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延川县延水关镇庄头村一位枣农正在采摘红枣。 记者 邓志宏 摄 记者 孙文珍 刘建伟 雷荣 通讯员 呼浩浩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最美莫过乾坤湾。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黄河留给延川大地最美的风景,哺育着祖祖辈辈的枣乡人民。
金秋时节,闻着醉人的枣香,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我们的黄河》采访组来到延川县,走进黄河流过的村庄,走进田间地头,感受着黄河沿岸人民群众的火红日月——
黄河岸边枣儿红
太阳缓缓升起,几只小鸟在树林间“啾啾”鸣叫,飞起又落下,庄头村的清晨宁静而安详。
郝九高腰间挂着布袋,深吸一口气,“登登”几下爬到了枣树上。向下望去,红彤彤的枣儿挂满枝头,风儿一吹,如同无数颗玛瑙在眼前摇来晃去。
郝九高所在的庄头村是黄河流经延川县延水关镇的一个山岭村,村中几棵千年枣树见证了村民种植红枣的过往历史,又大又甜的“狗头枣”成为闻名遐迩的延川名片。
“来来来,尝一尝我们正宗的狗头枣!”见到记者,郝九高从树上摘下几颗枣,热情地招呼我们。
庄头村,以枣为业,因枣而富。但在郝九高的记忆中,前些年,红枣留给庄头村人的并不全是美好记忆。
每当黄河岸边红枣丰收之季,就会遇上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快熟的枣儿一见雨水,没几天就裂缝了,没法保鲜,腐烂变质,哪里还有收成?”辛苦一年的枣农“望枣兴叹”,曾经引以为傲的“红果果”变成了枣农的“泪蛋蛋”。
枣农的痛,高永强最懂。现任延川县红枣服务中心主任的他,与枣农打交道20多年,成了枣农们最亲密的朋友。
“必须要改变传统种植管理的方式,改走精细化、高质量的发展路子。”在高永强看来,“贪大图量”的传统耕作已经过时,“靠天吃饭”的旧有思想已成羁绊。
从2016年起,延川县对40余万亩枣园进行提升改造,实行精细化管理。4年时间,全县红枣种植面积锐减至20余万亩。
减产不减量,减产不减收。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高永强的红枣中心一边开展新品种试种,一边带领枣农给枣树“穿衣打伞”,创新开展设施避雨化栽培。同时,每年邀请院士专家跟踪指导,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重新构建起新的产业体系。
“按照青熟枣早卖一批、现熟枣设施种植一批、晚熟枣深加工一批,尽量让每一棵枣树都有收益。”高永强的目标很直接:红枣丰收,农民致富。
在延水关镇新舍古村鲁北荣的枣树大棚里,母亲王兰芳手挎篮子,正一颗一颗仔细地采摘着枣儿。
“大娘,今年的收成咋样?”记者问。
“可好了,娃娃们你们看,这些枣又大又圆,结得又稠又密,收成真的可好了。”王兰芳一边说着一边从篮子里捧出一掬枣儿,递给记者品尝。
“别人的枣树都在露天栽着,咱家的枣树为啥栽到大棚里呢?”记者疑惑地问。
“以前也是在房前屋后的山上啊,可年年下雨,经常绝收。”王兰芳不无伤感地说。
人常说绝处逢生。2017年,爱动脑子想办法的鲁北荣集中连片建起了6亩设施大棚,把枣树从露天栽到了棚内,不仅免遭雨水冲刷,还提早了枣儿上市的时间。
“提前上市15天左右,价格一斤能卖到三四十元,好多人打电话预订,有些人还开上车上门来采摘呢。”提起收成,王兰芳满脸喜悦之情。
现在,鲁北荣的设施大棚是全县红枣示范种植点之一,光红枣一项年收入就达10多万元。
桑塬村有个“马桃王”
刚刚过去的夏天,50多岁的马志明一下子出了名,从桑塬村到清涧县,他被人们戏称为“马桃王”。
马志明是延川县杨家圪坮镇桑塬村村民,靠着一身好苦力,管护着自家的20亩桃园。今年夏天,进入丰产期的桃子长得又大又甜,他从延川一路卖到了榆林市清涧县。
“别人的桃子6斤10元卖不动,我的桃子3斤10元抢着买哩。”一见到记者,马志明就乐呵呵地夸起了自家的桃子。
问起“桃王”种桃的秘诀,老马坦率地说:“就是生态农业嘛。”
2018年,老马的儿子马军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繁华都市的闯荡,回到家乡创业。
养兔子!在与儿子的几次商量后,一家人的创业项目定下来了。在儿子看来,养殖兔子投资少、风险小,兔子的繁殖能力强,投资回本快;在老马看来,自家的桃子和苹果口感差、价格低,兔粪正好派上用场。
