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寺湾毛泽东旧居 ●党员们在劳山战役烈士陵园前重温入党誓词 ●“奋进新时代、重走长征路”活动现场 记者 彭琛 通讯员 范筱霞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
近年来,甘泉县深挖长征文化,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在追寻红色记忆的同时,大力传播红色文化,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追寻红色印记 铸就精神高地
5月16日清晨,在劳山战役烈士陵园,苍松翠柏,草木葱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面对鲜艳的党旗,全体党员右手握拳,齐头举起,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我们应该向英雄们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断超越自己。”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琳琳感慨地说。
甘泉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总结地、结束地。为追寻红色印记,弘扬长征精神,甘泉县长征干部学院打造了甘泉“圪崂—九牛塔”6.8公里的重走长征路体验路线。“我们之所以把第一站设在劳山战役烈士陵园,就是为了铭记历史,继承老一辈共产党人和革命烈士的伟大精神,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誓言。”长征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郭毅说。
在烈日的照耀下,学员们一路高歌,来到下寺湾毛泽东旧居。看着古朴的窑洞,整洁的院落……每个人心里都激动万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白涛说。6.8公里的长征路,学员们走了两个多小时,崎岖的山路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豆大的汗滴从他们的脸颊滑落。“之前通过课本、影视剧看到过长征,今天能亲身体验了一回,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父亲一起重走长征路的赵敏说。
看着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重走长征路既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又锤炼了党性,增强了践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行动自觉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使命永担在肩,积极投身到发展中去。”长征干部学院工作人员说。
在甘泉县组织人社党委举办“追寻红色印记、缅怀革命先烈”主题党日活动中,县就业服务中心干部、刘老庄村第一书记贾军伟感慨道:“作为第一书记,我要把长征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农村扎实工作,带领老乡们走上小康路。”
重走长征路,特别是沿着长征会师地的方向,踏着革命前辈走过的足迹,更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也更能把握住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从而汲取力量,化为工作中的动力,用心、用情,做好脱贫工作,做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传承红色血脉,为建设大美甘泉注入不竭动力。
截至目前,长征干部学院已承接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走长征路”主题党日培训班31期,累计培训学员2300余人。
★厚植革命精神 增强发展动力
初秋时节,走进甘泉县八千里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师傅们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鲜豆腐产品作为全县人民的菜篮子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确保食品安全。”该公司经理郝延峰说。
今年疫情期间,由于交通管制,外面蔬菜运不进来,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在原材料采购,成品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公司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全县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当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的工人加班加点,连续多天坚守在生产第一线。”郝延峰说。疫情结束后,为了稳岗、稳就业,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又提供了10余个就业岗位,同期增加就业人数20多人。在提高工人收入方面,该公司通过增加30%的绩效,使工人工资同期增长30%。
随着大大小小企业复工复产,旅游业也作为“后起之秀”,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追寻红色印记、重走长征道路”为主题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体验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来此“打卡”,“一水、一谷、一红、一绿”的甘泉特色旅游品牌初现雏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1935年11月5日,在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甘泉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从弘扬延安精神、锤炼干部党性宗旨出发,实施“大培训推动大发展”的工作构想,成立了“长征干部学院”。
“培训中,我们全面推行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互动访谈式教学与现场参观有机结合的‘六位一体’培训模式,真正让学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共鸣中传承精神,在体验中感受变革,在实践中提升能力。”长征干部学院副院长魏延宏介绍说,“这样的培训教育,将成为一种常态。”
目前以下寺湾毛泽东旧居、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地遗址暨毛泽东“雪地讲话”旧址为重点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今后,我们将会加大旅游投入,持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与种植、采摘、观光等产业深度融合。”甘泉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说。
除了红色旅游,甘泉县雨岔大峡谷也受到游客的热捧。进入峡谷后游客被眼前的奇观震撼,谷内光影绮丽交织,绚烂魔幻;谷涧溪水潺潺,夹岸绿苔茵茵;谷壁或石斑如鳞栉比、雄奇险峻,或波纹如浪起伏、绵长细腻;谷道蜿蜒回环,或山穷水尽却陡然别有洞天,或移步换景瑰丽多姿。“真没想到在陕北也能看到这样的奇观,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游客王立恒说。
截至目前,全县旅游人次达到17.8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亿元。
★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内生动力
“父亲走后,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了生前从部队带回来的厚厚日记本,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满是他对部队的深情厚谊,他把部队真正当成了自己的家。”无论是回忆父亲的生前过往,还是谈及当下的生活,张志军都笔直地坐着,老一辈军人的风采仍然在这个家庭中传承着。
今年68岁的张志军是甘泉县道镇镇坡底村人,因受父亲的影响17岁时选择入伍,复原回来后,张志军开过拖拉机、放过羊,生活的重担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在部队的那几年,不仅磨炼了我的意志,还让我养成了乐观的生活态度。”张志军说。2016年,年过花甲的张志军利用农闲时间去杨凌学习果树种植技术,回来后发展了160亩山地苹果,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果树3年后成功挂果。
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张志军二儿子张金刚也在2007年选择去四川当了武警兵,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张金刚积极参与震区的抢救工作。“虽然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是也不能忘记那段艰苦岁月,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张金刚说。
一家三代都从军,红色精神代代传。张志军一家的故事也逐渐影响着坡底村人,如今的坡底村一改过去等靠要的思想,人人争做脱贫路上的“排头兵”。
坡底村辖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399户1506人,主要发展弓棚蔬菜、西瓜、玉米和养殖业。
“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还小,我要是倒下了,这个家就破碎了。”坡底村村民庞买军说。2017年,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庞买军建起了猪舍,看着圈里的30多头猪,他的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在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同时,庞买军还种植了弓棚辣椒。“第一茬辣椒卖完之后,还能种其他的菜,农闲时打点临工,一年收入能有两三万。”庞买军说。
如今,生活越过越好的庞买军还积极参加学思堂的活动。“在学思堂不仅能听到最新的扶贫政策,还能促进我们邻里和谐,只要有时间,我每次都来听。”提起村里的学思堂,庞买军有说不完的话。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甘泉县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在全县各村创新建立提升群众综合素质、激发内生动力的“学思堂”,并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我们坡底村,主要给我们讲了致富带头人、村规民约以及健康小常识。”坡底村第一书记赵海元说。如今,全村3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为了进一步稳固脱贫成果,坡底村对建档立卡户按照“集体经济+合作社”分红和公益性岗位的形式实现产业全覆盖。
坡底村传承红色精神,敢于向贫困宣战,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只是甘泉县众多村庄的一个缩影。现在,全县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像庞买军一样的脱贫能手,他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拓宽知识储备并将其融入到生产实践中。
如今,全县在62个行政村、1个社区都已设立“学思堂”,积极探索“1234”建设模式,即搭建一个群众素质提升平台(学思堂),完善两个阵地(农家书屋和村级卫生室),依托三级力量(县、乡、村),讲好四堂课(政策理论、道德法制、文卫科普、实用技术),整合多方资源,加强村风民风建设,普及科技知识,教授致富技能,不断激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振兴正能量,让群众受益匪浅。
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道德讲堂50场次,法治教育54场次,政策宣传48场次,受益群众5000多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超有动力,思想上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