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的哥”返乡创业记
新华社记者 赵玉和 解统强
  身穿夹克衫、条绒裤,脚穿红褐色皮鞋,返乡“的哥”马占云开始了一天的喂牛工作。都市气息的穿搭和土味十足的农用拖拉机,碰撞出“城乡结合”新时尚。昔日省城“的哥”返乡养牛,在洪水泉村,这已不是稀罕事。
  拖拉机颠簸在崎岖的山间小路,草料在拖斗内上下翻腾。“老马开惯了城市出租车,这条路还走得惯不?”看到许久不见的老友,同村乡亲少不了几句调侃。
  45岁的马占云是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村人。村庄地处浅山旱地,缺水成为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以前冬天,水源地结冰,人畜饮水都困难。每年庄稼的收成也要‘看天吃饭’。”马占云说。
  20世纪90年代,像同村大多数人一样,马占云走出大山到城市谋生。从县城到洪水泉回族乡要走30公里的山路,转过“108道弯”。“下山难,上山也难,见惯了城市的精彩很多人就不愿意回来了。”马占云说,多年来,自己在哈尔滨开过拉面店,在西宁当过出租车司机。
  “洪水泉回族乡是典型的‘空心乡’。截至2019年底,全乡常住人口1178人,只占全乡总户数的18.3%。”洪水泉回族乡副乡长马金鹰介绍。
  近些年,随着扶贫基础设施项目逐步推进,“洪水泉”变了:上山公路改造将出行时间缩短近1个小时;新建的21座蓄水池和27公里的水利管道解决人畜饮水难题;科教文卫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水泉清真寺重新修缮,乡村旅游热火朝天……
  “以前想方设法往外跑,现在都愿意回村抓住发展机遇。”马占云说,去年底,得知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井海成发展养殖业赚了20万元,自己马上决定返乡发展。
  今年2月,从西宁回到洪水泉村的马占云开始筹办自己的养殖场,先是在农商银行借到6万元信用贷款,再加上自有资金,养殖场规模达到60头牦牛。
  “依托富硒资源优势,洪水泉回族乡采取‘一户一策’合理发展产业,全乡有227户村民通过发展特色牛羊育肥实现脱贫增收。”马金鹰说,依托各村现有产业基础,将扶贫到户与培育产业结合起来,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2083元增加到2019年的10166元,贫困户生产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产生“返乡效应”,近三年,洪水泉回族乡有50余户的村民返乡发展产业。在洪水泉村,像马占云这样返乡的省城“的哥”就有8人。
  “返乡村民越来越多,我们计划修建一座养殖产业园,实现全乡养殖产业从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洪水泉回族乡党委书记蒋友谊说,下一步,要建立农户、专业合作社和驻村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发展富硒特色种植业。同时,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条访清真古寺、赏岭上风光和品富硒美食的精品旅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