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猎鼓表演现场 贺强传授剪纸技艺 李启峰在厨房切牛肉 王全喜创作根雕作品 走进黄龙,走近黄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真正对“非遗”这两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厚重的文化积淀里来,从特定的气候条件里来,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来,孕育了具有黄龙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龙的非遗传承人,他们对于自己手艺的热爱,饱含着浓浓的情怀:一生只执着于这一件事,不为外界所惊扰,不与世俗社会随波逐流,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匠人精神”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因为文化和文明的江河不断,生命才能生生不息。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黄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新生,唤醒了隐藏上千年的一抹抹浓墨重彩,那一朵朵盛开在无量山上的非遗之花,必将万紫千红、越开越艳。
黄龙猎鼓: 彪悍有力 威震八方
通讯员 窦可军 记者 常青
你或许领略过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和气势磅礴,你或许目睹过陕北秧歌的翩翩舞姿与婀娜多娇,但你或许没有欣赏过黄龙猎鼓的彪悍有力与不屈不挠。黄龙猎鼓,又叫“黄龙斗兽锣鼓”,发源于黄龙东部地区,现在的白马滩、柏峪一带,是一种民间传统的锣鼓艺术。过去人们多用于上庙祈雨、春社庙会,民间称之为“兽鼓”“上庙鼓”“九村九折鼓”“社火锣鼓”。
黄龙猎鼓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代代传承、改良、沿袭,并不断发扬光大,丰富了黄龙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群众用之以丰收庆典、红白喜事等活动,又称之为“喜庆锣鼓”“丰收锣鼓”。它是我国汉族民间鼓舞百花园里一枝瑰丽吐艳的奇葩。2009年,黄龙猎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黄龙猎鼓服饰造型古朴、立意新奇,鼓舞动作优美、彪悍有力,鼓乐节奏明快、震撼动人。在表演时,一般分广场表演和舞台综艺演出2种,气势宏大、壮观威武,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黄龙猎鼓文化。其表演方阵可大可小,演员人数可多可少,一组为2鼓2镲2花杆,共6人,一般方阵由60、120、300名男性(花杆手也可是女性)青年组成。表演者面戴虎、豹、熊、狮面具,身着象征兽衣的鼓手代表凶猛的野兽;披肩长发,头戴冠冕,手持花杆敲锣击镲的演员代表黄帝部落的先民。表演过程分为“出巡、兽现、围猎、欢庆”4个部分,向观众生动展现了黄帝时代汉族先民们围猎、狩猎的壮观场面,展现出古黄土高原人改造自然,不屈不挠的刚劲风骨。
黄龙猎鼓起源于公元六世纪初的后魏时期。从古黄龙地理环境考据,“自生”说认为50万年前,当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屏障还是一片汪洋的时候,唯独黄龙地域是露出海面的“小岛”。这里山峰奇秀,层林密布,虎豹野狼出没,人迹罕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繁衍生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生存条件,运用刀、斧、锣、鼓“驱虎豹”,与野兽搏斗,与自然抗争,靠采集和狩猎维系生活,显现了锣鼓、棍棒、花枪、铜器的震撼力量。
据考证,距古蛟龙镇(现在黄龙县白马滩镇)西15公里处,有个九龙山,从九龙山巡视开去,山峰排列活像一处梅花方阵,东边是老虎脑;西侧称豹子岭;南面叫熊掌坡;北端有狮子石林。据说,九龙山得名于黄帝时代,民间又传说这里是黄帝的练兵场。相传,在遥远的古代,部落氏族争雄称霸,天下混战,炎黄两军为排除异己,与九黎部族首领蚩尤,在今河南新郑进行了一场激战。由于蚩尤无比凶猛,又有法术和功力举世无敌的夸父为他叱咤沙场,使炎黄两军屡遭惨败,损兵折将,甚至有灭绝之险。东海龙王闻讯,差遣9位龙子,把轩辕黄帝从困阵中解救出来。自从轩辕黄帝有了“九龙捧圣”贴身护卫,又到各地访将纳士,重整旗鼓。后来,他带领9位龙子来到九龙山,收降了虎、豹、熊、狮四路兵将,在此地又将四路兵马集训了七七四十九天,根据本领武艺高低封虎为“先行王”,并在老虎额头嵌上“王”字这个权威性的指挥标志。黄帝率领这支庞大的虎、豹、熊、狮勇猛上将,无敌于天下,与蚩尤殊死激战,将其一举擒杀。这个故事恰巧印证了黄帝时代天下大战,黄龙山区是轩辕黄帝的练兵场一说,古老的黄龙猎鼓也印证了远古的黄帝文化。
