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走进陕北道情的世界
特邀通讯员 卢毅
  “太阳一出来满山红,共产党领导咱翻了身……”,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翻身道情》,你也许会以为它是一首陕北民歌,其实它并不是民歌,而是流传于陕北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陕北道情。传统的陕北道情存续于村堡和庙会之上,以诙谐幽默、激越低回和夸张浓烈的色彩,包涵着旧时代生存在陕北这块贫瘠枯焦土地上的人们最为原始的生命欲望,越渡千年,浸润在一代代陕北人的记忆里。
  陕北道情广泛流传于以清涧、子洲、子长、延川为核心的陕北中部地区,其中又以清涧道情最具代表性。按其流行地域和艺术特点划分,可分为东路道情与西路道情。东路道情高亢明亮、欢快激昂、欢音较多;西路道情哀婉深沉、苦音较多。其传统剧目多表现道教故事、历史故事和生活故事。据武艺民的《中国道情艺术概论》介绍,目前我们所知的道情有说唱道情、戏曲道情、皮影道情、歌曲道情四大类,共115种。
  它的音乐属于曲牌体,分东路调和西路调两种,对应新调和老调。东路调曲牌有:平调、十字调、凉腔、耍孩调、一枝梅、蓬头纱、尖板、滚白等;西路调曲牌有:平调、一枝梅、凉腔、泪板、尖板、滚白、终南调、太平调等。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包括:小三弦、四胡、管子、板胡、笛子、扬琴、二胡等;武场包括:小铰铰、板鼓、牙子、梆子、手锣、大锣、铙、钹、大小鼓等。
  农历四月,陕北大地上的每一个村庄都进入了耕种季节。此时,也是陕北民间道情戏班一年里最为红火的时期,庙会里主事的会长们会从整个区域的耕稼大计出发,邀请当地有名的戏班驻会唱戏三天,以祈求一年里风调雨顺。人们把那些多出戏班子的村子叫作“道情窝子”。特别是在清涧,几乎每个乡镇的人都唱道情,这个“道情窝子”更是产生了一大批知名的民间道情艺人。
  作为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地方戏曲剧种,陕北道情根植于陕北文化已上千年。道情源于道教,由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发展至宋代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元代起,道情进入广场勾栏演唱,明代以后登上戏曲舞台,发展成为一种戏曲表演形式。陕北民歌有这样的唱词:“三柴挂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往下传,洪武年间到如今。”但陕北道情到底是什么时候演变为戏曲剧种,众说不一,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陕北道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入了晋剧、秦腔、碗碗腔等一些剧种的元素,逐步从之前宣传道教思想,到后来成为独立的舞台艺术形式,在调式、唱念、分行当角色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转变。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鲁艺学院的文艺工作者开始采访民间音乐,采用东路道情的曲调创作了反映当时减租斗争的秧歌剧《减租会》,其中有一段就是现在仍在传唱的《翻身道情》,道情戏至此成为反映老百姓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戏曲样式,同时也和国家意识相融合。随后相继出现了《做军鞋》《母报子仇》《送肥记》等一些新编剧目,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陕北道情得以蓬勃发展,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道情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栓回头》等两部道情戏进京汇报演出,曾引起一时轰动,收获广泛好评。
  陕北道情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父子相授和以村为基本单位的集体传承两种。这其中就包括省级传承人惠斌杰和市级传承人惠智勇。陕北道情老艺人逐年谢世,能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有的原始剧本已绝迹。如今道情演出活动百分之九十是农村庙会,只有普及,没有提高,且有下滑趋势。传统的表演形式和唱词唱腔使得受众群越来越小。陕北道情后继乏人,急需保护。
  2005年12月,延安市成立“抢救陕北道情领导小组”,并公布“陕北道情保护计划”。2007年7月,延安市委宣传部再次下发文件要求“全面开展陕北道情工作”。受此鼓舞,子长、延川分别成立了道情协会。2008年,陕北道情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10月,作为延安市陕北道情保护计划的成果之一,由延川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的大型陕北道情现代戏《九月枣儿红》在延安演出,累计演出11场,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2016年,《陕北道情·子长卷》出版发行。近年来,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搜集、整理、抢救各类资料,举办大赛打造“陕北道情”品牌,开展培训活动提升群众兴趣,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筹备出版发行陕北道情合辑。
  陕北道情是陕北民间艺苑中的一朵绚丽奇葩,源自民间,反映民间,是底层民众心声的自然流淌,曾久唱不衰。进入新时代,各级政府、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正在寻找新的方法去保护和传承,为这极富浓郁生活气息的地方戏曲剧种寻找新的出路。
  愿古老的陕北道情艺术之花常开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