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2日
富县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肥了土地 富了农民
记者 贺卓 通讯员 张伟丽
  初冬时节,走进富县直罗镇,大型秸秆还田机械正在田间忙碌穿梭,新翻的泥土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田间,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粉碎,留秆长度小于10厘米,然后将其均匀抛洒在田里,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
  富县是农业生产大县,种植近8万亩玉米、水稻及豆类作物。每到秋收后,部分农户将产生的大量秸秆进行掩埋焚烧,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种现象,富县坚持源头治理与全程控制结合,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及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形成秸秆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绿色循环经济链条”,使得昔日让人劳心费力的秸秆变成了今日增加农民收入的“香饽饽”,有效破解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顽疾”,实现了经济和环保的“双赢”。
  “我们现在是全程机械化作业,再不用人力清理秸秆,秸秆打到地里还能当肥料,既减少了经济负担,又避免了环境污染。”正在地里干活的直罗镇安家川村村民王辉说。
  在富县张家湾镇,玉米秸秆打包机正忙碌地穿梭于田间地头,本来杂乱的玉米地里,经打包后,一捆捆方方正正的玉米秸秆整齐的码放在田地里,农户们将打包后的秸秆运回家当作牛羊饲料或卖给养殖场“变废为宝”。秸秆经挤压打捆后,体积缩小,减少贮存占地面积,提高运输能力,同时还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受到当地农民欢迎。
  “1亩地秸秆能打成1吨饲草,平均1吨能卖550元,我的20多亩地光卖饲草能卖1万多块钱,基本能够明年生产支出使用了。”张家湾镇张家湾村村民周世成乐呵呵地说。
  富县张家湾镇共种植玉米和水稻近1.6万亩。针对全镇养殖业规模大的实际,该镇采购了15台饲草打包机,全部投放到1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面开展饲草收贮打包工作。
  目前,富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重点在川道的牛武镇、茶坊街道办、张村驿镇、直罗镇和张家湾镇展开,包括玉米秸秆、大豆秸秆、水稻秸秆、烟秆等。富县农机中心主任段双定介绍说,为了确保秸秆还田工作顺利推进,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对秸秆还田每亩按10元进行补助,对饲草回收企业每亩按3元补助,各乡镇也分别出台了不同政策,每亩按10元至50元进行补助。为了确保机具组织调用,农机中心共抽调县内机具52台(套),协调跨区作业机具22台(套),基本保证了该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机具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