黄龙猎鼓世代传承,经久不息。随着人们“狩猎”情调的演变和各个时期民间民俗文化的同化,逐渐形成了这块土地上独特的“鼓舞”艺术风格,延续着古黄龙人的文明,见证着黄龙人文历史的变迁与发展。
黄龙猎鼓,全国独一无二,也是世界唯一的锣鼓艺术,是陕西文化之瑰宝。2006年,黄龙猎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以传统的鼓舞艺术,原生态的面具、服饰,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艺术界专家的认可。
2018年,黄龙猎鼓迎来了艺术的春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与创新发展机制得到了健全,县文广局按照以点带面、自上而下,分阶段、分步骤的方式培训猎鼓队员,组建了颇具地域特色的黄龙猎鼓队伍。这支队伍参加了“爽游黄龙避暑季”“陕北过大年”等大型文艺活动,展示了黄龙猎鼓的风采,同时,为全县普及黄龙猎鼓储备了教练人才。县教育局组建校园“黄龙猎鼓队”,在全县各中小学做好青少年学生黄龙猎鼓学习和传承工作,形成了“县乡有猎鼓队、城乡有锣鼓声、人人会打猎鼓、都是传承人”的局面。
贺强 始于热爱 剪出精彩
通讯员 王华 记者 常青
剪纸,一种镂空艺术,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都说中国剪纸看陕西,陕西剪纸看陕北,在黄龙县就有这么一个00后小伙,历经12载,用一把剪刀剪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刚满20岁的贺强,是土生土长的黄龙人,就读于西北大学软件学院广告设计专业,现任陕西剪纸协会副主席、三秦文化研究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延安市剪纸协会副主席,也是黄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贺强为代表的黄龙剪纸,融合了陕北剪纸和关中剪纸的风格元素,既剪人物又剪动物,同时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创作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剪纸作品。
幼年的贺强,看着奶奶剪纸,被上面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场景深深吸引,兴趣使然,岁的他,就开始拿起剪刀剪出自己心中的憧憬与美好。写错的作业纸、妈妈做衣服剩下的布片、路边捡到的树叶,都成了他练习剪纸的材料。
十年磨一“剪”,贺强用12年时间,诠释着一名剪纸艺术家的热爱与执着。其间,他求学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的每个省区,拜访有经验的老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和他们学习剪纸技巧,听他们分享每幅作品背后的寓意和故事。学艺的路是艰辛的,但贺强一直在默默地往前走。研习剪纸6年后,贺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2014年,开始陆续出作品,其作品既有南派之精细,又有北派之粗犷。
因为热爱,贺强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河西大地的村村落落,深入挖掘整理了河西流域的民间剪纸,创作了大量反映河西民俗文化的剪纸艺术作品。先后获得三秦杯全国剪纸大赛中铜奖、潼关杯全国剪纸大赛铜奖等,曾代表陕西省赴日本参加第二届全国剪纸大赛并荣获“全国十佳剪纸能手”称号,作品被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博物馆收藏。2019年,获得第三届全国剪纸大赛优秀奖。
走进黄龙县文化馆主办的“全国脱稿剪纸培训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10米长的剪纸作品,这是贺强在2019年7月高考结束后,用四天三夜的时间剪出来的,作品取材于陕北民间传统的结婚习俗,贺强巧妙地将各个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而成,取名《陕北婚俗》,作品上新郎、新娘、媒婆、货郎,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学习剪纸要守得住初心,付之于耐心,我们的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人文气息。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习俗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用剪纸的形式记录下这些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我觉得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贺强介绍说。
