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星空下的逐梦人
——《张兴源文集》序
  高建群
  兴源和我认识得很早了。当年我在《延安报》编副刊的时候,就知道他,见过他。他出道很早,而且一张口就语惊四座。那首当时给他带来声誉的朗诵诗《献给青年》,就是今天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我查了一下写作时间,是1991年3月27日。那阵子是舒婷的风头刚过,汪国真正预热着他即将的风靡。记得我1992年去北京交稿,见到我的责编朱珩青女士。朱老师说,她的一个老部下小汪,突然火了,火得一塌糊涂。还记得我1995年去大连开会,参观时和舒婷坐在一起,我说,向你致敬,你将载入百年新诗史。今天我在阅读这首名叫《献给青年》的长诗时,想起上面那两个诗坛旗帜性人物,我想兴源也许在那个时候,再扑腾扑腾,会进入那个档次的。
  我给很多朋友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观点。我说,当年西安城里有两个大书法家,一个叫于右任,一个叫王雪樵。于右任往远处走,往南京走,往上海走,往日本走,往台湾走。王雪樵是往近处走,往榆林走,往神木走,往二郎山走。结果,后来于右任成了一个世界格局的书法家,王雪樵则成了家乡的一个乡贤。当然我的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说法,人的命运各自有异。不过大抵的规律是这样的。
  兴源后来上了鲁迅文学院,那是中国作协办的。1994年10月中旬,我去北京送稿,鲁迅文学院领导得到我到京的消息后,委托兴源邀请我为他们高研班讲一堂课。他说,在我讲课之前,阎纲先生来鲁院讲课时已经提过我了。当学员课堂上问及阎纲:“浪漫派文学一路,在中国当下还有血脉传承吗?”阎老回答:“有的,至少我们还有个高建群,还有个张承志。”人都是爱听好话的,爱听肯定自己的话的,所以我听了这话,心里满足了好几天。
  兴源大约在鲁迅文学院上完学,就又暂别京华,缩回陕北他那一张邮票大小的地方去了。他好像不善于与人交际,别的上过这个文学院的作家,呼朋引类,总是拉扯来一大帮,而兴源静悄悄地独立地做他的事,行走着他的命运。
  2003年年底前,西影厂准备改编筹拍《最后一个匈奴》,女一号将由著名演员史可扮演。史可想提前进入角色,于是,我们去了延安。去时,已经调到延安日报社的兴源和葆铭也都来了。当晚,我们聚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左拉、莫泊桑式的“梅塘之夜”。
  我们又断了联系许多年,但我知道他还在写作。他那脚蹬旅游鞋、一身牛仔服、蓬松着头发的形象,也总叫我时时想起。这好像已经成为他的固定形象。我第一次见他时,他就是这身装束。最近这次,他背着厚厚的四大本文集,来约我写这个序时,亦是这身装束。
  陕北人的脸上,永远带着一种愁苦的表情。而兴源,除了这份愁苦之外,还有一种恍惚,一种被文学这个魔魇般的东西死死缠住、死死箍住、无法挣脱的表情。那情形,仿佛是白雪公主被施了魔法,锁在一座塔里一样。
  这次兴源来到西安,当他把那四卷本文集递到我的手中的时候,我抚摸着书的封面,百感交集。我痛彻地感觉到了,他一直在努力。这是一位被雪藏、被社会忽视和怠慢的作家。我长叹一声,铺开宣纸,为这部文集写下这么一段话:
  “在陕北高原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上,横七竖八躺倒着许多的失败者。但是一代又一代,仍然有最勇敢的人们踏上道路。他们相信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出现,他们愿意把自己当作祭品,为缪斯之神献上。
  “这是宿命。一代又一代陕北人的宿命。而我在这里着重想指出的是,从他们仰望星空,产生这种梦想的那一刻,从他们战战兢兢,从自家窑院迈向大世界的那一刻,他们就是胜利者了……”
  这段话后来在网上发了,引起一片赞声。一位凤凰卫视的编导在网上说,你的“他们仰望星空,产生这种梦想的那一刻”这一段话,让他们这些“在路上”的人们,听了热泪盈眶。
  接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延安要开个“张兴源作品研讨会”,请我写个贺信。于是,在楼下的丰庆公园里,一条石凳上,我用手机短信,写了下面的话:
