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吴起县铁边城镇杨庙台村第一书记李向卫
    ●李向卫(左)和村民查看谷子长势
  记者 彭琛 通讯员 徐志全
  “‘五年扶贫路,一生扶贫情’,杨庙台的山山峁峁、家家户户我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这些年与支部一起抓党建促脱贫,和村民一起抓产业促增收,我见证了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这些共同奋斗的时光是我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翻开吴起县铁边城镇杨庙台村第一书记李向卫的扶贫日志,里面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李向卫,陕西榆林人,他和杨庙台村结缘于扶贫工作。2013年李向卫作为选调生来到铁边城镇政府工作,2016年他开始担任杨庙台村第一书记兼村党支部书记。
  杨庙台村属山川结合村,辖8个村民小组221户892人,土地面积23.1平方公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10人。多年来,受矛盾纠纷、上访频繁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制约着村里的经济发展。如今,在李向卫的带领下,杨庙台村贫困发生率由12.2%降至0.4%,42户106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发展产业保销路
  既要撕掉软弱涣散村这个标签,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乡村振兴战略在杨庙台落地生根,李向卫的驻村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为了能找准发展思路,李向卫多次主动到队长、老党员家里谈心交流,并且经常骑三轮摩托车为孤寡老人送煤、送水,组织维修村组道路、清洁环境卫生,短短几个月时间,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村里的“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精气神,他的工作也逐渐有了头绪。
  经过调研,李向卫为村上提出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企业帮扶、群众受益”的发展思路,在村上的2000多亩川台上发展苹果产业和小杂粮种植,并带领部分农民去宜川、甘肃静宁等地参观学习,多次邀请技术人员进果园给果农讲授栽植技术,彻底解决了村民不愿意发展苹果产业的难题。目前,全村种植山地苹果300多亩,贫困户种植面积85亩。
  更让人欣喜的是,村里900多亩小杂粮借助机井灌溉连年丰收,亩产小米达300多公斤。李向卫和村上的宏盛小杂粮加工厂达成种收协议,春季由加工厂为贫困户赊销农家肥,秋季优先收购粮食,解决贫困户的资金周转难题。
  李向卫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村小杂粮加工厂把农户的谷子、红豆、绿豆、荞麦等小杂粮收购后进行加工、包装,然后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线上每天可销售100多单,线下保障游客和过往人员购买,仅小杂粮一项产业,我们村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为民办事解民忧
  “养蜂是最适合我的活儿,要不是李书记帮忙,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杨庙台村建档立卡户高建军一边说着,一边忙着清扫蜂箱周围的尘土。高建军从小家境贫寒,下肢重度残疾,家里唯一的产业就是2箱中蜂。“为了能让高建军扩大中蜂养殖,我们在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又协调帮扶单位争取了5000元。”李向卫说。如今,高建军家中蜂达20多箱,年收入近万元。
  杨庙台村引峁子组在册建档立卡户许仲悠在2018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这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得知这一情况后,李向卫及时赶到许仲悠家中,鼓励他要坚定信心,并与村“两委”和镇民政站协调沟通,将该户纳入低保范畴,并通过民政救助、争取社会关怀等方式为其解决了1.2万元医疗费。
  “李书记经常来我家看望我,给我讲政策、树信心,今年8月份,我在县医院治疗期间又花费了7000多元,经过报销,我本人只花费了七八百块钱,真是赶上了好时代、遇到好干部。”许仲悠说。
  如今的杨庙台村,在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建设百亩果园、入股劳务公司、发展光伏发电和培育特色种植”的发展模式,建成百亩果园示范点1个,入股劳务公司和光伏发电项目各10万元,发展南瓜、谷子2个百亩特色种植示范点,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依托电商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开展“消费扶贫”,为群众销售杂粮、蛋禽畜等农产品。
  “目前,我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已初具规模,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果园管护力度,大力发展大棚种植业和小杂粮种植加工一条龙产业链,流转集中连片土地建成高效农田示范带,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向卫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