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大型全媒体行动《我们的黄河》系列报道之十一——黄龙行
绿水青山带笑颜
记者 刘拴平 彭琛 实习生 肖雯琦 通讯员 张毛毛
  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一样,让中华民族怀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她像温柔慈爱的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又像恣肆的怪兽,带来苦痛的灾难。
  曾几何时,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一直困扰着沿岸人民,疏松的土质,经过暴雨的冲刷,连带着大量的泥沙被冲入黄河,“下一场雨,脱一层皮,累死累活饿肚皮”这句俗语,正是黄土高原贫瘠与苍凉的真实写照。
  但如今,“沙退河清”已成为现实。站在黄龙县孟家山放眼望去,黄河的一级支流——仕望河从这里出发,大河浩浩汤汤,飞鸟翔集,在这无边的林海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林特资源。
  一
  夜幕初降,帮助村民卖完最后一筐辣椒的荆发明正忙着收拾摊位,而远在50多公里外的马场村,妻子乔淑芬已准备好晚饭,看着锅里不断升腾起来的热气,一下子将她的思绪拉回到了3年前。
  “过去我们都住在对面山坡上的土窑洞里,种的瓜果蔬菜想拿出去卖,都得肩扛手提,若是遇上阴雨天稍不留心就会摔个人仰马翻……”乔淑芬正说着过去的生活,随着几声喇叭声,荆发明骑着三轮车到家了。
  今年65岁的荆发明是黄龙县圪台乡马场村党支部书记,1983年从新疆当兵回来的他,一心想要建设自己的家乡。肯吃苦、能做事、勇担当的荆发明很快就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担任这里的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36年。
  现如今,走进圪台乡乡村振兴示范点苜渠村,千年古树绿意盎然,石山亭台清新别致,农家小院干净整洁,还有秋千、迷宫、小城堡,在这充满欢声笑语的小村庄里,废旧磨盘和石头变成了墙垣的“装饰品”,过去的烤烟楼成了村民的“瞭望哨”……古色古香中又充满乡间趣味。
  “这些年来,我们苜渠村秉承着花小钱办实事的理念,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就大田冷凉蔬菜这一项为村民带来人均1万元的收入。”荆发明说。在望得见蓝天白云、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村庄,这样的发展模式,极具生态理念。
  “生态”二字在地处北纬35°温度带上的黄龙又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充沛的雨水、适宜的温度、肥沃的土壤,让全县林木覆盖率达87%,成为了生物物种的宝库,各种植物1012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9种;野生动物2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华北豹等7种。
  在天然的优质生态环境下,加上黄龙人悉心地保护,这里的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丰厚的馈赠。
  “我们圪台乡山上有300多种中药材,其中‘小救驾’最为稀有,它对土壤和生态环境要求特别高,是治疗风湿、心脏疾病的良药。”圪台乡马场村第一书记薛文君介绍道。
  2019年,圪台乡因地制宜发展了1500余亩中药材,采取“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园区带动+合作社管理+群众参与”的运行模式,为周边贫困户和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 
  二
  金秋十月,黄河岸边层林尽染,幸福的镜头定格在了仕望河流经的圪台乡白岩村。
  幸福的味道是什么?
  “甜甜的,暖暖的。”
  今年68岁的蜂农王昌银坐在蜂场旁边的杏树下,泡了一壶蜂蜜水。“瞧,今年的蜂蜜黏稠透亮,一点杂质都没有。”王昌银乐呵呵地说道。
  早在44年前,王银昌一家守着60多亩山地,种苞谷、锄洋芋,广种薄收,一年收成仅能果腹。偶然的一次机会,他花了八角七分钱购买了一本诸葛群著述的《养蜂法》,开启了他的养蜂之路。
  给苦日子里加点甜吧。王昌银拿出平日舍不得吃的白糖,做成糖浆后放进一个木箱子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搬到李子树下。没几天,野蜂就在箱子里安了家。那一年,王昌银收获了10斤蜂蜜,这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养蜂的“甜头”。
  随后他又买来各种养蜂书籍开始自学,还专门写起了养蜂日记,详细地记录着蜂箱里的情况,在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中,王昌银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黄土高原的养蜂技术。
  “黄龙县自然承载量非常大,特别是退耕还林之后,植被更加茂密了,漫山遍野的洋槐花和珍贵的中药材花,让我们这里的蜂蜜品质可以达到二级以上。”王昌银说。
  在王昌银的影响下,附近的村民也纷纷搞起了养蜂的副业。村民上门咨询,王昌银倾囊相授,等到客商上门采购时,他还不忘推荐村民的好蜂蜜。渐渐地,王昌银成了客商和蜂农之间的纽带。
  和蜜蜂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王昌银,从兴趣变成事业,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从蜂农变成致富带头人,他酿的蜜越来越醇,事越干越多,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2014年,王昌银成立了黄龙县中蜂养殖合作社,吸纳周边160户养殖户入社共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因为王昌银踏上了致富“快车道”。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在圪台乡白岩村,河水滋养着万物,阳光下格桑花、蔷薇花开得正艳,各色花瓣一丛丛、一簇簇,层层叠叠肆意绽放,清香满怀。
   三
  又到了大闸蟹成熟时节。一大早,李喜军就在养蟹池里忙碌着,130亩大闸蟹养殖园的丰产丰收,让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李喜军5年前也只是在电视里见过大闸蟹,如今他已经成为黄龙县远近闻名的大闸蟹养殖“土专家”。
  2015年,李喜军听说黄龙县引进大闸蟹养殖项目并试养成功,他既好奇又充满疑虑:“南方的大闸蟹放到北方养,真能行得通吗?”
  带着疑问和好奇,李喜军去省内外多个养殖基地进行了考察。他了解到,黄龙是省重点水源涵养地,水质指标大都以国标一类地表水为主,水资源丰富,河流以山泉流水为主,水质清澈无污染,十分适合大闸蟹的生长。
  随后,在崾崄乡政府大力扶持大闸蟹养殖的号召下,2016年2月,李喜军决定回老家崾崄乡白城桥村发展大闸蟹养殖。
  “一开始真的是两眼一抹黑,连最简单的投喂都不会。蟹苗3月撒到水里咱也看不见,扔进去的饲料心里也没底,后来才知道那段时间是大闸蟹生长的关键时期……”李喜军笑着说。
  幸好,县里组织了技术培训,由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冯万能进行技术指导,蟹池全部采用优质山泉水微水流生态养殖,养殖过程中不用任何药物,并由市水产局、药监局定期做抽样药物残留检测,确保大闸蟹的品质。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喜军在第一年就收获了一批高品质的大闸蟹,商品蟹包装上市后广受赞誉,不仅为他带来了4万元收入,也为他积累了一大批回头客。
  随后4年的时间里,李喜军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钻研养殖技术,成了全县闸蟹养殖大户,年均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在养殖大闸蟹的同时,李喜军计划向冷水鱼养殖、垂钓园、农家乐等方向发展,打造“一条龙”式营销。
  目前,黄龙县共发展养蟹池塘110个,养殖面积461亩,辐射全县7个乡镇。大闸蟹养殖成了黄龙县产业结构转型的有益补充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成为了生态黄龙的旅游标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黄龙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依靠生态、保护生态、开发生态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实现保护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共进共赢。”黄龙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吴书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