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青春,在这片土地上燃烧
——感受三位不同时期青年人的梦想与抉择
1.孔迈(资料照片) 2.杨改良 3.张健鹏
  文/杨晓景
  从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延安像世界上其他被法西斯践踏过的地方一样,也经历了浴火重生、恢复重建、华丽转身、飞速发展等不同阶段。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用他们的青春和智慧保卫这块土地,建设这块土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三个不同时期青年人的成长故事,我们足以感受到不同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 
  孔迈 
  “妈,把我献给祖国吧”
  “妈,把我献给祖国吧。”这句话写在一张照片的背面,贴在鲁艺旧址纪念馆的墙上。照片里是一位戴着帽子穿着制服的年轻人,右侧大半张脸被阴影遮挡住了,只能看见左半边脸以及眼睛里投射出的坚毅的目光。如果不是讲解员告诉我,这位小伙子当时只有19岁,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和现在的同龄人相比,他看起来要成熟得多。
  这位年轻人名叫孔迈,又名孔东平,祖籍广东省普宁县下架山镇南城村。孔迈出生于国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2岁那年,孔迈跟随母亲回到故乡南城,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祖国的亲切和温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彻底改变了这名海外青年学生的命运。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刻,作为一名华裔青年,孔迈意识到自己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果断地放弃学业,瞒着父母,和几位同学一起偷偷地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而这意味着从那一刻开始,他将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能与远在印尼的父母相见,并且随时有牺牲的可能。这对于受过传统教育的中国人来说,是莫大的“不孝”。怀着愧疚的心情,在途经香港时,他在自己一张照片的背面写下了这样一句真挚的话语,寄给母亲,希望她能理解自己、支持自己。
  1938年7月,孔迈到达陕西后,几经辗转来到延安。他先后作为革命军人、新华社前线记者,投身到不同的战场履行不同的职责,多次中弹负伤,所幸都能大难不死。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因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出色的外交才华,多次到国外采访,并担任过古巴、日本等国新华社分社社长,先后率团出访了菲律宾、泰国、尼泊尔、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青年时代迈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孔迈就将他的理想命运与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走出了一条与既定路线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是一种自愿的选择,也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但是他所做的一切始终没有偏离他的本心。正是因为他的执着与坚持,才最终成就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常想:如果他没有生在那个年代,没有遇到战争,是不是会有更多的选择,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呢?答案不得而知,但是时代和社会与个人的理想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显而易见的。
  杨改良
  怀念那场风
  杨改良,1973年出生于陕西省眉县,是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公司陕西分公司的一名员工。十几年前,我们是在一家文学网站上认识的。他写的东西不多,但是文字清新流畅,感情热烈真挚,受到很多文友的喜爱。当时只知道他在延安发电厂工作,爱人是我的同事。很多年以后我才了解到,那个时期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所在的发电厂因为设备陈旧、污染严重、效能低下,被列入关停名单,他和全厂近500名职工一样正面临下岗。
  这样的变故对于个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厄运。然而站在国家电力系统的层面上,则是“上大压小”、优胜劣汰,进行全面改革,寻求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发展道路的一次重大转折。当时正值杨改良原在的延安发电厂加盟大唐集团的前几年,因为设备成旧且污染严重,无法正常生产运营,新的项目尚未获批,大部分职工或无事可做仅靠一点生活补助维持生计,或离开电厂到社会上另谋生路。杨改良却留了下来,和60名同事一起,前往榆林、宝鸡、天津等地,通过承包电力运营和电力检修工程,不断开拓市场,进行二次“创业”。
  与此同时,大唐集团核准并建成了大唐宝鸡热电厂,解决了原延安发电厂的人员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宝鸡市的供热问题,让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们再次回到企业的怀抱。2008年,在国家号召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情况下,容量10万千瓦的大唐定边张家山风场顺利建成投产。
  定边县邻近毛乌素沙漠,一年四季风沙肆虐,气候异常干旱。37岁的杨改良不顾家人的劝阻,决定到定边参与风电项目的建设,他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依靠科学的力量,一定能够驯服沙漠上吹来的风沙,让它们乖乖地为人类造福,他也悄悄地在心里播种下一个梦想,那就是:让大风成为照亮千家万户的绿色能源,把荒凉的定边变成美丽的花园。
  于是,在漫天的大雪中,在呼啸的寒风中,杨改良来到定边张家山风场,和同事们一起日夜奋战,终于让第一台风机转动起来。当天夜里,他迫不及待地把拍下的视频通过手机发送给家人,并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诗。在他的笔下,巨大的风机叶子化身为美的象征,被他比喻为童年的风车、三叶草和剪刀。在诗歌的结尾,他深情地说:“妈妈,无须等到二月春风,儿子在冬天已经裁出了最美的春色。”
  当几十台风机实现并网发电后,他把妻儿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他们亲身感受风力发电的神奇以及电力人征服沙漠、征服狂风的自豪。
