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珍讲述她带领群众种树、让荒山披绿装的故事(资料照片) 记者 李星棋 黄建斌 殷宇峰
初冬的一场降雪,给南泥湾的山间田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一走进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侯秀珍老人家中,她便带着大家来到刚刚建成的家风馆。“这个是毛主席给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题词,父亲在世时嘱咐我们一定要保留传承下去……”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家风馆里,挂了近百幅南泥湾大生产期间珍贵的老照片,闲暇之余,侯秀珍就在这里给前来学习的干部群众和游客讲解南泥湾的故事。
一把“老撅头”留下好家风
侯秀珍家里珍藏着一把老镢头。这把老镢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时,侯秀珍的公公刘宝斋就用它“战天斗地”。
16岁参加革命的刘宝斋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随后编入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九连担任副连长。1941年,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听老父亲说,战士们初到南泥湾的时候,没有吃的、没有住的,都是在梢林搭草棚安家,砍梢林开荒种地,饿了就用野菜野果代粮充饥,闲暇之余还编织草鞋、炼铁自制生产工具。”经过艰苦奋斗,昔日荒草丛生、沼泽遍地的烂泥湾变成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听着公公讲述南泥湾的故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侯秀珍的心里慢慢扎下了根。
“老父亲好多年没有工资,唯一的儿子也没有工作,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过要求。参加接待外宾活动,一结束就离开公家准备好的宾馆,回家把新衣服叠好,就下田干活去了。”很多次,看着公公留下的老镢头,想着公公的一言一行,侯秀珍觉得,老镢头刨出的不仅仅是土地和粮食,更重要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一心为民,不求回报”的公仆本色。
新中国成立后,刘宝斋放弃返城工作的机会,一直留守在南泥湾,直至1984年去世。
接过“老撅头”宣讲革命故事
刘宝斋用一把老撅头和一言一行,建立起这个充满好家风的红色家庭,而侯秀珍则接过“老撅头”,成为这个红色家庭的新一代引导者。
从43年前入党的那天起,侯秀珍就准备好了吃苦受累,“要手干净、心干净,做好事、办实事,这样才能守得住父辈们打下的红色江山。”说起入党时的初心,侯秀珍老人的话语铿锵有力。
从南泥湾村妇女主任、村民小组长到村主任,再到村党支部书记,侯秀珍把村上的每一件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来办,无时无刻不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1999年,延安全面实施退耕还林,侯秀珍立即扛着老镢头上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退休后,她把家里的两把“老镢头”拿出来见证历史的同时,也像老父亲一样,成为南泥湾精神的传播者。
“我讲了30多年的红色故事了,可我还是没有讲够。”侯秀珍老人一遍又一遍地为前来的大学生、记者、游客、单位干部职工讲述着那多年前三五九旅大生产时期的故事。不分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人来听她就会讲,且从不收取一分钱的报酬。家人看她如此劳累,劝她好好休息几天。可是她却“生气”了,“我讲故事就是不想让人们忘记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你们再劝我,就不要回来看我了。”
红色家风代代传
侯秀珍不仅故事讲得好,调解村里家里的大小矛盾十分在行。“对媳妇一定要比对女儿好,对女婿一定要比对儿子好。”这是她总结出来家庭和睦的“法宝”。
侯秀珍的女儿和女婿都在延安市内工作。他们都以爷爷、母亲为榜样,十分孝敬老人,特别是女婿张延宏,20多年来像亲儿子一样孝顺,感动着老俩口。
侯秀珍的丈夫患脑梗,半身不遂10多年,女婿经常为老人刷牙洗脸、擦屎倒尿,从不嫌脏、不嫌累,买药送药从不间断,直至老人去世。周围的人都说张延宏是个好女婿,和儿子比一点也不差。
女儿张凤琴每次回家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村民们都羡慕地说:“人家一个女儿顶几个儿。”
在长辈的影响下,上大学的外孙张艺耀每逢假期回家,总会给外公外婆带好吃的和老年人益智玩具。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的侯秀珍看到这些东西有时难免会唠叨几句,顺便讲点道理,可是小外孙不吃这套,总是嘻嘻一笑说:“记住了,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如今的黄土高原天寒地冻,侯秀珍盼望着冬天能早点过去,等到春暖花开日,她要继续宣讲两把“老镢头”和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