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迈向立体交通新时代
——写在延安城区二道街地下隧道通车之际
    ●9月30日上午,二道街地下隧道正式通车    记者 邓志宏 摄
  记者 苏舟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血脉与骨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以及私家车的普及,城市道路资源愈发紧张,城区交通拥堵情况日趋严重,急需建设更高层次的道路,改善城区内部交通条件,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
  延安的二道街更是如此。
  对于大多数延安人来说,二道街不仅仅是一条道路,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个符号、一处地标、一种文化。可事实是,承载着几代人集体记忆的二道街,终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
  中心街越繁华,二道街越拥堵。通行难,停车也难。不少市民说:“平时去中心街,找个停车位很不容易,高峰期更难。”作为城市最古老也是最繁华的商业圈,中心街仍是各商家的首选之地。然而,城市规划相对滞后,人与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1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施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旨在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步伐,有效解决道路交通拥堵,保护抗大革命旧址及恢复古城风貌。
  2019年3月20日,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开工后,市城改办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理念,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疏解地面建筑密度,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科学论证规划,精准策划包装,与拥有多年从事全国人防工程、地下空间投资管理、资本运作经验的中防联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共设施企业代建、商业设施市场化运营的建设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作为施工方的福建鼎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也是克服重重困难。项目总工程师周福说,项目的设计、征拆、原料、组织等难度很大,既要保证质量,还要保证进度。尤其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施工的难度更大。
  他说,除土就是一个大问题,白天不能施工,只能在夜间外运,然后又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交叉作业也比较多,要保障施工的安全和周边的安全。他表示,在这一年多的建设中,要感谢延安人民的大力支持。
  中防联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耿振铭说,今年端午节,现场所有工人放弃节假日,在工地不分昼夜地赶工期。目的就是让延安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尽早投入使用,让市民能够享受24小时过街,也让全国的旅游者到延安,能够感受到延安整个城市面貌的彻底更新。
  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永远是头等大事。
  今年6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来到项目施工现场,实地察看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指出,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抢抓有利施工期,优化施工组织,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日建成投用。
  高站位决策,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施工,高质量完成。历经一年六个月,项目建设者们以非凡的毅力,砥砺前行,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克服了工期时间紧张、征地拆迁量大、施工环境复杂等困难,终于于今年国庆节前一天正式通车,实现了以实际行动向国庆献礼、向全市人民如期兑现的庄严承诺。
  9月30日上午10点,在位于南门坡的地下隧道入口处,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宣布:二道街地下隧道正式通车!这标志着延安城区道路进入立体时代。立体交通势必加速城区经济、产业、生态、人居的华丽蝶变,让这座承载着众多人记忆的老街道焕发出新活力。
  10月1日下午5点,记者驾车从南门坡进口驶入,不到2分钟,就从北门口驶出。这条全长1.15公里的隧道,极大缓解了市区的拥堵。
  记者在行驶中看到,车道入口设置了限高三米的限高架,有安全电子屏,作为车行道的指示标识,对人力和非机动车禁止驶入,都做了明显的标牌标识。进入车道后,7米宽的车行道分成单向双车道行驶,地下车道使用功能都有,5组37千瓦功率的风机一共10个,可以进行双向排风使用。总之,整个地下通道采光照明、消防设施、地上标记、安全通道等各方面功能都相当齐全。
  中心街地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实施,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通畅,为延安城市发展开启了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