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山移民安置小区 村民在分拣西红柿 下寺湾蔬菜示范园区 白涛询问村民秋收情况 程家纸坊村村民正在听致富故事 记者 彭琛 通讯员 范筱霞 李帅
金秋十月,行走在甘泉大地上,水净、村美、民富的美好图景徐徐展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手告别贫困的人们正在又一个丰收时节里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年以来,甘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紧盯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全面奏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乐章。
1 “聚合力”,尽锐出战打硬仗
“每茬蔬菜上市时,白书记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联系菜商,空闲之余还会教我们在网上销售。”提起甘泉县桥镇乡新庄科村第一书记白涛,村民李张女赞不绝口。这位手勤心热的第一书记,已经成了新庄科村人人夸赞的“好后生”。
以前的新庄科村是出了名的“难缠村”,乡邻不合、上访频繁。2018年,白涛挑起了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步步开启了新庄科村的“转型”之路。为了让贫困户建立产业,实现长久致富,白涛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全村共有日光温室大棚和蔬菜弓棚64座,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在甘泉县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好后生”的还有石门镇魏家沟村第一书记崔院强。“刚来时村里矛盾重重,尤其是村干部之间不团结,我便积极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崔院强说。后来,村干部之间关系逐渐缓和,崔院强便和村干部一起带领菜农外出学习,为了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崔院强还请县蔬菜局技术员现场指导。2017年年底,他将30万元村集体经济注入陕果集团甘泉试验场,为村上争取到前3年每年3万元的分红,3年以后每年保底1.5万元分红,将红利60%分给贫困户,40%留作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他还引导在家的老年人、贫困户发展养鸡、中蜂等产业增收。据统计,2019年魏家沟村人均纯收入比全县人均纯收入净增160多元。
近年来,甘泉县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和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的政治优势,将“八办两组”增设为“十二办三组”,并建立了“脱贫攻坚周例会”工作机制,发挥指挥部牵头抓总、统筹推进作用,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建立“县级领导联村、部门单位帮村、乡镇党政正职包村、工作组驻村”帮扶机制,落实各级包扶责任人1634人次,择优选派第一书记63人。在此基础上,甘泉县还实行挂牌督战制度,落实督战县级领导2名,挂牌责任部门7个,以督促战,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督战队”现场问效,对驻村工作队工作、包扶干部入户、包扶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严管实督,发现问题现场督办整改,对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影响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形成了科学领导、系统作战、网格管理的齐抓共管大好局面。
2“固根基”,全面提升完设施
“以前在农村想都不敢想,现在只需要花1万元就能住进城里的楼房。”劳山乡林沟村村民刘上年坐在太皇山移民安置小区院子里高兴地说。
过去的林桥沟人,祖祖辈辈住在窑洞里,遇到下暴雨,村民们就要提前挖好排水渠,夜里还要随时关注降水量,防止山洪冲毁窑洞。“以前最害怕发洪水,到了夜里几乎不敢合眼,一家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今,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房屋被冲毁了。”看着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楼房刘上年感慨地说。
近年来,甘泉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落实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乡村治理联动联创为抓手,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建成太皇山、曲里、西门坪集中移民安置点,全县共有298户1002人搬进了新家。
走进甘泉县石门镇和平村,干净的道路、醒目的宣传墙、整洁的文化广场,质朴的村民们在“美丽乡村”享受着午后的休闲时光。“夏天的时候我们把烂墙头拆除干净,门口又种了些花花草草,现在出来走走感觉舒坦多了。”和平村村民刘立军说。
和平村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将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分解到每个网格员与环卫工人,同时开展“美丽庭院”“村庄清洁示范巷、示范户”评选,增强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平村党支部书记魏小东说:“彻底清除了3堆,不仅美化了道路两侧,还可以通过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健康卫生普及,提高村民的健康卫生意识。”看着和平村的居住环境日益变好的同时,与之相隔不远的王坪村也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