10多年来,贺强用坏了50多把剪刀,先后创作出大大小小8000多幅作品。这些大小不一的作品,将自然中的物象进行联想并赋予特殊意义,讲述着春夏秋冬季节更替,记载着生老病死万物更迭,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2019年9月,贺强在通过艺考、高考后顺利被西北大学录取,获得校方场地、资金、人员全力支持,同月,在校内成立“贺强剪纸工作室”,现有成员16名,均为来自学校各个院系的学生。工作室为成员们提供了研习剪纸艺术的场所,课余时间,贺强便在这里教他们剪纸,大家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剪出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此外,工作室还设计制作衣服、抱枕、丝巾等各种具有剪纸元素的文创产品。成立以来,工作室先后在西安周边举办公益剪纸活动15场,为广大剪纸爱好者分享心得、传授技巧。
贺强说:“我会一如既往地研习剪纸艺术,毫无保留教授剪纸方法技巧,一定要将剪纸这门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用作品塑造自己,用作品记录生活,用作品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00后剪纸艺术传承人的艺术生涯才刚刚开始,黄龙剪纸未来可期。
李启峰 专注泡馍 精工细作
通讯员 白杨越 记者 常青
泡馍,对于我们陕西人来说并不陌生。这种传统美食,得以传承、经久不衰,离不开一些人的传承与守护,李启峰就是其中一个。
上世纪30年代起,李启峰的祖辈在山东做泡馍。1979年开始,李启峰的爷爷开始在黄龙县城做牛羊肉泡馍,2009年,35岁的李启峰继承了家里的泡馍店,他是家里泡馍手艺第六代传人,也是黄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初见李启峰,他正在厨房忙活,和我预想中不一样的是,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熟练而细心地在厨房为客人做饭。
早上10点,店里已经坐满了人。李启峰家的“清真牛羊肉泡馍馆”始终客聚如潮。他告诉记者,一碗好泡馍,汤、肉、馍都是重要环节。看似简单,实则有讲究,吃的是味道,讲究的是品质和门道。李启峰说:“泡馍留住顾客的原因一个是味道鲜美,一个就是良心。原材料使用标准严格,为了保证肉品鲜美,几代人经营以来,坚持采购整只活牛羊,不使用‘病牛羊’,不用注水肉,按照伊斯兰教的风俗对牛羊进行宰杀,6个小时内放入-26℃的冷库中,保证口感,有时候从乡下采购回来牛羊,感觉身体稍差的话,会在自家后院喂养几天,确保肉质安全。”
肉质有保证,做汤也讲究。牛骨下汤,文武火相继。为避免羊骨的膻味,李启峰家只做牛骨汤。肉煮到多烂、汤熬到多浓,中间这个度的拿捏非常难。配料的比例,火候的讲究都是一锅好汤的关键。原汤,是牛骨头、优质牛肉加上家族特制秘方及黄龙花椒,白芷、牛油等佐料熬制4-6小时而成。高汤,是由牛骨熬制而成,不添加任何佐料。客人来的时候,高汤加上原汤,加上鲜葱丝、盐、些许辣椒,一碗鲜美的牛肉汤就出锅了。有了好汤之后,就要在馍上下功夫。李启峰家的泡馍不用机器碎,而是客人自己掰馍。陕西人爱掰馍,一则为体验手工之乐,二是一边掰馍一边拉家常、谈生意。在他看来,市民和游客品尝的不仅仅是一碗泡馍,更是对文化的品鉴。
记忆中的味道最是诱人。小时候,在某家店常吃的一道菜,长大后却再也找不到那家店,找不到记忆中的那种味道。李启峰的泡馍,四十年一个味儿,很多黄龙人都是从小吃到大,在外地上学的、打工的人回到黄龙都要来吃上一碗。在与食客聊天时,大家都称赞道,“这么多年,器具变漂亮了,店面变大了,但是味道始终都没有变过。”
几代人经营,招牌打起来了,有很多人想加盟,但是李启峰一直都没有迈出去这一步。因为这么多年,家里几代人一直坚守初心,采购活牛羊,保证肉品安全,他怕别人不能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下去,“利益驱使下,很多人难以坚守”。
李启峰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散养活牛羊货源少,很多又达不到标准,导致他家成本比同行要高,但他说,“买不到放心的肉,即使关门也不将就。我只是想把这个味道传承下去,让黄龙人的子子孙孙都能吃到这个味道。”
王全喜 以“刀”为媒 化“朽”为奇
通讯员 段导茹 记者 常青
走进王全喜的小院,整洁又典雅,不大的院子错落摆放着几盆松树盆景,盘根错节的根雕花架为院落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头顶茂盛的葡萄枝叶支起绿色凉棚,一串串紫色葡萄垂挂下来,惹人喜爱,一个温馨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而在院子的角落里,一段腐烂、干枯的木头斜倚在墙角,与院落的精致格格不入。
“这块木头不要了吧?”
