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文明之花结硕果 红都大地谱新篇
——志丹县从创文到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所带来的新变化
志愿者引导行人过斑马线
志丹县举办“脱贫攻坚文明共建”知识竞赛
灵皇地台公园
志愿者在擦洗广场路灯
  通讯员 张佳宇 记者 王锋
  文明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是振兴国家的精神之魂。
  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城市的发展,绝不能单纯看经济发展指标,更需要一种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有温度、有热度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城市的一座美丽的花园,人们的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和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
  这就是文明的力量。
  初秋的陕北大地生机勃勃,在享有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故里和中国革命“红都”美誉的志丹县更是充满了生机。文明城市的标签给这个偏远的山城带来了新活力、新气象,绿树红花,青山绿水;车水马龙,文明礼仪;夜色斑斓,流光溢彩;笑声阵阵,歌声飞扬……行走在红都志丹的大街小巷,人们会欣喜地发现,随意摄取一个场景都能让人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创建的强劲脉动。
  近年来,志丹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打造厚德、文化、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品牌。2006年,该县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县城荣誉称号;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县城荣誉称号;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2015年2月又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从创建开始志丹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止息。
  A 软实力硬实施 以新思想统领文明创建全过程
  做一番省身、唱一首歌曲、看一段短片、讲一个故事、赠一套书籍、谈一番感悟、演一段小品、诵一段经典、做一个承诺、奖一批模范……7月11日,国家税务总局志丹县税务局在宣传文化中心举办以“孝老爱亲,感恩父母”为主题的道德大讲堂。活动现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反省自身,自问是否做到了关心孝敬父母?是否做到了儿女应尽的孝道?现场观众许下“做一个勤劳善良的志丹人,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志丹人”的庄严承诺。
  志丹县近年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对外开放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转型发展和追赶超越中迈出了坚实步伐,积累的发展量支撑力明显,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始终牢牢抓在手上,特别是紧紧围绕理想信念建设,以“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持续巩固和扩大文明创建成果,以最鲜明的站位引领文明创建。
  “文明的人,城市的‘魂’。我们要自觉做一名文明市民。文明行动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以实际行动当一个‘创建文明城市’的传播者、践行者、监督者。同时要做好本职,为创建添砖加瓦。”正在听取“志丹大讲堂”的志丹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佳楠说。
  据了解,该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中心组学习26次,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23次,轮训镇村(街道社区)干部13次,推动形成了党员干部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的热潮。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居民群众紧紧跟上、广泛宣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为主题,邀请领导、专家开展“志丹大讲堂”13场,基层理论宣讲3000余次,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以新思想坚定发展信心,以新思想转变工作作风,以新思想引领文明创建。
  志丹县委树高树硬标杆,带头制定“七项承诺”“十项制度”,自觉接受监督,全体县级领导划片分镇区街道包抓文明创建,以优良作风带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文工作格局。
   B 大民生细抓起 以精细化管理文明创建各环节
  “天也蓝了,路也宽了,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靓,大家住着越来越舒服了。”说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城市的变化,家住保安时代小区的刘阿姨连连称赞。
  刘阿姨说,现在街上行人过马路,大多数人都会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车辆途经斑马线时,也会主动停下来让人先行。除了道路交通方面有了改善外,自创文行动开始,她居住的小区内,垃圾乱扔乱堆现象也彻底没有了,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也有所好转,大家都觉得创文是一件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看得见的好事。“能够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来,对我而言十分有意义。”刘阿姨表示,自己会一直投身到创文活动中。
  志丹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无小事作为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经济强民生。紧盯“两区两地三圈”目标,加快建设30万亩山地苹果主产区和万亩综合工业园区,构建红色教育培训旅游和陕北足球训练基地,繁荣县域经济。抓基础惠民生,围绕文明创建的所缺所需来谋划建设市政设施项目,紧盯市政公用设施提升,实施了城南客运站、志丹广场、中医院等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实现了智慧城市网络全覆盖。着力抓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水、电、路、气等设施共建共享,4G覆盖率达98.2%。
  坚持建管并重、“三分建、七分管”的思路,开展人居环境、城乡接合部和建筑工地、窗口服务行业、户外广告牌匾和线网、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集贸市场和六小行业、校园周边环境、交通秩序等“八项整治”行动,不断把人居环境建设引向深入,按先后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14个、生态村35个,推进城市绿化,绿地率达38.3%,绿化覆盖率达41.7%;推进蓝天保卫战,县城气化率达到85%,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1天;水质综合合格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管出习惯、抓出自觉、化风成俗的效果不断显现。
  与此同时,志丹县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紧盯便民利民服务,实施“放管服”改革,建立线上、线下审批平台,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审批模式;着力抓好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在就业培训、创业贷款、劳动纠纷调处等方面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均等机会和条件。抓治理保民生,积极借鉴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社会环境建设,开展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法治示范镇村、“十个没有”平安镇村等创建活动,狠抓全民普法教育活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56场次;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社会治安建设,服务质量建设、公共秩序建设,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餐桌”行动,扎实推进“车让人、人守规”活动。
   C 虚工作实打实 以内驱力激发文明创建各主体
  8月18日,市民李叔叔在干净整洁的马岔农贸市场购物,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舒适环境。
  换新姿、亮新颜、展智慧。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志丹县的农贸市场,无论是外在颜值还是内部管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量大面宽,因此宣传动员全社会参与方可达到创建目的。在具体的创建中,县上始终把宣传舆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出力的创建氛围。
  自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在志丹县的主要街道路口、斑马线周围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吹着哨子,拿着小红旗,尽职尽责指挥着过马路的每位行人,成为了该县创文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红灯,请大家在等候区内等待;过马路不要接打电话,要注意安全。”这是来自审计系统的志愿者张倩一天对过马路行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创建文明县城以来,有好多志愿者在十字路口、交通要道进行及时的疏散。我有好几次都是被文明志愿者挡住了,过马路的时候他们教导我,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在他们的指导下,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做一个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市民王先生说。在志丹,“红马甲”无疑是这个夏天最亮丽的风景。
  无论是在烈日下,还是在风雨中,累计共有数百名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每天都准时出现在志丹的各大马路路口,开展文明劝导活动,文明礼让、有序排队成为志丹市民的一种习惯。
  在志丹县的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已经成为常态。
  志丹县按照文明县城全域创建的思路,在县有中心、镇有所、村有站的体系下,不断充实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发展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一方面,狠抓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文化活动,坚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传播主流价值,倡导家庭教育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在活动中始终注意培树典型,带动大家,以“百名标兵、千名乡贤、万名志愿”为目标,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03支,常态化开展敬老、扶贫、助残、助学、解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承办了2019年7至8月份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先后评选出各级各类道德典型104名。另一方面,创建中着眼长远,坚持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形成制度。建立常态化的领导机制,继续保持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力量不变,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创文工作,分管领导召开推进会6次;建立一体化的保障机制,强化人、财、物支持保障体系,调派千余名干部下沉到创建一线,全额保障创建经费;建立了志愿者优待制度、红白理事会主导的移风易俗制度、城管网格化管理制度等;建立公开化的监督机制,公开举报电话,畅通投诉渠道,依托群众监督推动创文工作;建立规范化的考核机制,将创建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责任考核,评比表彰一批创建先进单位;对敷衍塞责、推动不力倒查追责。
  志丹悄然发生着巨变,这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结果,14万红都儿女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正在谱写着新的旋律和辉煌。然而,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志丹的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