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准备再去集义镇看一看,因为路途遥远、崎岖难走,我便提前叮嘱小何准备好车、加满油。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去集义镇了。两年前,我受中盐集团公司委派,走进革命圣地延安,挂职宜川县委常委、副县长,参与扶贫工作。来这里为群众做什么?如何融入这个地方?怎样不虚度未来两年光阴?初来延安,我内心忐忑不安。如今,我学会了宜川话,认识了每个村的老乡,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父老乡亲。
从县城到集义镇的60多公里,要翻越老虎梁、乌岭山两座大山,路险弯多。老虎梁,路难走、易多发事故。站在山顶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但就在这郁郁葱葱中,住着许多贫苦人家。翻越“老虎梁”,爬上乌岭山。乌岭山,又叫无量山,意含无法丈量、山高路远。每逢冬季,大雪封路,数月不化,乡亲们就会与外界断了联系,条件十分艰苦,改善交通条件是当地扶贫重要任务之一。而位于镇东部黄河沿岸的马树坪、舌头岭、李家岭、流湾头等一些偏僻的山村,车都无法到达。全镇1.2万人口,80%以上住土窑洞。
实地走访: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对症下药
寒冬将至,贫困家庭是我最大的牵挂,为确保他们温暖过冬,我特地带去了取暖用的棉衣棉被和“火篓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到了崖底村。
贫困户尚百存是位盲人,有些瘸,他的老母亲80多岁,耳朵听不见,还有智力障碍。他还有两个哥哥,大哥痴呆,时常说些别人根本听不懂的话;二哥憨厚,很少说话,智力低,常年负责照顾老母亲,一家4口住在破窑洞里,生活在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虽然早有准备,但第一次走进尚百存的家,眼前的景象还是把我惊呆了——窑洞年久失修,黑暗潮湿,臭虫多,蚊子多,尘埃飘荡,存在多处安全隐患。我不敢相信大山深处还有这么贫困的人家,这一刻,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我辗转反侧,思考着这样一个没有收入来源、又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的家庭要怎样脱贫。据了解,像这样的贫困家庭全镇不止这一户,可以说老弱病残是这个家最真实的写照。以尚百存家庭为案例,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分析,只有采用“输血”的方式,落实好国家兜底扶贫政策,才是切实解决“尚百存式贫困”的唯一有效措施。两年来,经多方共同努力,村里为尚百存一家盖起了3间平房,引进了自来水,装上了闭路电视,办好了低保,基本上解决了衣食、住房、安全饮水等问题。
“许县长好,感谢县委、县政府,感谢许县长帮扶。”尚百存虽然看不见,但每次去他家,他都热情地拉着我一块坐在床上。
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但由于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窑洞依山而建,年久失修,危窑危房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深知,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便同驻村干部一起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一系列惠民政策,为了让群众早日住上安心房、舒心房,我还经常驻村推进村里移民搬迁安居房建设项目。
新房建好后,安装水电路是关键环节。在一次检查中,我发现施工队给村民安装的电线过于分散、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联系了施工方电力局。经协调,将原来空中电线换装成电缆走地下,彻底解决了线路安装问题。
陕北的窑洞随处可见,集义镇原先数百个偏僻的自然村,90%以上的村民都住窑洞,但很多窑洞破烂不堪,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每当下大雨或者连阴雨的时候,当地政府不得不对窑洞居民进行临时性安置转移,等天晴了搬回去,就是怕出安全问题。国家开展精准扶贫以来,随着移民搬迁安居工程在大山深处遍地开花,村民们世世代代居住窑洞的历史也将一去不复。
宜川在历史上是个甲亢等地方病多发的地区。让宜川群众吃上“放心盐”,是我的一个心愿,更是作为一名来自中盐集团的扶贫干部应尽的责任。经过多方思虑、积极协调,中盐集团公司启动实施了3年“扶贫盐”计划,为宜川县免费提供优质碘盐1500吨,分期3年,每年500吨,12万宜川人,每人每年可领到4公斤中盐集团的“扶贫爱心盐”。这一举措,得到了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许县长给我们宜川县干了一件真真正正的好事,让每一名宜川人免费吃上‘放心盐’。”
“要感谢党。”我握着他的双手说道。扶贫中,我常常有一种感觉:不是我改变贫困户的生活,而是贫困户改变了我。来到延安,我才真正明白了精准扶贫的意义。没有精准扶贫,就很少有人能真正关注到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没有精准扶贫,也就没有贫困山区的柏油路、自来水、休闲广场;没有精准扶贫,更没有成千上万的干部上山下乡,深入群众基层生活,把党的关爱送进千家万户。
与尚百存家不同,贫困户吉保章家妻子身患重病,需要常年吃药,两个儿子外出务工。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最主要的帮扶是增收,我的想法是:要变“输血”为“造血”,引导他们树立生活自信,彻底摆脱贫困。根据这个想法,我决定帮助吉保章一家找到一个适合的就业增收渠道。当地干部建议结合村里的实际资源发展养殖业,并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和部门,帮助他搞起了鸡鹅养殖。
每每去吉保章家里探望,看着发展起来的养殖业,他对我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深入考察:真正融入这片土地,和乡亲们打成一片,扶出实效