“要,我准备用它雕只鹰,你看这块凸起的地方是鹰嘴,两端是翅膀……”
常人眼里的“无用之材”,在王全喜看来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随便一段“朽木”,经过他的精雕细琢也能变成精致的艺术品。
王全喜是黄龙县根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黄龙根艺的领军人物。从事根雕事业已有30余载,数十年如一日对根雕艺术的执着追求,造就了他精湛的技艺。他创作的鸟兽栩栩如生,佛像神态各异,笔挂、茶台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延安市重要的旅游产品之一。
跟随王全喜来到他的工作室,展厅里,姿态各异的根雕整齐地摆放着,震撼、精巧,让人目不暇接;工作间里,奇形怪状的树根杂乱地堆放着,一张长条木桌上,手锯、凿子、木锉等各种雕刻工具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这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是在这里创作完成。“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工作中的王全喜,神情专注,沉着少语,但说起根雕作品,他如数家珍,从材料来源,雕刻意向、手法,制作过程,一一向记者介绍起来。
“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要创新,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在与王全喜的交谈中,他提的最多的就是创新。“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根雕发展也要顺应时代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每天看着新闻报道,王全喜深受触动,“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也想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期间,他以“严防疫情”为主题,历时两周,雕刻了一座长42厘米、宽28厘米、高18厘米的作品《村庄》。以“刀”为媒,王全喜用自己的作品传递着抗疫正能量,用自己的一双巧手,书写着一段抗疫“记忆”。
受疫情影响,王全喜的根雕生意也受到强烈冲击。脑筋灵活的他尝试“转战”到网络平台售卖,“现在,人的居住环境都在改变,大型的根雕已经不太适宜。”考虑到这些,茶台、花架、笔挂、笔筒、烟灰缸等小件根雕便成了他的首选。1月2日,他在抖音上发出了第一个根雕花架的视频。“1个茶台就几百块钱,大众都能普遍接受,你看这个茶台在抖音上1分钟就卖出去了。在微信上,最快的是4分钟卖出。我在网上到现在一共卖了有6万多元。”王全喜一边划着手机,一边高兴地说道。
最初,王全喜只是单纯地将作品发上去,后来西安一个朋友建议他,把作品和制作的整个过程一起发出来,这样顾客对于作品的演变过程,就有了更加真实直观的感受。“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制作视频,一点一点学习,现在顾客看了视频,就知道咱的东西货真价实,从一段木头到一个成品,也能体味到里面的‘匠人精神’。”王全喜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根雕摆件,喜欢纯天然的东西,根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这些年,我也带了十几个徒弟,有黄龙的,也有洛川、宜川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这份手艺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根雕,喜欢根雕,让黄龙根艺的名号越来越响亮。”王全喜说。
黄龙非遗介绍
黄龙县地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东南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5万年前古“黄龙人”在此繁衍生息,开创和延续了人类文明,这里积淀并呈现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着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6大类112项,其中省级保护项目4项,市级22项、县级86项。最具代表性的“黄龙猎鼓”“黄龙根艺”“中蜂养殖”及传统鼓乐、书画、戏曲和民间手工技艺等省、市、县级名录项目34项,同时,有非遗传承人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