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想出好法子 走出新路子 鼓起钱袋子
——延安市消费扶贫工作综述
  记者 谷嫦瑜 实习生 苏玥苗
  “冯庄贫困户自产的新鲜蔬菜、老锅盔、老月饼,大家快来尝一尝、看一看……”9月13日,宝塔区冯庄乡乡政府组织部分合作社、村民,集纳全乡贫困户、农户家种植、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来到城区街头摆摊销售。
  “我昨天卖了70多箱,今天又准备了60箱,估计都能卖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办了实事、办了好事。”9月9日,子长市“人人携手献爱心,消费扶贫在行动”主题活动现场,余家坪镇脱贫户贺志清一边向现场群众推荐他的葡萄,一边感激地说。
  ……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我市也迎来了消费扶贫的旺季。
  近年来,延安充分发挥农产品、能源、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扎实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推动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围绕产品品质、销售、保障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农特产品优势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变,全力打造老区群众“增收链”“致富链”。
   “一业引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9月4日下午4点,一场田间地头的直播活动在洛川县朱牛便民服务中心朱牛村的果园正式开播。网络直播间里,该村第一书记王浩变身主播,与网友们频频互动,详细地介绍苹果、花椒等系列特色农副产品。两个小时的直播先后吸引了2600余人在线观看,累计销售苹果170多单。
  洛川县苹果网络销售是延安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延安作为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首批整市命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9年,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93万亩,产量350万吨,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产量占全国的九分之一。
  2017年以来,延安持续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后整理,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推进分拣包装、分级销售、冷藏冷链、质量控制、品牌营销等苹果产业后整理,累计建成智能选果线89条、冷气库容121万吨,苹果分批采收、分级销售比例达到90%,2019年后整理带动苹果产值增加30.9亿元。
  目前,延安63%的农业人口从事苹果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带动农民收入以每年近千元速度增长,苹果成为延安种植面积最大、覆盖面最广、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以苹果为主、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为两翼、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一主两翼多元”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特色消费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双管连接”,把农民嵌入产业链
  今年以来,延川县为畅通销售渠道,成立了旅游扶贫开发公司和京丰蔬果营销技术协会,发挥县供销合作社优势,着力搭建扶贫产品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县域内11家农贸市场、果蔬交易中心,以及华润万家、全家福等7家大型超市和100多家企业与贫困户无缝对接,架起了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的直通“桥梁”。
  像延川县一样,延安消费扶贫通过抓好基层组织、龙头企业两个关键,合力组织好产销对接,带动小农户与大市场有序对接。一方面,注重发挥基层组织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脱贫模式,通过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探索创新联农带户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实现“小农户”“大市场”有效对接,以消费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
  同时,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果农,总结推广“企业+果农”“合作社+果农”“企业+合作社+果农”“期货+保险”等20种后整理联农带农模式,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代销合作协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果品实行免费上线分拣,解决由农户到用户的堵点,打通由产品到商品的连接,切实把贫困户嵌入产业链。
  “三个环节”,提升消费扶贫产品市场竞争力
  作为苹果大县,洛川县制定颁布了全国唯一的地方《苹果产业技术规范》,推进苗木、园艺、储藏、营销全产业链标准化。建成了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做到了苹果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成为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县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认证,成为世界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绿色苹果基地,实现了洛川苹果“带皮吃、论个卖”。
  消费扶贫要长久发挥作用,不仅要有可靠的销售渠道,还要有满意的消费体验。延安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持续加强对产品质量监管,用制度保障“延安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把消费潜力变成脱贫推动力,增加消费扶贫的可持续性。
  利用延安苹果大数据平台和二维码贴标追溯管理,延安实现全市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全覆盖;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定“延安苹果、洛川苹果”标准综合体,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40余个。全市共有60个供应商108个产品被纳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单》,82个供应商198个产品通过市级审核。
  通过打造全域全类扶贫农特产品品牌,延安包装推出32款农产品,“延安苹果”“洛川苹果”成为区域共用品牌,“洛川苹果”位居中国水果类农产品品牌价值榜首,“黄龙核桃”等8个农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延安小米”等29个农产品品牌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持续开展“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线上营销”活动,规范线上线下“提货卡”和公共品牌管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大平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延安是最佳苹果优生区”“延安小米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是陕北三大杂粮之一,欢迎大家下单抢购”……9月8日,抖音主播“岳老板”岳彩彬公益扶贫助农延安行直播活动在延安新区举行,成为延安农产品销售的又一热点新闻。
  今年以来,延安通过加强流通基础设施供给,健全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扶贫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建成1个市级电商孵化中心,13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12个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798个乡镇村电商服务站点,877辆快递配送车,为贫困户提供免费办公、产品展示、技能培训等服务;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全市注册网店、微店超4万户,上半年网络交易额38亿元,同比增长13%。搭建农副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惠农网”完成延安扶贫产业带建设,注册店铺3508家,线上交易额2251万元。2020年上半年,共开展“听延安故事·助消费扶贫”等直播销售活动2512场,销售农特产品6923万元。
  “2019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扶贫会(延安)活动”,完成采购合同10.19亿元。举办“2020年延安特色农产品走进深圳过大年活动”,现场销售农产品近200万元。开展“迎新春欢乐购·消费扶贫年货节”活动,帮助贫困户代销产品2000余件。
   “五个统筹”,形成工作整体合力
  “我们周湾镇的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物质,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蔬菜……”9月8日上午,中国石油延安销售分公司的“消费扶贫情暖圣地”内购直播会正在火热进行。
  中石油的消费扶贫内购,正是延安“五个统筹”的具体实践。通过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延安调动各方参与消费扶贫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充分释放消费扶贫的政策红利。
  16户市属国有企业累计投入资金7.7亿元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全市预算单位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共注册管理账号2357个,完成交易额67万元。同时,建立“国企+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模式,上半年帮助销售农产品1700万元。在珠三角、长三角建立了办事处和中转仓,售出的苹果接近总产量的70%。苏陕扶贫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622万元。
  上半年,延安共培训电商、第一书记等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人,带动贫困户应用电子商务创业642人次,实现贫困户增收343万元。市级领导多次走进直播间,以网络直播形式宣传和销售农产品。全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捐资捐物”等形式参与消费扶贫,参与社会组织突破1000家,帮扶资金达1.7亿元,受益群众约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