老马是种地的一把好手,经验告诉他,果树要长出高品质的果子,必须要搞好种植的前端环节,“动力十足”的有机肥料必不可少。
2019年春,兔子进场了,很快从50只发展到3500只。今年,老马不仅节约了1万多元的专用肥,种植的桃子、嘎啦苹果还因为品质好、口碑好,而吸引了远远近近的人慕名而来。
“有机肥改善了果子品质,顾客买了一回又一回。”马志明说。
养兔种桃,让老马的桃子出了名,一个夏天,老马卖桃挣下了10来万元,这让周围的乡亲们“眼红”起来。在马军的帮助下,全村13户村民也养起了兔子,开始走“养殖+种植”的产业发展路子。
“你说大道理农民不一定听得进去,但比结果比效益,农民自然就形成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共识。”桑塬村第一书记乔风银告诉记者。
农村的变化,农民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当地农民算过一笔账,现代生态农业每亩不仅能节约约2000元的化肥钱,还可增收500元至700元。
晚秋时节,马志明的桃园开始“休养生息”,而9亩丰收在望的苹果园即将开园迎客,“马桃王”的名号又换成了“马果王”。
陕北特产上了美国人的餐桌
把货装满车后,刘锦春掸掸衣服上的灰土,长舒了一口气。目送车辆驶出厂门,他转身回到了包装车间。
作为延川县锦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刘锦春没有大企业家的“势”,更像普通庄户人家的“掌柜的”。
“人手不够的时候,我也上手干活。”农家出身的刘锦春,从小就下地干活,苦没少下,汗没少流。熬过当年“一毛当作两毛花”的苦日子,如今决心要把农民辛苦种植的农产品“一块卖出两块价”。
“我们的小杂粮质优价廉,外地人特别喜欢。现在最当紧的就是要增加产量,把产品深加工、品牌建设做起来,让陕北小杂粮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刘锦春说。
这些年,锦春枣业开启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延长产业链,深挖附加值。从鲜枣到干枣,从醉枣到枣干、从枣酱到蜜饯,刘锦春不断扩展着他的“红枣帝国”,带动农民在全产业链上增收。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吃得饱之后就是要吃得好,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才是人们的首选。我们公司研发了红枣、杂粮、苹果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在锦春枣业公司展室的柜台上,陈列着一个个产品和一块块奖牌,记录着公司一路走来的成长和收获:
创业初期,刘锦春在国内注册“锦洋”“沙滩”等商标,在美国成功注册“梁家河”商标,开启国际化品牌营销;
2012年,陕北红枣漂洋过海到了美国;2017年,陕北小米登陆美国市场,成为美国人餐桌上的珍品;
2019年,锦春枣业的产品出口创汇30万美元,公司带动500多户农民实现产业增收;
如今,锦春枣业在全国27个城市开设省直营店12个、分店20多个,形成线上线下品牌销售新模式……
不只是锦春枣业,延川梁家河大山工贸有限公司、延川百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深耕农特产品深加工,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后整理”,谋划着更大的“陕北特产版图”。
采访中,延川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江虎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延川县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山地苹果、沿黄红枣、川道大棚、沟道养殖”的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实现农业增加值9.89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72元,同比增长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