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焕正在制作面花 ●面花作品“跑老虎” ●面花作品“老寿星” ●王桂莲和老伴儿商讨毛麻绣制作工艺 ●王桂莲绣好的毛麻绣作品 ●雷明艳正在剪纸 记者 樊小帅 通讯员 雷蕾 白利民
洛川县位于关中和陕北的交界地带,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留下了诸多的文化遗迹,也创造了灿烂的民间文化。自明清以来,由于生态的破坏,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加之在新秧歌运行期间洛川处于红白交界地带,较少受外来文化影响,完整地保留了刺绣、剪纸、面花、石雕等民间艺术。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当地文化工作者的抢救性挖掘、整理和提高,洛川民间艺术重新焕发出昔日的风采,犹如一朵朵烂漫的山花开放在洛川塬上,它不仅召唤着人们回忆过去的辉煌,也召唤着人们憧憬美好的未来。
该县自2004年启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以来,先后普查了非物质文化17个门类1100多项,编纂普查资料汇编21册。收集民间作品、实物共计1000余件,先后有1项、9项、26项、71项被国务院、省、市、县政府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人、5人、16人和192人被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先后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7个,非物质文化传习所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基地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经营)示范基地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村13个。
王金焕:捏在面花上的情怀
面花,也叫“花馍”,是麦面和水后加入各种颜色捏制成不同造型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中国北方常以面食为主,花馍作为一种面塑品,已有千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而点缀其上的面花色彩斑斓、造型别致,尤为精致。陕西农村每逢婚丧嫁娶、过年过节,乡亲们都会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花馍。
在洛川县作善村一家面花店里,55岁的王金焕正在加紧制作用于结婚的花馍。“‘一条龙一条凤’,给娃娃结婚做龙凤双喜馍,祝愿娃娃龙凤呈祥、百年好合。”洛川县面花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金焕说,花馍在农村来说,用途比较广泛,娃娃满月、四时八节,村里红白喜事,大多时候都有人来订花馍。
据王金焕介绍,嫁到作善村以后,每到逢年过节,村里常常举办面花大赛,这一“赛”,就加深了她对面花制作的喜爱。看着一块块面团经过揉捏,在自己手中变成了花鸟人兽,非常有趣,便常常私下研究学习。
“面花制作很有讲究,颜色搭配、造型塑造、面的软硬程度都得一一把关。”王金焕告诉记者,除了面花自身的搭配,周边配饰也十分讲究,牡丹、玫瑰、菊花等都得和面花主体搭配得当。
记者在王金焕家中看到,她新创作的“跑老虎”“馄饨”“老寿星”等面花作品,贴近生活、大气逼真,很是俊美。花朵、小动物等被插在一块泡沫板上,似一个舞台。它们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着色艳丽夸张,具有显著的民间艺术特点。
王金焕说,和面、醒面、揉面、捏面、蒸面、插花搭配,一定要将面揉好揉光揉硬,否则面花就立不起来。而制作面花的工具非常简单,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梳子、镊子、剪刀等。
说话间,已经来来去去有好几位顾客专程前来定制花馍,有给新婚夫妇定做“馄饨”的,有给新生儿定做“老虎”的,还有给老人过寿定制“老寿星”的。王金焕告诉记者:“制作面花的过程比较繁琐,一般都需要提前三天预订,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制作出顾客满意的作品。”
在王金焕心里,面花已然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面花创作则更多的是把美好的夙愿、虔诚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憧憬,一起融入花馍之中,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随着王金焕面花捏制水平和知名度的提高,找她定制花馍的人越来越多,年收入可达近5万元。
王桂莲:绣在麻袋上的生活 毛麻绣是洛川民间美术工作者在传统剪纸、刺绣、农民画的基础上大胆设计、推陈出新的一种新型工艺品。以麻袋片为底,用彩色的毛线、棉线为原料,采用扎、织、绣的方法制作而成,不但具有剪纸的特点,而且具备刺绣的风韵,工艺精细,为我国民间艺苑中软雕艺术的出新另辟了蹊径。
