭行业,在一号煤矿一干就是8个年头。
  “给防爆胶轮车喷漆就像给人化妆一样,必须认真仔细,距离远了,可能就虚了,距离近了,可能会坠漆,必须保持漆枪和车身距离一致,这样才能喷好漆。”常磊说道。
  车辆喷漆工是特殊工种,劳动强度大,技术标准严,常磊每天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3M专用防尘口罩。进入夏季之后,天气炎热,对于喷漆工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如果油漆滴在衣服上,会渗到皮肤,对皮肤造成损害,而且油漆在高温下挥发的气味对呼吸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事喷漆工作的同事,大多数吃不了这个苦,有的已经转了行,但常磊一直坚持着军人的意志,从未想过放弃。
  “常磊是一个勤奋刻苦,注重细节,凡事力求完美的人,每次他抛光过的车就像新的一样。”提及常磊,工友们纷纷称赞。
  退伍不褪色,煤海显本色。在一号煤矿,像王新舰、李龙军、常磊这样的复员军人还有很多,在部队他们是优秀的军人,在煤海他们是优秀的煤炭工人,多年来他们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煤矿工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融为一体,在各自的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着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的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