  2012年,大唐延安热电厂终于拿到热电联产项目的“路条”,开始全力冲击核准开工目标,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先后多次获得部级以上表彰奖励。杨改良也跟随企业发展的脚步,凭着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从延安发电厂一名普通的司炉工,一步一步,成为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公司陕西分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
  杨改良常常怀念在定边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高寒天气里,与同事们意气风发努力拼搏的日子。正是那一场风,改变了他和许许多多工友的命运。
  张健鹏 
  “我想成为马云那样的人”
  “我想成为马云那样的人。”说这话的,是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张健鹏。这位1998年出生的小伙子是榆林人,个头不高,脸膛圆圆的,眉眼间还透着几分稚气,但是说话时眼睛里不时闪烁着机敏聪慧的目光,语气显得十分自信。你也许很难想象到,就是这个看似其貌不扬的小后生,却怀着火热的激情,带领一群年轻的小伙伴,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创造力,一次又一次叩响希望的大门,成为大学生创业团队中特别闪亮的一颗新星。
  张健鹏从小就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兴趣爱好广泛,头脑中的想法特别多。他非常佩服马云,很喜欢看和创业有关的书和视频,成天琢磨着怎么开店赚钱。
  2017年,张健鹏考取延安大学,在这里,他先后酝酿过好几个创业计划,因为条件不成熟都流产了。就在他暂时打消了“不安分”的想法,准备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时,机会却不知不觉地自己找上门来了。
  那是2018年暑假里的一天,张健鹏跟随杨延宁老师到延长县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果园调研时,他看到苹果树上的苹果都套着纸袋,就好奇地问果农为什么要这样做。榆林的苹果很少,他以前从来没有到过果园,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果农回答说,一是为了防虫,二是为了统一苹果的规格大小,让苹果的外观和颜色更好看,便于出售。由于果园内的苹果数量非常庞大,果农需要人工给果子挨个套上袋,过上两三个月再挨个把袋子去掉,工序非常繁杂,而且成本很高。张健鹏突发奇想:“如果给苹果的表面喷上一层价格低廉的化学膜,让其到了一定的时间自然脱落,这样不是省时省工又省钱吗?”
  他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把自己的话太当回事。没想到杨延宁老师却大为赞赏:“这个项目特别好,回去以后可以马上组团立项。”
  暑假结束后,在杨延宁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张健鹏开始招兵买马组建团队。杨老师一边指导他们进行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一边帮助他们申报学校的创业大赛。
  在项目研发初期,寻找理想的材料成了最大的难题。同学们可谓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依然屡屡遭遇失败。每当遇到挫折时,张健鹏都不停地鼓励队友不要泄气。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从化妆品的材质中获得灵感,突破了技术难点。
  2018年11月,这一项目获得校内创业大赛一等奖,收获奖金9000元。这笔在学生们眼中堪称“巨款”的奖金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了创业梦想,大家一致决定把这笔钱作为创业资金投入到后续的研发当中。后来,他们又拿着这个项目参加了省上的科研竞赛,荣获“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9年5月,张健鹏的项目团队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代产品,并且在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购买了一棵大苹果树一年的使用权,按照苹果的生长规律给果树先后喷了三次膜,当年10月份收获苹果167公斤。经过鉴定,这些苹果无毒无害,可以放心食用。和传统的套袋苹果相比,喷膜的苹果优点是含糖量高,糖心大,缺点是皮厚,色泽较暗。尽管项目尚在试验阶段,技术还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但是他们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很快就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019年,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寻找合伙人”活动,创业孵化基地的负责人听说了张健鹏团队的事迹后,主动找到他们,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向外界展示科研成果。
  延安市科技局的有关领导也注意到了这群有闯劲有干劲的年轻人,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成立公司,对项目进行进一步孵化。张健鹏考虑再三后,认为现在开公司不是最佳时机,想等到技术完全成熟后再决定。另外,他快毕业了,正在写论文,想考研进一步深造。目前,这项新技术已经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尚未获得审批。虽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这群90后小伙子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先后开发了一系列和苹果有关的科研项目,打算将来作为一个组合联合开发。他们的创业团队成员也从原来的5个人,增加到24个人。
  提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张健鹏的目光更加闪亮了,他表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定要抓住机遇,好好学习,好好努力,不然的话就会被时代淘汰。
  同样都是青年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梦想不同,选择不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不同。由此看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社会越来越进步,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青年人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让我们怀着美好的期盼继续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