家住洛川县屯里村的王桂莲是洛川毛麻绣的县级传承人,今年已经58岁的她在谈起毛麻绣创作时仍然乐此不疲,“创作毛麻绣让我的感情和生活有了寄托,不同题材的作品有不同的内涵,它是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王桂莲的“洛川县毛麻绣传习所”里,四周的墙壁、落地的橱窗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她的作品和获奖证书,在她看来,这些毛麻绣不是作品,而是她内心深处的记忆。传习所桌子上厚厚的“来客登记本”记录了自2005年以来专程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各大事件,像是在向来客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翻开厚厚的“来客登记本”,王桂莲笨拙的笔迹映入眼帘,这个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用歪曲的文字记录着来自于西安各大高校、民间爱好者及其他省份甚至国外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的事件详情。
王桂莲的老伴儿告诉记者,他们专程购置了桌椅、框架、麻布片等物品,以供前来参观的游客学习体验。妻子也会在教授毛麻绣制作的过程中,把洛川特色融入课堂之中,宣传推介洛川的民间艺术和地方特色。但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他已经婉言相拒了好多波游客。
谈起学习毛麻绣的初衷,王桂莲坦言道:“一开始是为了贴补家用,后来是真的喜爱,常常在吃饭睡觉时考虑作品主题如何用图画去表达,反反复复地去推敲重塑,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文化内涵。”对王桂莲来说,毛麻绣上绣的内容是一代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一个地域的特点。
她告诉记者:“毛麻绣创作的灵感多是来源于生活,她想把见过的东西用毛麻绣表达出来。平绒、粗布等材质作为底料太细密,将画绣到上面没有麻袋的效果好,也显示不出毛麻绣粗犷、大气的意味。”在她的作品里,既有表现生产生活场景的《采摘苹果》《锄禾》《庆丰收》,也有展现习俗节气的《老鼠嫁女》《迎亲》《端午》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如今的毛麻绣既是王桂莲的爱好,也是她的产业。很多前来参观旅游、外出走亲访友的顾客,都会找上门来购买她的作品。不仅如此,王桂莲还将自己的手艺教给老伴儿、女儿、儿媳,如今,一大家子里出了四个传承人。王桂莲说:“我会一直绣下去,也希望这种展现农家生活的传统手工艺品能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雷明艳:剪在红纸上的文化
洛川剪纸起源于服装裁剪和服装装饰艺术,主要形式有窗花、炕围花、顶棚花、板甲对子、云子等,内容包含了男耕女织、婚丧嫁娶等民风民俗和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有陕北剪纸的粗犷厚重之美,又有关中剪纸的精细装饰之美。
洛川剪纸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洛川妇女能都剪几下子,雷明艳就其中的一个代表。
1955年出生于秦关乡柳家庄村的雷明艳,从小受奶奶的影响就对戏曲和剪纸艺术情有独钟。“13岁时,有天放学回来看见奶奶不在,就用她的剪刀剪了一只狗,看起来还挺像。”回忆起与剪纸结缘的过程,雷明艳眼神柔和,打那以后,她就常常跟在奶奶身后学习。
因为有了兴趣,雷明艳觉得剪纸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农闲时我就拿起剪刀剪纸。我什么都剪,窗花、炕围子……渐渐地,我在十里八乡有了名气,成了文化馆的业余作者。”雷明艳告诉记者,1979年,她创作的《百鸟图》受到专家的肯定,被推荐到延安参加剪纸班学习,见到当时民间美术大师靳之林先生,并成为他的学生。
让雷明艳记忆深刻的是自己在培训班仿画了一匹欧式风格的马,得意之余拿给靳先生炫耀,却反遭批评:“民族传承的东西应该是土土的,沾满泥土气息的,这才是民间艺术应有的样子,它是不随波逐流的。”
这一番话,让本就剪着玩的雷明艳瞬间醍醐灌顶。民间艺术?什么是民间艺术,它有怎样的思想内涵?经过苦苦思索,雷明艳对土土的、沾满泥土气息的民间艺术有了新的理解,它是历久弥新的文化遗产呀。
从那以后,雷明艳对剪纸有了新的理解和态度,剪出的作品更具神韵和内涵。她的作品辗转各地参加展览,多次获得省市大奖。尤其是1992年参展的《金山》《银山》《猫头鹰》等剪纸作品,获得了当时的一等奖;《狮子舞》《花园里》在陕西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因剪纸作品独具匠心,常常被外地朋友购买收藏。雷明艳先后被评为洛川南派剪纸第三代传承人,延安市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会员,洛川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我会努力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雷明艳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