离开了崖底村,我走进了陈家庄。
陈家庄盛产花椒,本应借助这一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摘花椒、晒花椒却成了村民们一年中最愁的事。原来花椒摘回来必须当天晾干,否则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但全村仍保留着古老的青石板房,能够提供花椒晾晒的空间非常有限,看着乡亲们满脸的愁容以及期待的眼神,我有了要为村里修建广场的想法。为此,我积极协调各方,最终争取到了中盐集团公司扶持资金,先后为陈家庄、坡头、流湾头等村修建了广场,供村民闲暇时休息、忙时晒花椒。集义镇原先近百个自然村落,国家“合乡并镇”变为十几个行政村,猴儿川河傍镇区而过,分为了上川道村庄和下川道村庄,上川道人主要依靠挖“山货”为生,下川道人主要依靠种植花椒为生。为更好地走进群众,融入乡亲们中间去,我深入群众中“侃大山”,听陕北民歌,学习方言,还利用周末、下班时间学习了解宜川的文化、民俗、人情世故。
两年来,我走遍了集义镇川上川下大小村落,每到一个村落,村民都能亲切地和我打招呼:“许县长好。”曾有人开玩笑说,许县长是白天挨家挨户跑,晚上也没有闲着,每天晚上躺在被窝里偷偷记着村名路名和人名呢。
在进村考察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生活贫困、公共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外,危窑危房现象也较为凸显。
如意村就是具有危窑危房较多的典型村落。它位于宜川县的东南部,拥有着山
因地制宜:脱贫先修路,打通产业扶贫第一步
大山里也可以发展旅游。
跑泉村有“长寿村”之称。这里住着数位百岁老人,虽偏僻遥远,曾经却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探秘。但是,外来游客的探访并没有让这个小村子富起来,人们依旧过着循规蹈矩的艰苦生活。何不借助“长寿”文化习俗以吸引游客,进而打造旅游产业呢?我心中的疑问随着与村干部的交流而得到了答案——村民对脱贫的认识不足,观念保守落后,这就需要我们扶贫干部将国家政策、先进理念的输入作为一项基础性常态化的工作去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使他们从心底里想致富。
集义镇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特点,孕育了丰富的矿产及生物资源,加之沿黄公路、蒙华铁路的开通,借助临近壶口瀑布的优势,未来可以大力发展种植及旅游业。我曾多次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各村开展专项调研,并与主管旅游的县长、驻村干部及村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路,是阻隔在发展面前的一座大山。
在集义镇,下乡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许多偏僻村庄,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通村路。听乡亲们讲,多年来他们出山打工、置办货物、外出做生意等就靠两条腿翻山越岭,时常要走夜路,改善“路”成了他们的首要需求。
按照宜川县委、县政府的规划,我们利用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道路、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集义镇帮扶干部,我始终把“改善交通”问题放在首位、记在心里,督促有关部门利用有效的施工期,全力以赴赶工期、赶进度。在2018年9月底前,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特别是马树坪、跑泉等村到沿黄公路的连接线。当看到沿黄公路从村旁穿过,一位从未出过村的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告诉我,他念了几十年的壶口瀑布,从来没想过还能看到,现在道路通畅了,终于有条件去看一看了。
修路,仅仅是脱贫攻坚的开始,发展产业才是激活一片区域、带动一方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后记感想:这里有不舍、有感谢,但更多的是挂牵
从集义镇返回县城,已是晚上8点。
不知不觉,两年的扶贫生活圆满结束,离别之际,感慨万千。在宜川的这两年,我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用实际行动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宜川人”。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路早已镌刻在我的心间,纵然千言万语,也难说再见。
我要感谢曾与我并肩作战的基层干部,正是你们的倾力相助,才能推动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要感谢勤劳朴实的村民,正是你们的理解信任,才让我更加坚定前进的步伐。是扶贫使我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实践中得到了历练,磨炼了党性,在增进与群众的情感交流中,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工作能力。
两年来,集义镇的村落通起了柏油马路,村民们有干净的水喝,孩子们有学上,世世代代居住窑洞的历史也一去不复返。一座座村庄生机勃勃,乡亲们舒心的笑容处处可见。我有幸见证这些变化并参与其中,虽艰辛却深感自豪。如今,令我最牵挂的是脱贫后的家庭如何巩固,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这是接下来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建设和发展新农村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扎根基层,为美丽中国的乡村建设输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我坚信,宜川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