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李建科:好事我要一直做下去
记者 叶四青
李建科(右)向居民宣传法律知识
  “几十年来,我从未睡过一个懒觉,这大概是我为什么能做那么多好事……做这些事,我很快乐,也很满足。”宝塔区枣园街道枣园社区,被社区居民称作“好人老李”的志愿者李建科笑着告诉记者。
  30多年来,李建科坚持义务清扫与邻居共用的300多米长的小巷,带水电木工技能无偿帮助邻居、周边贫困人口和孤寡老人,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并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李建科还救过3条人命……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1975年,李建科从家乡子洲县来到延安时一无所有,他当过木工、水泥匠,抱过砖头,用撬杠在汽车上卸过电线杆,有时候连着干几份工作。
  “刚结婚那会儿日子过得最苦,窑洞是单位的,铺的床板也是单位的,自己只有一个1米长、30厘米高的箱子。”李建科说道。
  为了拥有自己的住所,同时照顾好家庭,妻子张国花告诉记者:“半个拳头大的馒头,一顿饭李建科只吃一两个就说饱了。他从来不吃饺子,还说别给他碗里夹饺子,吃了喉咙疼。”直到近几年生活条件好了,张国花才发现,李建科原来那么爱吃饺子,一次还能吃好多。
  1984年,李建科和妻子攒到800元后在枣园阳崖村的半山腰箍了两孔石窑。几年后,他们又箍了两孔石窑。2001年,他们在门前新修了8间平房。2018年,窑洞和平房拆迁后,李建科和妻子在枣园街道家属院购买了一套楼房,住到了干净明亮的楼房里。
  谈起对家里的付出,李建科说:“妻子善解人意,付出的比我多多了。如今一家老小12口,儿孙满堂,生活非常幸福。”
   助人为乐渐成习惯
  “我从来没有睡过一个懒觉。”李建科保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的良好习惯。住在阳崖村半山腰30多年,冬天下雪了,他就能赶在邻居出行前扫出一条不会跌倒的路;夏天的雨后,他就能提早并及时修理好冲毁的路段,避免事故的发生。
  “我家住在4楼,每次下楼倒垃圾,只要发现其他楼层楼道有垃圾,我肯定要捡起来扔掉。这些都是捎带的事情,没啥!”李建科说。
  不过刚开始,李建科的妻子张国花也有过不理解。以前每次米脂老家村里有婚丧嫁娶时,李建科总要乘车回去帮忙,那时家里条件又不好,既耽误工作又没有报酬,李建科却对妻子说:“我要是这一辈子只听你的话,你满意了,但是我就废了。”从那以后,李建科出去帮助他人时,她不会再去阻拦,不忙时也会去帮忙。
   帮助别人能挣到“钱”
  今年疫情暴发初期,李建科从广西赶回家中做了“疫情小喇叭”,成为13个小区和高速路口的志愿者,小区居民纷纷为他点赞叫好。
  “你帮助别人能挣到钱吗?”也有人会这样问。
  李建科总会耐心回答:“能。”
  不过到底真的能不能挣下钱,李建科心里没底,“我是眼里有活就想做。”疫情期间,他当了两个月志愿者,社区给补助了500元。
  多年来,街道或社区只要一个电话过来说:门坏了、桌子坏了、水管坏了……李建科只要手上没活,准会第一时间过来帮忙修理。至于给多少钱、什么时候给,李建科不介意。
  李建科说,“有时候你帮助别人,很有可能也是挽救一个家庭。”他曾在1996年、1999年、2002年救过3个人。1996年6月13日李建科途经王家坪,救过一名被自行车相撞导致脑震荡而昏迷的伤者冯爱丽。他及时联系家属,把对方送到了医院,使冯爱丽的生命得到及时挽救。1999年7月18日,李建科在买菜时,遇到一个被大货车撞倒,满头是血、不会说话、只会摇手的卖苦菜妇女。当时肇事车已逃离现场,李建科危急之下拨打了“120”急救车,亲自把对方送到医院,挽救了她的生命。2017年11月9日10点,李建科在枣园加气站门口发现一名挖掘污水管道的工人因塌方被埋,他直奔加气站寻来4把圆头铁锨,为救援方便,他用锯子飞快地把铁锨把锯短,跳入深沟和其他工人一起救人,1个小时后,深埋在沟的伤者被救回。
  2020年6月,李建科光荣入选6月份延安模范。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李建科说,好事,他还要一直做下去。助人,已成为李建科生活的一部分。
  编后
  平凡的生活,不平凡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李建科是我们身边好人的一个缩影。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奋斗;良好的生活态度让他想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帮助他人。越努力,越快乐;越奋斗,越幸福。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意义吗?!