  “延安市作家协会:欣闻张兴源文学作品研讨会召开,谨致以祝贺之意。我因为琐事多,无法抽身,要么,真想去见一见各位老朋友,吃一吃志丹的羊肉。兴源是从志丹、从延安走出来的作家。志丹县是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前身之一,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简称文抗)的成立之地。所谓的‘保安人物一时新’。而延安,当年则更是走出过一批文艺大家。我想,延安之所以代有人才出,与这些前辈的文学感召有关(他们给了后来者一个高度),与这块土地深厚的文学底蕴有关。而作家张兴源,正是这陕北作家群中,佼佼的一个。
  “他出道应当有三十多年了吧!三更灯火五更鸡,笔耕不辍,勤勉有加,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写了这么厚的多卷本文集,且具有较高的质量,这些都叫人感动。一个社会的人,他同时还得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职责,社会的人生俗务。兴源能将这一切都做得这么好,实属不易。
  “当年兴源上鲁迅文学院时,还是一个翩翩然追风少年,一身牛仔,英姿勃发,跳跃着走路。如今已经六十初度,都有些老意了。岁月啊,且让我们诅咒它。最后,借这个机会,问候所有延安的同道!高建群。2020年7月7日于西安。”
  研讨会据说开得很成功。会上宣读了我的贺信,同时也宣读了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先生的贺信。培元也是一位从延安走出来的作家,他能写很好的小说,当年也曾经踌躇满志。
  想来爱英、翠琴、志旺、厚夫、小溪、世华、葆铭、侯波等延安文坛的大佬们也都来了。一地一域,总有一些人物存在,他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担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我在许多场合讲过,支撑起中华文化大厦的,正是散布在广袤大地上的这些可敬的人们。
  兴源以他近四十年的诚实劳动,收获了这厚厚的四卷文集,如今请我写序,我不能敷衍,尽管我很忙。于是我把这四卷砖头一样的书,从工作室搬到家里,一篇一篇地看,一本一本地读。
  文集四卷,第一卷是《张兴源诗选》,第二卷是《张兴源散文选》,第三卷是《张兴源报告文学选》,第四卷是《张兴源通讯特写选》。
  我认真地读了这些文章。我是依次来看兴源的作品的。我还是喜欢他当年写的那些诗。那一阵兴源的诗写得真好,捧着这些诗稿像捧着一团火。陕北人心气高,在志丹那个山旮旯打呼噜,他希望全世界都听到。他写故乡的诗,他对杏子河的赞美,他的长诗《岁月》和《土地》,这些都是真正的诗,一流的诗。他是一位天生的诗人。读完诗集,再读散文集。他的那些怀乡思亲的散文,那些作家论,都是些可读的好文章。尤其是那组文言散文和文言小说,写得真好。由此,我真诚地感觉到了,他像一个魔术师和“阴谋家”,在他的斗室里,一砖一石地建立着自己的艺术帝国,他希望得到理解和肯定。他相信,我是一位长者,是多年的朋友,是他命中应该出现的那个人。
  那些纪实类文字,我也都浏览过了。这些文字,一方面是对这块土地的赞美,对那些人们的赞美,同时也挣点稿费,让他的家人过得更好些。全国各地的文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你得向生活低头。记得我那一年去榆林,我问榆林的朋友:“当年我联系的那些作者都到哪里去了?”他们说:“都去给企业写报告文学了。”那一年我去深圳,给房地产老板打工的人物,竟是王小妮和徐敬亚。我说:“你们是朦胧诗的标志性人物,怎么沦落到这地步了?”他们说:“我感觉良好啊,生活得很滋润啊!”听了这话,我不知说什么好。
  好了,这篇文字,就写到这里吧!
  谨以这篇文字,向兴源的文学成就祝贺。印象派画家雷诺阿说:“当终于买得起上等的牛排的时候,我口中的牙齿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我,常有这样的感慨。于六十初度的兴源来说,大约亦会有这样的感慨。
  不过还有一段日子的,我们还可以做许多事情的。也许我们在不经意间,又会抱一个大部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