“以前放暑假的时候,我的两个孙子都不愿意回来,因为天气一热,院子里的旱厕就散发出阵阵恶臭……现在好了,旱厕改成水侧后,孙子们几乎每个周末都来体验农村生活,帮我喂喂鸡、逗逗狗,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石门镇王坪村村民马笑梅笑着说。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有助于带动普通农民改变过去较为落后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减少了蚊蝇的滋生,大大削减了传染病出现的几率,为农民提供了更安全健康的生活保障。
截至目前,甘泉县39个贫困村实现了通客车、网络信号、通邮快递全覆盖,创新推出乡村治理联动联创工作机制,启动“综合示范、百村整治、万户整洁”行动,栽植绿化树种2.4万株,种植花草358亩,拆除乱搭乱建235处,清理乱堆乱放548处,清理河道388千米,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07座;建成以下寺湾镇张家沟地质文化村、劳山乡杨庄科善邻第一村、桥镇乡闫家湾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为代表的典型示范村3个,评选“净美庭院”示范户650户。
3 “增收入”,多措并举兴产业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吕延龙就起床了,他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提着草料从羊圈走去。“现在有几只母羊到了产仔的时候,我不仅要关注羊圈里的情况,还要保证草料充足。”话语间吕延龙进到圈里仔细地查看羊群情况。
今年35岁的吕延龙是石门镇王坪村人,2016年因给孩子治病,欠下了数万元外债,被村“两委”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在政府的帮扶和鼓励下,他开始发展湖羊养殖产业,从最初的几十只发展到了现在的上百只,成了村里的养羊大户。
近年来,甘泉县坚持“调整结构、抓点示范、产销并重、融合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将以放牧为主的陕北白绒山羊转型为设施饲养湖羊,建成规模化湖羊养殖场24个,存栏数达1.2万余只。
“我今年养猪能赚3万余元,如果连大拱棚和公益性岗位算上,年底收入6万元没有问题。”10月9日,甘泉县石门镇南沟门村村民南昌明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据介绍,南昌明的妻子是残疾人,一家人的开销都压在南昌明身上,日子过得紧巴巴。2016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养了2头母猪,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发展了2座大拱棚,有了产业后的南昌明人也上进,当年年底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发展大棚产业的队伍,过去旧的大棚也面临着改造的问题。“村里有很多过去修建的温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变得老旧不堪,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我的2座旧棚政府帮忙改造后,每棚收入提高了万元。”劳山乡杨庄科村村民杨全明说。
经了解,全县已改造老旧设施日光温室680亩,并在南沟门、梁庄、柴沟河湾、袁庄等村新建大棚806亩,投入生产食用菌约70万棒,预定待种植60多万棒,全县已集中连片种植露地菜2068亩,重点试验示范种植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甜瓜、南瓜、朝天椒等七大类60个品种。
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产量达到8.9万吨,实现总产值4.5亿元。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菜农的种植技术,该县先后举办蔬菜种植管理、病虫综防等各类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技术骨干和种养殖户2200余人次,并建成下寺湾、纪丰2个省级蔬菜示范园区,南义沟、魏家沟等9个市级蔬菜示范园区。
4 “树新风”,志智双扶激动力
“现在的好光景在过去真是做梦都不敢想,很感谢学思堂,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发展的大棚产业也让我用一年的时间就脱贫了。”回忆起在学思堂的场景,桥镇乡刘老庄村村民刘秀莲感慨地说。
经了解,2014年刘秀莲的丈夫因车祸去世,留下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为了供孩子上学刘秀莲选择外出打工。“每天忙忙碌碌赚不到钱不说,孩子也没人照顾,对生活也提不起劲。”刘秀莲满脸愁容地说。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多次上门找她谈心,并邀请她去学思堂听致富故事。“一开始我是勉强去听的,后来没想到越听越入迷,县里的致富能手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刘秀莲说。村干部看到她想发展大棚产业,又让她外出参观学习种植技术,终于在2018年,刘秀莲的大棚建成了,当年就收入了3万多元,当时从菜商手里接过厚厚一沓钱的刘秀莲,眼睛里闪着泪花。
近年来,该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同时,弘扬文明新风正气,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创新建立了“学思堂”,着力讲好“道德、法治、健康、科普”四堂课,拓展群众知识面,已开展道德讲堂50场次、法治教育54场次、政策宣传48场次,受益群众5000余人,并组织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励志脱贫信息400余条,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超有动力,实现了思想上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转变,并开展产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446人次,使贫困户真正掌握一门致富技能,提高了“造血”能力。
与此同时,全县建成“爱心超市”+“垃圾兑换银行”61个,累计兑换物品2.54万件、惠及5300人,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勤劳改变生活,积分改变习惯”的新风尚,并组织“脱贫攻坚”文艺下乡66场次,惠及群众1.3万余人,着力营造“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